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月22日 两种进化学说的比较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21教育网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参考答案】A1.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A.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B.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2.1937年,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A.比较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21cnjy.com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C.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3.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害虫全部消失,最终导致某些害虫的物种灭绝4.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A.细菌接触了抗生素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后来的抗生素量减少,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点是A.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答案】C【解析】A、B、D选项都是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2.【答案】C3.【答案】B【解析】由于基因突变,害虫群体中存在着能抵抗杀虫剂的变异种,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因此,杀虫剂对害虫起到定向选择作用。21·cn·jy·com4.【答案】C【解析】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就存在差异(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抗生素对细菌的这种差异起到了定向选择作用,开始使用效果好,说明大多数细菌抗药性差,被药物杀死而遭淘汰,但同时也有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通过繁殖使抗药性变异遗传给后代,当再次使用抗生素时,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再次被选择、积累,使杀菌效果逐渐下降。5.【答案】C 5月26日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情况下生物的进化导致生物对环境的相对适应B.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支持达尔文进化渐进观点C.生物进化是通过传代过程中基因频率的变化而实现的D.中性的分子进化属于既无利也无害的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1.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蟹的数量差别较大的原因是A.中间体色更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D.中间体色的个体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2.桉601药刚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C.抗药性个体经自然选择被保留了下来D.后来的药量用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3.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为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21教育网请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__℃。(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的。?21cnjy.com(3)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 ℃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21·cn·jy·com1.【答案】A2.【答案】C【解析】在未使用该感冒药之前,感冒病毒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该感冒药后,由于大多数病毒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药物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病毒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病毒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感冒药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只是对不同变异的病毒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www.21-cn-jy.com3.【答案】(1)25(2)各种变异类型 不定向 选择 定向(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解析】(1)从A、B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 ℃。(2)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例如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但是温度作为选择者,却是定向的,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就能生存,不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就被淘汰。因此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变异类型,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3)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如果没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就会被淘汰。 5月23日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分析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且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参考答案】C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2.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21教育网B.一个物种只含有一个生物C.同一物种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D.自然状态下,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繁殖能力3.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种人和白种人不是同一物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B.山羊和绵羊是同一物种C.在自然界中,同一物种的个体并不都是生活在一起的D.物种一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21cnjy.com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都是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1.【答案】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但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通过遗传能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C正确;种群内基因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D错误。21·cn·jy·com2.【答案】B3.【答案】C【解析】黑种人和白种人可以繁殖后代,且其后代可育,因此是同一物种,A错误;山羊和绵羊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B错误;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障碍每一个物种总是分成一个一个或大或小的群体,C正确;有些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www.21-cn-jy.com4.【答案】B【解析】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间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D正确;有些新物种不需通过地理隔离即可形成,B错误;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2·1·c·n·j·y 5月24日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21教育网A.0.36、0.48、0.16 B.0.36、0.24、0.16C.0.16、0.48、0.36 D.0.16、0.36、0.48【参考答案】A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分析(1)杂合子连续自交时,尽管基因频率不变,但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表现为纯合子所占比例不断增大,杂合子所占比例不断减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在无基因突变、无迁入和迁出、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21cnjy.com(3)基因频率相同的两个种群,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不一定相同;当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时,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21·cn·jy·com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内的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可以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 D.迁移3.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其中基因a的频率为45%,则该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A.30% B.45%C.55% D.80%1.【答案】B【解析】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一般都由多种不同的鱼组成,属于不同的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2.【答案】C3.【答案】C【解析】基因a的频率为45%,所以其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45%=55%。 5月25日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些突变类型的昆虫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参考答案】C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不一定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率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由基因突变引起D.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 3.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4.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21教育网1.【答案】A【解析】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提供原材料。太空射线引起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变异。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2.【答案】D3.【答案】D【解析】生物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产生的种种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是否能够保留下来,因此,我们说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4.【答案】(1)1∶1 1∶2∶1 0.5(2)A基因纯合致死 1∶1【解析】(1)因为该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该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0.5,所以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1。如果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且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aa的基因型频率也是0.25,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所以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且A和a的基因频率仍然都是0.5。(2)由于该种群初始只有Aa一种基因型,所以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应含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但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2∶1,即Aa和aa的概率分别是2/3和1/3,所以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3和2/3。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AA=1/3×1/3=1/9,Aa=(1/3×2/3)×2=4/9,aa=2/3×2/3=4/9,所以AA∶Aa∶aa=1∶4∶4,AA个体致死,所以Aa和aa的个体数量比应为1∶1。 5月21日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A.获得性遗传 B.用进废退学说 C.自然选择学说 D.中性学说【参考答案】C21cnjy.com1.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所起的作用是A.诱变 B.隔离 C.选择 D.进化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3.如图,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4.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A.乙 B.丙 C.丁 D.戊5.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__________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的作用,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1.【答案】C【解析】干旱和潮湿属于环境,环境的作用是选择适应环境的表现型,C正确。2.【答案】D3.【答案】B【解析】由于个体间有差异,通过生存斗争,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得到保留,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4.【答案】D5.【答案】(1)南美洲地雀(2)变异 食物 自然选择【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南美洲地雀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生物原来就存在着不同的变异类型,不同的小岛上的地理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对分布在不同小岛上的地雀的突变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使得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两种进化学说的比较.doc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周末培优.doc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分析.doc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oc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oc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生物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