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 考前知识“重落实” 02碳和碳的氧化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中考化学 考前知识“重落实” 02碳和碳的氧化物

资源简介


2018中考化学 考前知识“重落实” 02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解读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温室效应。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中考预测
在2018年的中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考查内容,要求知道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用途,会以选择、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考查,与低碳生活问题相结合,难度比较小。
探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是高频考查点,可能与碱、酸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结合考查,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可以出现。另外,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也可能考查,命题形式通常为选择,内容为判断其还原性以及反应产物探究。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转化的考查可能会出现在金属氧化物还原的相关试题中。还可能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碳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
2.二氧化碳性质的“三二一”
三不: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二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一方法: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二氧化碳。
3.CO2、CO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
(1)CO中混有杂质CO2:①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②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2)CO2中混有杂质CO: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或氧化铁。
4.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容易混淆,检验方法: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21cnjy.com
5.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因此一氧化碳经常与“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氧气的化学性质”、“炼铁的原理及金属的冶炼”、“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的用途”等联系起来考查,一定要注意尾气处理。21·cn·jy·com
1.【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便于长期保存。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选D
2.【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B.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答案】D
【解析】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会污染空气,错误;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从而污染空气,错误;C、实验后的废液可能会组成水体污染,错误;D、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故选D。
3.【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21·世纪·教育·网】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不溶解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检测尾气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A.碱 B.盐 C.金属单质 D.金属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由操作2可知,加盐酸、振荡,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不是金属单质。由操作3可知,一氧化碳参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该固体不是碱和盐,因此该固体是金属氧化物。故本题选D。21教育网
4.【2017年重庆市A】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A.CO B.Fe2O3 C.CO2 D.Fe
【答案】A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在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氧化铁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故选:A.
5.【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碳物质和含氧物质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有物质种类改变,都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转化即碳循环,又涉及含氧物质的转化即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选A。21*cnjy*com
1.(2018广东佛山质检)最近科学家发现,无定形碳在利用单脉冲激光冲激下生成Q﹣碳,硬度比钻石还高。下列关于这种“Q﹣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 B. 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 D. 碳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
2.(2018广东佛山质检)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B.物质与俗名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氮的氧化物和SO2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温室效应加剧
氧化钙———生石灰
氢氧化钠——小苏打
C.性质与用途
D.食品与安全
煤炉取暖防中毒———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锈———洗净擦干后悬挂
亚硝酸钠——不能当食盐用
甲醛溶液——可作食品保鲜剂
A. A B. B C. C D. D
3.(2018湖北襄阳检测)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CO2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用熟石灰鉴别铵盐和钾肥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4.(2017·江苏苏州模拟)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氯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2·1·c·n·j·y
A.一定无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氯化氢
C.一定有氢气 D.一定有一氧化碳
5.(2017·江苏扬州月考)向盛有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持续通入CO2出现了异常现象(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分析仪进行研究,测定记录得到溶液的导电性变化随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变浑浊,bd段溶液变澄清
B.b点溶液溶液碱性最强
C.bd段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
D.c点溶液中含有2种溶质,沉淀质量为15g
6.(2016·重庆璧山模拟)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c-n-j-y
A.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 B.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
C.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都是黑色固体
2.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21教育名师】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汽水中有二氧化碳的做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汽水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B.打开瓶盖喝剩的饮料一定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C.CO2易溶于水,所以用来制汽水
D.打开瓶盖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这时饮料就不会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的组合是______。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1.【答案】B
【解析】Q﹣碳是碳元素的另一种单质。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正确;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错误;C、Q﹣碳,硬度比钻石还高,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相同。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正确;D、碳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正确。故选B。【21cnj*y.co*m】
2.【答案】A
【解析】A、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氮的氧化物和SO2;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温室效应加剧,正确;B、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错误;D、甲醛溶液有毒,不能作食品保鲜剂,错误。故选A。21*教*育*名*师
3.【答案】D
【解析】A. 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B. 稀硫酸与木炭粉不反应,无现象,与氧化铜粉末反应,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正确;C. 熟石灰与铵盐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熟石灰与钾肥不反应,无现象,正确;D. 酚酞溶液遇氯化钠溶液不变色,遇稀盐酸不变色,错误。故选D。
4.【答案】D
【解析】A、第一个装置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不一定无二氧化碳,可能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由于气体中有氯化氢存在,使得产生的沉淀溶解,错误,B、气体经过第二个装置,体积减少,说明一定含有氯化氢,因为只有氯化氢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C、根据第三个装置的现象,只能说明含有还原性的气体,且第四个装置无水硫酸铜变蓝,并不能说明是第三个装置反应生产的水,可能是第二个装置中夹带出来的水分,故不能确定一定有氢气,错误,D、根据最后一个装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一定有一氧化碳,正确,故选D。21-cnjy*com
5.【答案】BD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ab段溶液变浑浊,bd段溶液变澄清。故A正确。B. b点溶液溶液碱性最弱。故B错误。C. bd段反应为CaCO3+CO2+H2O=Ca(HCO3)2故C正确。D. c点溶液中含有1种溶质Ca(HCO3)2,故D错误。
6.【答案】A
【解析】炭雕主要成分为木炭;故常温下有稳定性、吸附作用、可燃性。
1.【答案】D
【解析】A、金刚石具有正八面体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硬度大的性质,A正确;B、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都可以燃烧,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B正确;C、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也就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C正确;D、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是黑色的,D错误。故选D。【21教育】
2.【答案】D
【解析】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3.【答案】B
【解析】A项,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能,错误;C项,CO2能够溶于水,而不是易溶于水,所以常用加压制汽水,错误;D项,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小,当打开汽水瓶盖时,瓶内压强减少,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但剩余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www.21-cn-jy.com
4.【答案】(1)铁架台 水槽
(2)CaCO3+2HClCaCl2 +CO2↑+H2O BC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或“将带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的组合是B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或将带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方法验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