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政治 考前知识“重落实” 09相亲相爱一家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中考政治 考前知识“重落实” 09相亲相爱一家人

资源简介

2018中考政治 考前知识“重落实”
09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我爱我家 与父母沟通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②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④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①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②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5.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名师点睛】
成长烦恼产生的原因(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①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②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
③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6.逆反心理:
含义: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
表现: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等等。
【名师点睛】
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①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②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
③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逆反心理的危害
①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
②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
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1)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2)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
①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②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
③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7.怎样与父母架起理解的桥梁?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3)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8.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或如何与父母交往?)
(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2)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3)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二、孝敬父母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理应受到孝敬: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②我们应该以爱回报: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④子女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2.什么是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3.怎样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之中,要从小事做起。
②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③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孝敬。
4.把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活动与探究题解题技巧
活动探究题具体分为以下几类:①设计活动主题,②设计活动形式,③设计活动步骤,④提建议。
①设计活动主题,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和教材的内容,中心思想要明确,切中要害,不要过于冗长。
②设计活动形式,活动形式根据活动的不同和活动主题的不同,可以考虑主题班会、调查报告、黑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辩论赛、宣传栏等。也要掌握平时常见的调查方式如问卷调查、走访调查、观察记录、查询资料、网络调查、开座谈会、实地调查。
③设计活动步骤,针对不同的活动形式,活动步骤也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是课前收集资料(比如上网、听广播、查文献资料等),具体活动进行:观看有关录像和宣传资料、开展讲座、分组讨论交流,同学发言或谈感想、进行相关活动、老师总结发言提要求、发出倡议等。
④提建议,针对某一活动主题提出建议,包括两类:第一类设问相当于基础知识部分中的“怎么做”的问题,第二类就是针对某项活动提一些自己的想法、做法。
解题步骤
解答这类题除了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还需注意培养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解题思路如下:
①在解题时应走进材料的情境,进入“角色”,结合亲身体验,将自己设想成为活动的主角。
②主题、标语、口号等一定要紧扣主题,语言力求简洁扼要。
③倡议、建议既要做到角度发散,又要注意不能空泛、虚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④设计的活动方案或步骤要切实可行,讲究实效,鼓励参与,有所创新,力求完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⑤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开放性和逻辑性。
注意:设计班会主题、活动主题、宣传标语和广告语时要注意:①语句尽量写成对联形式的上下两句,但要注意字词的工整对仗;②要按内容要求,言简意赅,内容直抒题意;③不要写成问句。
1.(2017·湖北黄石)如下图所示,该家庭的类型属于
A.核心家庭 B.单亲家庭 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
【答案】C
【解析】由图中可知,这是三代人的家庭,且第三代人未婚,属于主干家庭,故选C项。
2.(2017·贵州安顺)为了给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的女儿捐肝,28岁患有脂肪肝的罗湛勋每天至少“暴走”10千米,一天都没间断,5个月走完1500千米,被亲切地称为“暴走爸爸”。经过“暴走”,罗湛勋的体重由78千克减至66千克并顺利为女儿捐献了健康肝,连医生都说“没有想到”。“暴走
爸爸”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子女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③坚强意志是人们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④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②与材料内容无关,④说法过于绝对,均应排除;材料体现了“暴走爸爸”出于对孩子的变而顽强克服困难的事迹,故选①③。
3.(2017·江苏苏州)2017年5月,南通海门的陆佳宁同学荣获第四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她7岁起就开始照料患病的母亲,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100多千米。她的事迹诠释了
A.要告别依赖,保持乐观心态
B.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C.调适逆反心理,善于理解父母
D.孝敬父母表现在一言一行中
【答案】D
【解析】陆佳宁同学从7岁开始就照顾母亲,体现了对父母的孝敬,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4.(2017·河北)学会辨法析理
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某基层法院,状告他辛苦养大的子女,请求法院判决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在基层法院依法进行庭前调解过程中,子女们以各种理由推脱对老人的赡养责任,承办法官分别对子女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谈话,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经过几番辨法析理,子女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赡养自己的父亲。
法律联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你认为承办法官应对老人的子女们提出哪些告诫?
(2)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实现家庭和睦的准则。
【答案】(1)从法的方面:赡养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就是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从德的方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不孝敬父母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遭人唾弃。
(2)遵法守德。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作答时要密切联系材料。第(1)问材料中提示“从法与德两个方面对他们提出告诫”,因此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对子女进行劝诚;第(2)问需要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概括应该怎样维护家庭和睦。
1.【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政治试题】最美孝心少年柯原当起了妈妈的小老师,给妈妈读书,教妈妈认字。每当她看到妈妈为了给自己多攒些学费省吃俭用,柯原就很心疼。放暑假了凌晨四点天还没亮,柯原便会起床带上干粮乘车到四五公里以外的枸杞种植基地,摘一斤枸杞就能挣一块多钱的手工费。因为她懂得孝敬父母是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为人做事的唯一准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从腊肠到干果,从小家电到大馒头,从特产小吃到手织毛衣……”在春节返程的路上,“有一种爱叫塞满行李箱”。一位老母亲做的煎饼和咸菜,让儿子行李超重30多斤。这让我们感受到
A.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人之本
B.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保护伞
C.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呵护和教诲
D.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3.【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中考一模思想品德试题】春节期间,一段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随后,众多网络新媒体共同发起“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倡议大家牵起父母的手,多说说心里话……这启示我们
A.孝敬父母就要对父母言听计从
B.孝敬父母要能够随时排解父母的忧愁
C.孝敬父母要谅解父母,不与父母争高低上下
D.孝敬父母需心里有父母,并能落实在日常行动中
4.【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中考一模思想品德试题】“家庭教育”远比“进入名校”重要,与其跟风“学区房热”,不如花更多精力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下对家庭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依赖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可厚非
B.家庭是我们栖息的场所,安全的港湾,心灵的归宿
C.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
D.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倾注心血,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5.【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思想品德部分)试卷】作为中学生,我们可能会与父母之间发生“爱的冲突”。如果不积极进行沟通,及时化解对立与冲突,结果一般是
①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
②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
③有助于我们获得独立,走向成功
④获得胜利,得到解放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6.【2018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一轮复习试卷】心理学家提醒: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产生逆反心理,其实,这并不是孩子变坏的表现。调适逆反心理,家长、老师和孩子三方要一起努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作为孩子,当逆反心理产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B.控制情绪,与父母平等交往
C.孝敬父母,对父母尊重理解 D.冷淡父母,对父母不理不睬
7.【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思想品德试题】“朋友圈该不该对父母开放?”这一问题从电视节目《奇葩说》中抛引而出。现在不少人拒绝父母添加自己为微信好友,或是对父母屏蔽自己的朋友圈。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子女享有自己的隐私权
B.网络拉远了亲子之间的距离
C.亲子之间出现代沟是无法避免的
D.亲子之间的隔阂需要彼此尊重,沟通来化解
8.【广东省湛江市三校2018届九年级4月联考政治试题】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家庭代表时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为了建设文明家庭,青少年应
①学会与父母沟通,调试“逆反”心理 ②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新风
③孝敬父母,帮助父母 ④尊重理解父母,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你对他越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这儿的火药多一点,有一天他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A.父母是负主要责任的 B.受伤害的是父母
C.父母对我们的爱 D.冲突是由子女引发的
2.“爸爸,我一直想对您说:想让你陪我玩一会儿,你却总在玩手机,我真的非常生气,你已经快不是我爸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爸爸,请放下手机!”2017年4月,一篇小学生作文火爆网络,不少家长看了后直呼“脸红”“惭愧”。这告诉我们
A.家庭保护很重要,依赖父母最可靠 B.网络世界乐无穷,沉迷手机好心情
C.家庭需要正能量,亲情陪伴助成长 D.兴趣爱好各不同,换位思考互尊重
3.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应该
①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父母的健康
②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给父母更多精神上的慰藉
③认为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学习,等将来有了物质基础,再好好回报父母
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供给父母生活所需的衣食 B.帮助父母做事
C.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D.敬重爱戴父母
5.有关部门曾经针对“代沟”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结果发现有76%的学生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发生过争执,有超过70%的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上与父母之间存在分歧,有超过5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业余爱好方面与父母存在矛盾。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有
①解决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②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沟差异
③代沟是客观存在的,无法跨越的
④差异的产生是美丽的,彼此接纳,超越代沟,欣赏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一位同学说:“升入九年级,妈妈为督促我的学习,不顾自己上班路远,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每次考试后她都要追问我的成绩和排名,使我很烦恼,一考试就十分紧张。”对于该同学反映的情况,你可以建议他
①不理会父母,自己干自己的事 ②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③主动与父母沟通 ④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成长的脚步离不开烦恼,我享受着成长,也享受着烦恼!在家里,我充当乖乖女的角色,只有在外我才能真正展现自我。我长大了,骨子里已经萌发出一种叫做活力的东西,但本应有的活力却被妈妈压得不敢透露出来。你认为我要摆脱这种烦恼,应该
①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 ②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③多与父母交流、沟通 ④把自己的愤怒向妈妈发泄出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就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正确的不妥当的是
A.调控情绪、心平气和 B.有效沟通、求同存异
C.强硬顶撞、针锋相对 D.尊重理解、换位思考
9.进入青春期后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听话了,叛逆、情绪暴躁等。中国著名青春期心理专家王加华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既依附于父母,又有强烈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父母却还把孩子当幼儿一样管教,代沟和冲突在所难免。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表现在
A.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B.能够接纳他人正确的意见
C.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D.敢于打破常规,追求新奇
10.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以下告诫我们要孝敬父母的名言是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②“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③“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增广贤文》
④“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名校预测】
1.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题文中最美孝心少年弘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履行了孝敬父母的法定义务,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所以③不符合题意,④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选A。
2.D 【解析】从材料中父母给孩子塞满的行李箱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的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B中的“父母是我们的保护伞”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且父母不可能一直都是我们的保护伞;C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父母对我们的呵护和教诲。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D。
3.D 【解析】“牵妈妈的手”的活动把孝敬父母落实到了日常的行动中,能够促进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增进与父母的情感,D观点正确;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谅解父母,不与父母争高低上下,C观点正确,不合题意;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也难免有误区,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做法是错误的,A观点错误;我们在父母忧愁的时候,可以帮他们排解,随时排解的观点太绝对,B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
4.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的功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心血,家庭是我们栖息的场所,是我们安全的港湾和心灵的归宿等,所以BCD观点正确,A观点错误,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不应该依赖父母,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A。
5.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积极沟通交流,理解体谅父母,否则就会既伤害父母,也伤害自己,影响亲子关系,不利于家庭和谐等,所以①②观点正确,③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
6.D 【解析】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不能否定、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所以A、B、C均是逆反心理产生时孩子的正确做法,与题不符;D的做法错误,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
7.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拒绝将父母添加为微信号好友,表明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A不符合题意,BC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选D。
8.C 【解析】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为构建文明家庭出力,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作为青少年,应该孝敬父母,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关心、理解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③观点正确;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和父母沟通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不必太计较,与父母携手前行,①④观点正确;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新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②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
专家押题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亲子冲突的认识和理解。题干中的话反映了我们要理解父母,体味亲情。亲子冲突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C符合题意。ABD观点错误,排除。故选C。
2.C 【解析】题干表述了这位爸爸经常玩手机,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这是错误的,这启示我们家庭需要正能量,亲情陪伴助成长,C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父母可以依靠但不是依赖,B是错误的,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上网要适度,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B 【解析】题文满载了父母对我们的浓浓的爱。面对父母的这份浓浓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关心和理解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所以观点①②④均符合题意;观点③说法错误,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所以本题选择B。
4.D 【解析】本题由文言文引入,最终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定义务。通过孔子的话,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重和爱戴父母,所以观点D符合题意;观点A、C都是基于对父母物质方面的帮助,是孝敬父母的表现,但不是最重要的,故应排除;观点B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现,也不是最重要的,故与题不符,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5.C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对“代沟”的正确认识,②④分别说明了代沟的实质和对代沟的正确认识,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①的说法错误,解决代沟,父母和子女都有责任;③的说法错误,只要亲子之间加强沟通,代沟是可以跨越的。这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6.B 【解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材料中的同学因为父母的过高关注,出现了考试焦虑。因此他应该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主动与父母沟通,运用适当的方法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②③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①的做法错误,如果不及时与父母沟通,就使亲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既不利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利于学习,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B。
7.C 【解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材料中的女同学因为与妈妈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心理上的烦恼,这时候她应该积极与父母交流沟通,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①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④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我们应理解父母、尊重关心父母,不能把愤怒发泄给父母。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8.A 【解析】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做法不妥当的一项。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应冷静下来,进行有效沟通,尊重理解父母。ABD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C的做法错误,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加剧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但该项符合题意,应入选。故该题选C。
9.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表现在对很多问题开始有了自己更多的见解。当这种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时,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是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
10.B 【解析】观点①对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与题无关;观点②的意思是,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还有什么区别呢?符合题意;观点③的意思是,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符合题意;观点④的意思是,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