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72张PPT。中考试卷命题的探讨黄恕伯 2008.5前 言 大规模考试的试卷命题操作程序:试卷整体规划编 写 试 题制作试题属性表试卷内容结构的规划试卷难度结构的规划试卷题型结构的规划试题内容的设计试题难度的设计体现题型的特点按题目顺序体现每个题的以下属性:内容分类、预计难度、题型、满分值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内容结构可以包括哪些方面(以物理为例)●知识●能力(或认知水平)●实验和科学探究△以上没有关于情感的内容,纸笔测验对情感的测量比较困难。△结构中的各项,均能统计出所含的分数及所占全卷分数的百分比,以能判断其结构的合理性。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内容结构可以包括哪些方面(以物理为例)①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线索。(2)内容结构规划的基础和线索《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科学内容科学探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物质和形态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燃料及其用途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级主题3个二级主题 14个三级主题 68个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内容结构包括哪些方面(以物理为例)①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线索。(2)内容结构规划的基础和线索②以《考试大纲》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中的有关主题为线索。《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一、 质点的运动二、 力三、 牛顿定律四、 动量、机械能五、 振动和波六、 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七、 电场八、 恒定电流九、 磁场十、 电磁感应十一、交变电流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十五、原子和原子核十六、单位制十七、实验一级主题 17 个二级主题 131 个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2.位移和路程 ……(略)14151617182021222324242514151617181922202122232222242525192223172424141516171819202122232225242223252514151617182021242522192318222224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内容结构包括哪些方面(以物理为例)(2)内容结构规划的基础和线索(3)内容结构的呈现——试题内容规划表试题内容规划表(示例)△ 科学内容的主题级别(数量)应该跟试卷的题量相匹配物理 3(除科学探究) 14 68化学 4(除科学探究) 15 …生物 9(除科学探究) 30 …数学 9(除课题学习) 44 …试题内容规划表(示例)△ 最下一行可以用来统计每一主题的总分数△ “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或能力)可以重叠于同一题目△ 按主题分工编题有利于同一主题下对内容的进一步规划△ 科学内容的主题级别(数量)应该跟试卷的题量相匹配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试卷难度结构设计应服从考试目的(2)怎样的“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才能提高区分的精度(3)试卷难度结构跟“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有什么关系2.难度结构的规划—— 中考目的是什么?试卷的难度结构图左图的结构将会对右图产生什么影响?课题:试卷难度结构与考生人数-分数分布的关系考生不同分数的人数分布图人数标准分-4 -3 -2 -1 0 1 2 3 4●研究起点:正态分布曲线;一定的标准分对应着一定的百分比排位。学生水平0 1 2 3 4 5 6 7 8 9 10●研究起点:正态分布曲线;一定的标准分对应着一定的百分比排位。人数●思考:横坐标表示学生水平,把学生水平分为10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一定人数。●定义一个概念。定义一个概念:标准难度 某一试题若恰好有 N1人数不能通过,则定义该试题的标准难度为 0.1 某一试题若恰好有 N2 人数不能通过,则定义该试题的标准难度为 0.2 ……某一试卷难度(标准难度)结构如下:按本试卷测试得到的人数-分数分布曲线形状如何?分数(累积)试卷的难度结构曲线学生水平人数分数0 .1.3.4.5.6.7.8.91.0 .2试题难度1002030405060708090100分数人数人数学生水平分数0 .1.3.4.5.6.7.8.91.0 .2试题难度1002030405060708090100分数人数人数学生水平结论: 在一份试卷这中,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所占的分数越多,就越能把与这一档次水平相当的学生的考分拉开。与此相反,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分数越少,则将促使与这一档次相当的学生分数相互接近。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试卷难度结构设计应服从考试目的(2)怎样的“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才能提高区分的精度(3)试卷难度结构跟“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有什么关系2.难度结构的规划—— 中考目的是什么?(4)高考物理试卷难度结构变化的启示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难度分数95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6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7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8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9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2000年高考(3+2)物理试卷的难度分布分数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试卷难度结构设计应服从考试目的(2)怎样的“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才能提高区分的精度(3)试卷难度结构跟“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有什么关系2.难度结构的规划—— 中考目的是什么?(4)高考物理试卷难度结构变化的启示(5)中考试卷难度结构的设计—— 制订试卷难度结构表中考试卷难度结构规划表(示例) 难度结构表的数据一般应由考试管理机构通过研究形成,并下达给各命题组作为命题规划的根据。(以上数据是作为示例而假设的,未经深入研究)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中考试卷难度结构图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试卷难度结构设计应服从考试目的(2)怎样的“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才能提高区分的精度(3)试卷难度结构跟“分数-人数分布曲线”有什么关系2.难度结构的规划—— 中考目的是什么?(4)高考物理试卷难度结构变化的启示(5)中考试卷难度结构的设计—— 制订试卷难度结构表(6)中考试题难度的规划—— 制订试题难度规划表××试卷内容规划表××试卷命题规划表△ Nd 0.7表示难度值为0.7-0.8,余类推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评价目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选择题和计算(论述)题的比较选择题计算(论述)题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评价目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从全面的评价目标视角设计试卷的题型结构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九地区2002年中考试卷题型结构(含实验题)九地区2002年中考试卷题型结构(除实验题)一、试卷的整体规划 1.内容结构的规划至此,已完成了试卷在内容、难度、题型方面的整体规划,其成果是一个“命题规划表”。命题组成员可以根据规划表的要求,开始对每个试题进行设计。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命题规划表的“内容”上进一步细化,对题目内容所反映的下一级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标注在“命题规划表”中。××试卷命题规划表 “×××”是表格所列主题的下一级主题的关键词。×××××××××××××××××××××××××××二、试题的设计 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试题: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为0.3N,则它受的浮力A. 一定为0.3NB. 一定为0.2NC. 一定为0.5ND. 可能为0.4N试题: 一个铁铸的实心塑像,尺寸和一般成人大小相当,这个塑像的质量最接近( ) A.200kg B.500kg C.1000kg D.1500kg二、试题的设计 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2)试题对能力的考查 分析学生解题时的行为,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 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试题:●本题只是从文字上贴上了“提出问题”标签。并不具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功能。(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 ) 2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 (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2)你或同学们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你和同学们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说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 (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安徽庐江县初中毕业考试题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数据)试题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要求:凸透镜的实像是倒立的。探究能力:1.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2.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3.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4. 具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能力要求二、试题的设计 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2)试题对能力的考查 分析学生解题时的行为,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3)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避免对情感和价值观的无效测试,体现试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小王家所在地方的用电享受低电价待遇,每度电费只要 0.21元,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家庭使用电子节能灯。小王了解到 11 W 节能灯管的发光效果跟 60 W 的白炽灯泡相当。小王看到市场上有 60 W 的白炽灯泡 A 和 11 W 的节能灯管B,其工作寿命、售价、每小时耗电量等数据如下表所示。 (1) 每只节能灯管,按照表中寿命工作,其电费和购买灯管的总费用一共是多少? (2) 如要在A、B 两种灯具上作出选择,你认为小王应使用哪种?试题计算答案:节能灯管2000小时总费用是 28.22元;白炽灯泡2000小时的总费用是 28.20元。测试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选白炽灯泡。(福建省2005年实验区中考题)22.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找出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二、试题的设计 2.试题难度的设计(1)对试题难度的判断与把握①根据命题经验进行判断与把握●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师的判断经验有差异△命题机构可以利用已测试的全省试题对命题人员的判断经验进行验证和校正。●凭经验作出判断缺乏根据△可以通过对已测试的全省试题失分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丰富判断经验。△可以对待判断试题和同类已测试的全省试题进行对比,增加判断的可靠性。二、试题的设计 2.试题难度的设计(1)对试题难度的判断与把握①根据命题经验进行判断与把握●例:决定(高考)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试题的综合程度②根据试题的难度因素进行分析作出判断△试题审题的转化水平△所运用数学工具的水平△物理概念认识的深广度△评分标准的要求●试题难度和各因素的关系△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二、试题的设计 2.试题难度的设计(1)对试题难度的判断与把握①根据命题经验进行判断与把握②根据试题的难度因素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异地测试的考生样本应有代表性③通过异地测试获得难度数据●通过对异地测试的阅卷分析进一步优化试题二、试题的设计 2.试题难度的设计(1)对试题难度的判断与把握(2)提倡有价值的难度因素●题目条件的复杂程度●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解答题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是否隐含科学探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过程的数学手段●以往解题经验的影响●需要表达的水平--------▲适可而止-------△提倡(联系实际表述)----▲不过分- -△提倡(某些题引入)--------▲不过分----------△适合初中水平--------△提倡新情境例:初中物理试题运用难度因素的策略二、试题的设计 (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单选题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不宜出现多个(三个以上)主题例:××市2002年中考物理试题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C)发电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 制成的(D)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二、试题的设计 (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单选题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不宜出现多个(三个以上)主题1个主题:选择一个正确(最佳)答案2个主题:两主题组合成一个正确答案a对b错; a对b对; a错b对; a错b错3个以上主题:容易造成无效选项②单选题的评分标准●“每小题 a分。选对的得 a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以上评分标准有一定弊端)●“每小题 a分。选对的得 a分;不选的得0分;选错的得-a/3分。” (四个选项的单选题)(全卷总分取整数,四舍五入)二、试题的设计 (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选题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各个选项的主题可以独立(2)多选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各个选项只宜出现一个主题例:多项选择题 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英和玻璃都是晶体 B.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一定的熔点。 各向同性的特征 C. 液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平均来说比液体内 部大些 D.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体表面相切,且 和液体表面的分界线垂直二、试题的设计 (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选项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各个选项的主题可以独立(2)多选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各个选项只宜出现一个主题②评分标准●传统评分标准及其弊端●多选题评分标准的探讨△传统的标准:“漏选的可给一部分分数,错选的不给分”●多选题的评分标准△传统标准的弊端◆欠科学 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是晶体 B. …… C. …… D. …… 某同学认为玻璃是晶体,选A,其余 选项判断正确。得0分。 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是晶体 B. …… C. …… D. …… 该同学认为玻璃是晶体,不选A,其余选项判断正确。可得分。同样的知识缺陷,问法不同,得分不同。这是由于评分标准欠科学◆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二、试题的设计 (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填空题的特点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比选择题的鉴别性好(2)多选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比其它主观题的评分更准确、客观②编写填空题的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不要把填空题编成选择题●答案简洁、明确。(3)填空题三、编制试题属性表 1.试题属性表需反映的属性项目●在本试卷中的题号●考查内容●题型●分值●预计难度试题属性表(示例)△不同学科在内容上具有不同的项目△最下一行可以用来统计三、编制试题属性表 1.试题属性表需反映的属性项目(1)便于对试卷结构(内容、难度、题型)进行评价2.编制试题属性表的目的(2)便于对每一试题是否能体现其属性进行审核(3)便于阅读后的质量分析和对试卷、试题的评估用“双向细目表”表示试卷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不和试题的题号挂钩,因此无法审核●不利于对试题的分析●看不出难度结构双向细目表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内容A … … … …内容B … … … …内容C … … … …内容D … … … … 内容E … … … …三、编制试题属性表 1.试题属性表需反映的属性项目(1)便于对试卷结构(内容、难度、题型)进行评价2.编制试题属性表的目的(2)便于对每一试题是否能体现其属性进行审核(3)便于阅读后的质量分析和对试卷、试题的评估3.中考试卷“试题属性表”的示例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