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授课内容一年级下册2-6 《给动物分类》教材分析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 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与记录。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的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2.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2.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教学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每组:1套动物彩色卡片、1张活动记录单设计意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提问。2.根据回答,引出课题。(板书——给动物分类)1.观看视频2.回答问题动物影像视频导入,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二、小组探究,给动物分类1.分别出示13张动物图 片,介绍动物名称,引导学生给动物编号。2.讲清要求,明确任务,温 馨提醒——A.都要参与,分工合作;动物摆放在一起来分B.横线上填分类标准;C.圆圈里填序号(①、②…)D.商定好1种分享。E.整理材料。轻声讨论3.指导学生拿出卡片,小组分类……教师巡视1.认识动物,一起为动物编号2.认真听老师讲要求3.小组合作,对13种动物进行分类方便记录讲清要求,避免混乱编号填写方便、快捷巡视的过程中获取学生的分类情况等信息三、分享、交流分类标准1.分享前讲要求(注意事项)——A.两个人合作分享。一人说编号,一人拖动小动物。B.每组只分享一种方法,先不说分类标准。C.每组分享的不能相同。D.注意倾听,及时记录E.注意观察,看一看按照他们组分享的分类标准是否分对了。如果不对,想一想哪里不对?2.组织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分类标准——提供用scratch制作而成的FLASH动物动画供学生进行分类拖动3.板书学生的分类标准1.认真听老师讲要求2.上台分享3..猜测分类标准4.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补充记录讲清要求,避免混乱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分享、交流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交流的习惯让学生亲自动手拖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直观地呈现出学生的分类结果四、研讨总结分类方法1.提问学生——我们来一起数一数,这节课我们一共有多少种分类的标准?一共得出了多少种分类的结果?2.根据学生回答,继续提问——同样是这13种动物,为什么会得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3.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归纳——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现动物的多样性4.回顾提问——我们在分类的过程中,同一种动物是不是都把它分在了同一类呢?5.再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归纳——同一种动物因为分类标准不一样可以分到不同类型,这体现了动物形态特征的不同6.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上学 期我们学习了植物单元,那动、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8.呼吁学生: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1.数一数分类标准和得到的类型有多少种2.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归纳总结联系旧知回答问题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回顾旧知,联系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爱护动植物”的意 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