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资源简介

(共64张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
瓦 特
爱迪生
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白炽灯
世界第一座电影“摄影棚”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留声机
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发明
发明者
时间
国别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
发电机
电动机
电灯泡等
内燃机
飞机
有线电报
有线
电话
无线
电报
发明
发明者
时间
国别
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
发电机
西门子
1866
德国
电动机
格拉姆
1870
比利时
电灯泡等
爱迪生
1879
美国
内燃机
卡尔·
本茨等
19世纪
80年代
德国
飞机
莱特兄弟
1903
美国
有线电报
莫尔斯
美国
有线
电话
贝尔
19世纪晚期
美国
无线
电报
马可尼
19世纪晚期
意大利
阅读表格,你能获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遍及欧洲北美 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 展势头赶超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遍及欧洲北美 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发 展势头赶超英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技术
发明成果
和发明人
工业发展
领先国家
主要工业
门类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史蒂芬孙发明了
蒸汽机车……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贝尔发明了电话……
英国
美国、德国
纺织、冶铁、
采煤、交通运输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
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对比两次工业革命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西门子和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发明电动机的格拉姆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爱迪生与电有关的发明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
贝尔及他设计的有线电话
赫兹发现电磁波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莫尔斯有线电报
马可尼无线电报
19世纪巴黎的电力铁路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1900年巴黎世博会电器宫夜景图
思考:与蒸汽相比,电力作为动力有何优点?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结合自己一天的生活设想:假如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是一幅什么景象?
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
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汽车
(从此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 内燃机发明者之一,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 的创始人,被称为 “汽车鼻祖”。
进入电气时代
1896年,美国人亨利·
福特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
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使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
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
思考: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广泛应用
石油开采和提炼
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兴起
19世纪电讯事业发展
贝尔试电话
塑料制品
最初的油田
谈一谈: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
流水线生产方法通过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实行这种制度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劳动强度增加,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害。因此学生的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查尔斯·卓别林(Charles Chaplin 1889—1977),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幼年丧父,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在美国开始电影生涯。1914年,戴圆顶礼帽、持竹手杖、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形象首次出现在《阵雨之间》,喜剧形象风靡欧美,共拍摄《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80余部喜剧片,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1972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被誉为“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重要作用。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你期待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能解决当前社会的哪些问题?
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技术发明主要是凭借技工的经验
1.
技术发明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
从棉纺织开始,然后推动其他环节、部门,层层展开、不断深入
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代表的重工业,扩展到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各领域几乎同时进行
3.
4.
英国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国家
以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表现
新能源的发明与应用
(电力、石油)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影响
1、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3、创造出巨大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新通讯工具的发明
(电报、电话)
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重要发明:
电灯、电话、汽车、飞机
4、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19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进入(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 )。由此,人类进入了“( )”。
2、1866年德国工程师( )发明了可实际试用的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 )发明了电动机,并在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开来。1789年美国科学家( )发明电灯。
3、随着电力工业的出现,( )工业、( )工业、( )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并开始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 )国,( )国后来居上,工业发展超过英国。
4、电灯的发明者是( )
A 爱迪生 B 贝尔 C 格拉姆 D 莱特兄弟
5、发明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
A 瓦特 B 格拉姆 C 法拉第 D 西门子
6、把人类借助机械翱翔蓝天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是( )
A 爱迪生 B 莱特兄弟 C 贝尔 D 冯如
巩固与反馈
新的发展阶段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西门子
格拉姆
爱迪生
化学
石油
汽车


A
C
B
7、科技发明影响人类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列不是工业革命新阶段发明成果的是( )
A 电话 B 互联网 C 飞机 D 汽车
8、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工业发展超过英国。美、德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最快的原因是( )
A 武力扩张,开拓市场 B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C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D 资本大量输出
9、电力时代的“三大发明”是( )
A 电动机、电灯、电话
B 电动机、电影放映机、电话
C 电影放映机、电灯、电话
D 电动机、电灯、电影放映机
B
C
A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8月14日下午,包括纽约、底特律、新泽
西等地区在内的几乎整个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遭
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断电。通讯、交通一片混乱,曼哈顿街
道上的红绿灯全部熄灭,道路上拥堵着载满乘客的汽车和
奔跑着追逐汽车的人们。
材料二 随着工业的发展,“电荒、油荒”现象时有发生。
(1)材料说明了我们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哪些能源?这些
能源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中开始发明和应用的?
(2)请列举与这些能源有关的重大发明各两例。
(3)面对“电荒、油荒”,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资源观?
电力、石油
第二次工业革命
格拉姆:发电机;爱迪生:电灯
莱特兄弟:飞机:卡尔·本次:汽车
节约资源、能源,实现持续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
行业 国家 发明家 发 明
交通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狄塞尔)
化学 德国 李比希 提出使用有机化肥
柏 琴 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
雷 佩 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塑料
电力 美国 爱迪生 发明电灯
贝尔 发明电话
德国 赫兹 电磁波
意大利 马可尼 无线电通讯
钢铁 英国 贝塞麦炼钢法、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炼钢法
英法 西门—马丁炼钢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下半叶
国家 英国 英、美、德
前提 稳定宽松的环境、市场需求、资本、劳动力、技术、资源 科学
标志性成果 万能蒸汽机 电力
起部门始 轻工业 重工业
进行基础 从手工工场实行飞跃 德、日、俄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
影响 蒸汽时代——工厂制度——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电气时代——大企业时代——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 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冶金
采矿 焦煤炼铁法(达比父子)
蒸汽抽水机/安全灯 多种炼钢法
交通技术和动力 碎石路、开凿运河、疏浚河道 内燃机
化学 硫酸 有机化肥、人工合成
交通工具 火车、汽船 汽车、飞机
通讯 有线电报 无线电报、电话
发明者 工匠、技师 科学家和工程师
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