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应注意三个拓展在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中,一定要对“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19个分组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作详尽的复习,因为这是根本。但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因为高考中很少有照搬教材实验的试题,大多数试题是教材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拓展。所以,在备考中,我们也应灵活应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历年高考试题分析,我认为在对教材分组实验进行复习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适度的拓展。1. 实验器材的拓展1. 实验器材替换的拓展,即能否用其它器材替换实验中的相关器材而达到相同目的。例析:2004年全国卷Ⅳ(新课程)22.(2)电源E(电动势为12 V,内阻不计),木板N(板上从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金属条A、B(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好,用作电极),滑动变阻器R(其总阻值小于两平行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V(量程为6 V,内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B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P相连),开关K。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A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AB间的电压要求取为6 V。(Ⅰ)在图中连线,画成实验电路原理图。(Ⅱ)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这是一个以教材分组实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为考察对象的实验题,但所给器材与教材上不同,多了一个滑动变阻器R,和一个内阻很大的电压表V,经分析可知,所给变阻器是为了控制金属条两端的电压达6V(应采用分压接法),而电压表的作用相当于教材实验中的灵敏电流计。如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如果没有量角器,只有带刻度的三角板,能否完成实验呢?如果玻璃转的前后两表面不平行能完成实验吗?再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弹簧秤(其它相同)能否完成实验呢?我们应从这个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2. 实验器材功能的拓展,即能否用此套器材达到其它目的。2007年上海卷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2007年全国卷Ⅰ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2006年重庆卷22(2)借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等等,以这种方式对教材实验的考查的高考题还很多,所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实际上每一套装置的用途都不惟一,如用单摆也可以来测量一个桌面的面积(g已知),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装置来测定物快和滑板之间的摩擦阻力等等。平时复习这些实验时,多做些这方面的思考,无异对备考是有利的。二.实验方案(原理)的拓展,即能否用其它方法达到相同目的。例析:例析:2006四川理综22(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①测摆长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为 ;②测周期时,当摆球经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l次,测出经过该位置N次(约60~100次)的时间为t,则周期为 。此外,请你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所需器材,再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出重力加速度g,并参照示例填写下表(示例的方法不能再用)。A.天平;B.刻度尺;C.弹簧秤;D.电磁打点计时器;E.带夹子的重锤;F.纸带;G.导线若干;H.铁架台;I.低压交流电源;J.低压直流电源;K.小车;L.螺旋测微器;M.斜面(高度可调,粗糙程度均匀)。所选器材(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示例 B、D、E、F、G、H、I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重锤竖直下落。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果。实验设计此题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为目的,根据所给器材灵活的选择方案,但所用原理有别于教材上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但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答案如下: 所选器材 简述实验方法实验设计 A、C、E 用弹簧秤称出带夹子重锤的重力大小G,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则g=G/m。或实验设计 B、D、F、G、I、K、M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小车一起沿斜面下滑。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改变斜面高度再测一次。利用两次数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结果。再如,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实验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其测量方法就有欧姆表估测法、伏安法、半偏法、替换法和电桥法等等,每一种方法所用原理和器材都有所区别,但都能达到目的。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实验中达到同一目的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所用的原理是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拓展,即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劣比较和物理意义分析。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有图象法和公式计算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都能达到目的。例析:2007年四川理综22(2)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①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______________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___。②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V,电阻R2=______Ω。③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1,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______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分析:此题在求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R2值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图线,采用的是图象法,如何根据图象求出结果呢?此类问题应先依据相关物理规律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再依据图像特征或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建立方程作答。分析如下:由欧姆定律得,,解得.由图知;,代入后解得所以;“S2切换到b”时有,只要绘出图线同样可求出、,由于的分压作用,致使电压表的读数范围缩小,不利于得到多组数据,也就影响了图线的准确性,使误差增大。总之,在教材实验的复习中,我们如果每个实验都能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思考,去拓展,我相信,我们不仅会对教材分组实验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会大大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2008年的高考备考是非常有帮助的。Ω-1R1V-1U10.72.80.5O一、打印技巧1.本资料页面设置为:页边距:上边距2厘米、下边距1.5厘米、左右边距2.42厘米。纸 张:16开、分 栏:一栏2.如果你是家庭用户,用A4打印机打印。请选用16开纸,直接打印就可以3.如果你是教师用A3打印机打印制作学生试卷。请将页面设置为:页边距:上边距2厘米、下边距1.5厘米、左右边距2.42厘米、横向。纸 张:8开分 栏:两栏、宽度40字符。二、欢迎来我的首页,在这里您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我上传的所有作品,欢迎交换意见。1.我的首页:http://www.21cnjy.com/user/72weihong/2.精品资料:http://www.21cnjy.com/user/home_list.asp username=72weihong&flag=J&softType=03.普通资料:http://www.21cnjy.com/user/72weihong/home_list.asp温馨提示:请你将上述网址复制到地址栏敲回车,就可以访问到我的主页、精品资料、普通资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