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一、填空题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东 到 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 低 → 高 → 低 。2、一天中,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西 到 东 ,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长 →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4、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来源:21·世纪·教育·网】5、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最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6、太阳钟也叫(日晷 )是测量 时间 的工具,它是根据 太阳 和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7、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8、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是 赤道日晷。9、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指尖指向(西方);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21·世纪*教育网10、地球自转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1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 提出来的,他认为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 最早提出了“ 日心说 ”,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14、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天空中不出现月亮)→娥眉月 →上弦月(月亮西侧被照亮)→凸月 →满月 →残月 →下弦月(月亮东侧被照亮)→娥眉月 →新月。【版权所有:21教育】15、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农历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18、月相变化规律: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19、刺猬、蛾、猫头鹰 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 公鸡、蝴蝶、蜜蜂 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 是凌晨开放,_郁金香、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 万寿菊 花是下午开放, 昙花、夜来香 是晚上开放的。(这题答案不唯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0、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生活习性 比如: 减少光照时间 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延长光照时间 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21*cnjy*com21、 林奈 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 ”。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23、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蜗牛)等。24、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25、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早晨—下午 ,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 夜晚。 二、问答题: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美国应在早上8时观看。德国应在中午12时观看。澳大利亚约在晚上22时观看。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2-1-c-n-j-y4、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在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5、你在观察月相时纪录了哪些内容?答:除了画月相外,还要纪录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当时的天气情况以及观察的心情和感受等。(还有些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6、设计试验证明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答: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实验结论:1)太阳升得越高,影子越短;太阳升得越低,影子越长;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7、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www-2-1-cnjy-com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第二单元一、填空题。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直线 行进的。2、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阳光、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4、(萤火虫、闪电、阳光)是自然光源,(激光、烛光、灯光)是人造光源。5、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21*cnjy*com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上下、左右都颠倒)。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 反射效果越好。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万花筒原理就是这样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大小与实物相等,在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大小与实物不相等,在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大小与实物不相等。家里的梳妆台用的是平面镜,汽车的后视镜用的是凸面镜(凸面镜观察范围比平面镜大),五官科医生用的是凹面镜。【来源:21cnj*y.co*m】1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出处:21教育名师】16、(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17、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18、(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19、(凸透镜)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20、(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凹透镜)不能。21、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22、(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是天然的(放大镜)。23、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24、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25、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2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背对着太阳)喷水可以制造彩虹。2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21教育网28、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2·1·c·n·j·y29、阳光可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30、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绿光 。二、问答题: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www.21-cn-jy.com2、将光洁的不锈钢勺子当镜子,分别用它的正面和反面照自己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前后移动勺子影像有什么变化?21·cn·jy·com答:用它的正面(凹面)照一照自己,得到的影像是倒立的,用它的背面(凸面)照一照自己,得到的影像是正立的,向前移动勺子,影像会变大,向后移动勺子,影像会变小3、通过红色的玻璃纸看黄色或者白色的衣服,看到的衣服为什么都是红色的?答:因为红色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了,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同种颜色的光。4、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5、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实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21cnjy.com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6、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