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像盐和糖这样,放到水里后,由大颗粒变成小颗粒,再变成极小极小的颗粒,最终看不见了,并均匀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过程与方法: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能利用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教学难点】能利用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教学准备】食盐、红糖、沙子、面粉、小苏打、简易过滤器、搅拌棒、透明杯子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引出学生的前概念(材料准备:一杯盐水,四根筷子。)师:同学们,请看桌面,在托盘中有一杯透明的水。课前,老师悄悄地在水里藏了点东西,你们猜猜可能猜了什么?21·cn·jy·com生猜测:水中可能藏了盐、糖、细菌、微生物。师: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呢?生:尝一尝,闻一闻...... 师:这是个好办法,这杯水是干净的,你们可以用筷子沾一下,尝一点。(生:观察水)师:谁说说什么味道?藏什么?生:我发现水是咸的,里面可能藏了盐。师:小舌头真厉害,一尝就尝出来了。老师在杯子里藏的确实是盐,那你们在水里看见盐了吗?生:没有师:那盐哪去了?生:化在水里了。师:盐是怎么一点一点化在水里看不见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研究。观察盐在水里的变化过程,初步建立溶解概念(材料准备:托盘,抹布,一杯水,盐,一个搅拌棒,记录单。)师:请每组的1号同学把桌面的托盘收到桌里,再把书桌里的托盘拿到桌子中间。师: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的盐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师:谁来说说盐是什么样子的?生:白色,一粒一粒。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一会儿啊,我们就把盐放到水中,认真观察!看看盐在水中是怎么一点一点变化的?好,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实验记录单。我们的实验分四步。第一步,记录员要把刚才观察到的盐的样子画在第一栏内。第二步,等记录员画好后,请一号实验员把盐全部放到水杯中,不要动,停下来,大家一起观察,看看盐是什么样子的,记录员把盐的样子画在第二栏里。第三步,等记录员画好后,一号实验员用搅拌棒搅拌20下,大家可以一起数20下,然后停下来,再观察,盐又是什么样子的?记录员把这时盐的样子画在第三栏。第四步,一号实验员继续搅拌,搅到最后,看看盐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记录员画在最后一栏。www.21-cn-jy.com师:老师说明白了吗?别着急动,再看一下搅拌棒怎么使用。看,像老师这样按一个方向搅拌,不能让水溅出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生:分组做实验。师:哪个小组到前面来说说盐在水里是怎么一点一点变化的?其它小组坐好认真听,看看你们观察到的和他们一样吗?21·世纪*教育网(一组进行汇报:大颗粒——变少了,变小了——看不见) 师:其它小组有补充的吗?师:谁能再完整的说说盐是怎么一点一点看不见的?生:大颗粒——小颗粒——看不见(板书:盐——放在水里——大颗粒——小颗粒——看不见)师:那盐还在水里吗?生:在师:你怎么知道盐还在水里?生:尝一口是咸的师:整杯水全部都变咸了吗?生:是师:那盐在水里的什么地方呢?生:到处都是。三、观察红糖和沙子在水里的变化过程,建立溶解概念。(材料准备:托盘,抹布,同样多的红糖、沙子,同样多的两杯水,两个搅拌棒)。师:同学们,生活中,还有物质放到水里后像盐一样呢?我们继续研 究。请每组的1号同学把桌面的托盘收到桌里,请2号同学把桌里的托盘拿到桌子中间。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沙子和红糖,请同学们观察托盘中的红糖和沙子是什么样的。生:沙子:很多颜色,一粒一粒。 红糖:红色,一粒一粒。师:接下来请1号,2号实验员把沙子和红糖放到水中,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看看它们在水中是怎么一点一点变化的?21cnjy.com(生做实验)师:谁来说说沙子在水里是怎么变化的?生:沙子:没变,沉底。 师:沙子还在水里,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沙子从水拿出来?生:能师:我有个好办法,请同学们看我是怎么把沙子从水里拿出来的。(师投影演示过滤)师:谁来说说红糖在水里是怎么变化的?生:红糖:大----小-----看不见。水全部都变红色了。师:谁和盐一样啊?生:红糖师:我们能不能把红糖从水拿出来?生:不能师:红糖还在水里吗?生:在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变红了。师:整杯水都变红了吗?生:都变红了。师:那你说说糖在水里的什么地方呢?生:到处都是。师:同学们,我们喝糖水时,每一口都是甜的,这也说明红糖在水里到处都是,我们用科学的说法就叫做均匀分布。(板书:均匀分布)我们齐读一遍。师:同学们,盐和糖放到水里后,从大颗粒变成小颗粒,再到看不见了,均匀分布在水里,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板书:糖 溶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观看视频:红糖溶解过程。)师:谁能看黑板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溶解?(生说)师:现在大家知道了“溶解”现象,以后就不能再用“溶化”,“化”来解释了,而要用---“溶解”。师:现在谁能说说盐哪去了?生:盐溶解在水中了。师:糖哪去了?生:糖溶解在水中了。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盐和糖哪儿去了)师:我们一起说说盐和糖哪儿去了?生:盐和糖溶解在水中了。师:那沙子呢?生:沙子没有溶解在水中。(板书:沙子 没变 不溶解)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好朋友,是一只小毛驴,它今天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它解决呢?2·1·c·n·j·y(播放视频)师:谁来说说为什么轻了呢?生说:盐和糖溶解在水中了。三、观察其他物体在水中变化——让学生根据溶解过程的典型特征去判断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材料准备:同样多的面粉、小苏打,同样多的两杯水,两个搅拌棒。)师:同学们,谢谢你们帮助小毛驴解决了它的问题,可小毛驴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今天它要驮着面粉和小苏打过河,问题来了。面粉和小苏打能溶解在水里吗?请2号同学收器材,3号同学拿出器材。21教育网师:同学们,请看1号杯中放的是面料,2号杯中放的是小苏打,小苏打可以用来清洁污渍。你们猜猜?面粉和小苏打能溶解在水里吗?为什么?(生猜)师:同学们,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我们就得怎么办?(做实验)师: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两杯一样多的水,面粉和小苏打的量也是一样多的。现在听老师的口令,请1号,2号实验员把面粉和小苏打倒进杯里,开始搅拌。(生做)师:停!所有人安静,瞪大眼睛,观察,看看它们能溶解到水里吗?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它们溶解在水里了吗?生:小苏打---溶解在水中 师:为什么认为溶解?生:看不见了。师:面粉呢?生:面粉----溶解面粉----不溶解 师:同学们,面粉到底溶解在水里了吗?面粉能不能从水里拿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