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感官总动员》教学设计本课学习内容:前一课《认识感官》是进行本课学习活动设计的认知起点。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知道了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与描述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以实现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要求:通过多种感官描述物体的特征,如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一部分,学生动用眼、耳这些感官观察吕四(地名)繁忙的渔港和赶海人采文蛤的场景,强调仔细观察,收集丰富信息。第二部分,教师和学生共同观察文蛤活动,学生用舌、鼻、眼、皮肤更好地观察事物,收集丰富的信息。第三部分,通过品尝文蛤,动用眼、鼻、舌、皮肤各种感官,使学体验感官观察的重要性和科学学习的趣味性。21教育网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2.知道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身边材料的基本性能。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和结果。科学态度1.体会到对常见的物体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索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文蛤若干个,容器若干个,餐巾纸若干张。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热身活动:跟唱《手指歌》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是来自吕四的彭老师大家一起来看看全国有名的吕四渔港吧吕四最有名的是什么?猜一下,今天我们研究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文蛤,我们还要进行比赛,看看哪组得到的小鱼最多?一、组织活动1.一起来看看他们采文蛤视频吧在采文蛤的过程中,用到哪些感觉器官呢?板书:眼睛耳朵皮肤我们没有用到什么感官呢?板书:舌头鼻子2.今天我带来了文蛤,请小朋友们尽可能多地用到我们的感官来观察(1)我们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板书:眼睛耳朵鼻子皮肤舌头(2)观察一个物体时,引导描述:我们用眼睛发现看见它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花纹。我们用鼻子闻见它的气味我们用皮肤感觉它软硬,是否光滑我们用耳朵······我们用舌头······三、拓展品尝文蛤活动刚刚有小朋友舔了文蛤,他很想尝尝文蛤的味道,我给大家带来了煮熟的文蛤。但是有两个要求啊:1.先观察比较一下,熟的文蛤和生的文蛤有什么区别?2.组长来分配文蛤鼓励学生描述:我用眼睛看到......我用鼻子闻到.....我用手感觉到……我用舌头感觉到.....总结1.吃东西时,舌头和鼻子一起工作会更好。比如我感冒了,吃东西时就没原来香了。2.我们用感官可以发现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可是平时在观察未知东西的时候不要随便闻、尝、摸哦,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感官哦。【设计意图: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自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从语言的表达到相互的交流,从片面的了解到全面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了训练和发展,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