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11门学科选修ⅠB模块介绍(讨论稿)(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11门学科选修ⅠB模块介绍(讨论稿)(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资源简介

物理选修ⅠB模块(共2个模块):
《物理选修3-3》
一、模块内容(一)模块概况
本模块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将学习重要的方法与观念。
能量是贯穿于所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物理量,本模块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热运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宏观分析的能力。
本模块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首次涉及统计思想,学生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热现象的规律,应用统计思想解释现象、处理问题,这为用统计思想分析、解决社会、生活和解释自然现象打下了基础。
本模块对培养现代公民的素养有一定意义,通过“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能源开发、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本模块属于高中物理的经典内容——热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九章“物态与物态变化”不作为选修3-3模块学生的必学内容,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学该内容。
(二)内容要点
1. 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 (5)温度和温标 (6)内能
2. 气体: (1)气体的等温变化 (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3. 热力学定律: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3)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 (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 (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意义
1.通过学习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及内能的概念,可以加深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能够了解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与联系,如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分子表现出的统计规律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而个别分子的运动对物质的宏观性质没有意义等观点。
2.通过学习能够认识热现象是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而不是个别分子的表现。通过学习能够区分内能与机械能,理解内能与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对气体状态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探究过程,通过学习和探究活动,认识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建立理想气体的模型,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本质。
4.统计规律是一种不同于因果决定律的另一种客观规律,在高中物理中将首次学习,通过探究硬币正反面出现概率的实践活动,从而领略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认识研究不同事物的规律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明确大量分子表现出的统计规律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个别分子的运动对物质的宏观热学现象是没有意义的。
5.通过对能量概念提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展过程的学习,能够充分了解科学定律的发现过程,学习用能量守恒观点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问题。
6.通过学习熵的概念,能够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常常受到多种规律的制约,在涉及热现象问题的分析时,必须考虑热力学第二定律,熵是一种世界观,熵的概念在分析社会、经济等现象中有广泛的应用,熵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7.能源和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有重要关系的两个社会性问题。通过学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会增加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些内容与观念的学习对于提升一个现代公民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物理选修1-2》
一、模块内容(一)模块概况
本模块涉及热现象及其规律、热与生活、能源与社会发展。通过本模块学习可以了解热机的发明和使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在当代,能源的利用与资源、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模块以能量的使用为主线。学生在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思索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模块属于高中物理的经典内容——热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一定价值。
(二)内容要点
1. 分子动理论 内能
(1)分子及其热运动 (2)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物体的内能 (4)固体与液体 (5)气体
2.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
(1)能量守恒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机的工作原理 (4)热力学第二定律 (5)有序、无序和熵 (6)家庭中的热机
3.核能
(1)放射性的发现 (2)原子核的结构 (3)放射性衰变 (4)裂变和聚变 (5)核能的利用
4.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 (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 (3)新能源的开发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
二、学习意义
1.热现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跟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学习分子动理论内容,参与“估测油酸分子直径”和“观察布朗运动”等活动,加深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和对统计方法的认识。
2.通过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史,感受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是人类心智活动最富有活力的结晶,感受科学家的思想观点、研究方法和勇于探索、无畏无惧、坚忍不拔的精神。
3.通过学习认识熵是一个重要而有用的概念,与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
4.通过对在近、现代物理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了解物理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物理学发展的一些最新成就和方向;也能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引起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带来灾难。
5.通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可以深切感受到技术的进步可以导致人类生产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又可促进技术的进步。
6.能源跟人类的生活、生产休戚相关。通过学习能够认识人类利用能源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基本思路与途径;增强利用能源、开发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