资源简介 解密18 染色体变异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变异的类型以及三种变异辨析1.结合图解,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常见类型;2.分析染色体组的概念,说出染色体组的特征;3.列表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分析它们的特点;4.结合案例,说出几种育种方法的一般过程。2016新课标Ⅲ卷·322016天津卷·92016江苏卷·142015全国卷Ⅱ·62015江苏卷·102015海南卷·21★★★★☆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及应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探究)★★★☆☆考点1 变异的类型以及三种变异辨析1.正确区分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区别遗传物质是否变化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遗传情况变异性状能在后代中重新出现变异性状仅限于当代表现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应用价值是育种的原始材料,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能从中选育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新类型或新品种无育种价值,但在生产上可用优良环境条件以影响性状的表现,获取高产优质产品联系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辨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2)“缺失”问题关键词区别不同变异(3)变异水平问题染色体变异→细胞水平变异—显微镜下可见(4)关于不同生物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问题。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唯一来源是基因突变;细菌等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所以不存在染色体变异,自然状态下也不存在基因重组;在大多真核生物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都存在。【来源:21cnj*y.co*m】3.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图解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易混易错】关于变异类型的2个易混易错点(1)并非“互换”就是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关于变异的“质”和“量”问题: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调研1 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B调研2 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A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图A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图B过程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图B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也不改变基因的排列次序【答案】B考点2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及应用一、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1.一个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的特点(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遗传信息(即含一整套基因)。2.染色体组数量的判断方法(1)染色体形态法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组。如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2)等位基因个数法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组。如AAabbb个体中有3个染色体组。(3)公式法染色体组数=,如图中染色体组数为8/2=4。二、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的不同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形成过程形成原因自然成因单性生殖正常的有性生殖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人工诱导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举例蜜蜂的雄蜂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香蕉(三倍体);马铃薯(四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易混易错】关于单倍体的2个易错点(1)单倍体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二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另一类是多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因此单倍体细胞中也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如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基因型就有3种:AA、Aa和aa。21教育网(2)并非所有的单倍体都高度不育。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则其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而高度不育;若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偶数,则其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而可育。2-1-c-n-j-y三、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比较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减少,再加倍后获得纯种常用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或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形成纯合子优点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提高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适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开展;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实例调研1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1)是单倍体(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7)一定是纯合子(8)是二倍体A.(4)(5)(7)(8) B.(1)(4)(5)(6)C.(1)(2)(3)(6) D.(1)(4)(5)(7)【答案】B调研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三倍体西瓜不结籽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②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③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④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⑤多倍体的形成可因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⑥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A.三项 B.四项C.五项 D.六项【答案】B考点3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探究)1.实验原理低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2.实验步骤与现象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试剂使用方法作用卡诺氏液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固定细胞形态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用卡诺氏液处理的根尖洗去卡诺氏液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浸泡经固定的根尖解离根尖细胞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解离根尖细胞清水浸泡解离后的根尖约10 min漂洗根尖,去掉解离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把漂洗干净的根尖放进盛有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使染色体着色【易混易错】(1)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有关的2个易错点①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②选材时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易混易错】项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培养待洋葱长出1 cm左右不定根时4 ℃低温培养适宜温度下培养固定解离前用卡诺氏液进行固定,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不用固定染色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调研1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答案】C调研2 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www-2-1-cnjy-com组别实验处理及处理时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组10 ℃36小时0组272小时0组396小时0组42 ℃36小时5组572小时20组696小时24组74 ℃36小时12组872小时30组996小时43组106 ℃36小时0组1172小时0组1296小时0(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等优点。21*cnjy*com(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_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___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答案】(1)纺锤体 操作简单、安全无毒(2)分生 旺盛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3)碱性染料(或醋酸洋红或龙胆紫)(4)4 ℃、96小时【解析】(1)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操作较为烦琐,且秋水仙素有毒,而低温诱导操作简单,安全无毒。(2)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且分裂较为旺盛,故观察时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着色。(4)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温度为4 ℃的条件下处理96小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最佳。21·cn·jy·com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精过程中进行了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答案】B2.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答案】C【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增添或缺失会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3.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答案】D4.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为N=10、n=10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答案】C【解析】甲和乙有性杂交产生的F1是不育的,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A项错误;F1含有2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其中5条来自甲,5条来自乙,B项错误;F1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项正确;利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D项错误。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C6.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如下,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染色体片段。该变异类型为A.缺失 B.易位C.重复 D.倒位【答案】B【解析】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相应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7.如图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答案】C【解析】图a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图b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或三倍体,B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C正确;图d代表的生物也可能是由雄配子发育而成的,D错误。www.21-cn-jy.com8.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因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紊乱,一般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而果实无子B.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染色体变异不会C.在水稻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D.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代为可育的四倍体小黑麦【答案】A【解析】三倍体西瓜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而果实无子,A正确;染色体是DNA的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都会使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错误;单倍体植株不产生种子,只能对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C错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代为异源四倍体,联会紊乱,不可育,D错误。9.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如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答案】C10.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多组二倍体草莓幼苗的芽尖,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处理的时间B.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表现出两重性C.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着丝点分裂诱导染色体加倍D.处理后的植株中不同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答案】D11.如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答案】C【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图A属于缺失,图B和图D属于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A、B、D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C是四分体时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所以选C。12.多倍体鱼类较正常鱼个体大、生长快速、抗逆性强。下面是采用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利用二倍体鱼培育多倍体鱼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A.由a、b分别受精后发育成的①和②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相同B.育种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C.秋水仙素阻止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作用的原理不同【答案】B13.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一个精子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测定果蝇基因组需要检测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果蝇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性指数)决定,性指数≥1时发育为雌性,性指数≤0.5发育为雄性,请推测性染色体是XYY、XXY的果蝇分别发育成____________。这种性染色体变异称为____________。(2)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果蝇有眼和无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眼基因为隐性基因,为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21·世纪*教育网实验步骤:①让正常二倍体无眼果蝇与纯合有眼单体果蝇交配,获得F1;②统计F1的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F1__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②若F1__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答案】(1)染色体(基因)数目少、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产生的子代多、容易饲养等 2Ⅱ、Ⅲ、Ⅳ、X或Ⅱ、Ⅲ、Ⅳ、Y 5 雄性、雌性 染色体数目变异(2)①出现无眼果蝇 ②全为有眼果蝇【名师点睛】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变异原因的分析假设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者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产生含有(n+1)、(n-1)条染色体的配子,如图所示:性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分配的异常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分配异常,产生的结果不同,现总结如下:时期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正常)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不正常卵细胞不正常子代不正常精子不正常子代减Ⅰ时异常XXXXX,XXYXYXXYOXO,YOOXO减Ⅱ时异常XXXXX,XXYXXXXXOXO,YOYYXYY--OXO14.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1)图1表示对雌果蝇眼型的遗传研究结果,由图分析,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是由于________导致的,其中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21cnjy.com(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纯合(XdBXdB、XdBY)时能使胚胎致死。若棒眼雌果蝇(Xd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F1果蝇的表现型有三种,分别为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和________,其中雄果蝇占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Xb频率为________。(3)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导致个体胚胎期死亡。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用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实验设计:选该白眼雌果蝇与多只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统计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之比。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引起的。②若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缺失造成的。【答案】(1)染色体(结构)变异 XBY(2)正常眼雌果蝇 1/3 10/11(3)①1∶1 ②2∶115.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填“a”或“b”)链中。(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①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答案】(1)GUC UUC 4 a(2)1/4 4∶1(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4)答案一: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答案二: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解析】由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为AUG可知,基因M和基因R转录的模板分别为b链和a链;对M基因来说,箭头处碱基C突变为A,对应的mRNA上则发生G→U的变化,所以对应的密码子由GUC变为UUC;正常情况下,二倍体植株基因成对出现,所以当基因型为RR的植株在DNA复制后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4个。F1为双杂合子,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的植株是纯合子,基因型为MMhh、MMHH、mmHH、mmhh,且每种纯合子均占F2的1/16,故F2中四种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4=1/4;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1∶2∶2∶4,将其分别与mmhh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可能的原因有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考虑到基因突变的低频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基因型为Hh的次级性母细胞;正常情况下,配子中应只含一个H基因,在只有一条4号染色体的情况下,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没有分离。16.(2016江苏卷·14)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答案】B17.(2015全国卷Ⅱ·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项正确。18.(2015江苏卷.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c·n·j·y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19.(2015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改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的改变,B项错误;由于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D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20.(2016新课标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___。(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答案】(1)少(2)染色体(3)一 二 三 二【名师点睛】1.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辨析2.“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类型:(1)DNA分子内的变异(2)DNA分子间的变异21.(2016天津卷·9)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 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21*cnjy*com请问答相关问题: 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_________条带。(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答案】(1)P3P3或P4P4(2)25% 3(3)a1a2a3 100%【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互推导和概率分析。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理解电泳图谱和基因组成的关系。易错点是最后一空,错因在于未能根据三倍体的电泳图谱、基因组成均相同,推测双亲均为纯合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