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 课标分解科学之旅内容标准(“含样例和活动建议”,下同):新教参P9写道:“这部分相当于全书的绪论,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根据《课程标准》里规定的“课程目标”,我们制定本节的教学要求还有:☆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逐步教会学生“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初步领悟“直觉并不都是可靠的,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很好地认识自然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树立正确科学观”。☆初步培养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趣的声第一章 声现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例○、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敲击音叉,观察与其轻触的乒乓球的运动。例○、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抽去空气,这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慢慢放入空气,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例○、收集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例○、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噪声的。例○、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活动建议:△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防治噪声的建议。☆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 光现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例○、演示激光束(或太阳光束)在平面镜上反射(用玩具激光器产生激光,用烟雾显示激光,注意不能直射眼睛),入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大时,反射光束与平面镜的夹角也增大。例○、演示激光束(或太阳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偏折。☆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例○、观察两只手电分别射出的红光与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观察红、绿颜料混合后的颜色。☆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内容标准:☆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例○、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活动建议:△阅读投影仪或照相机的说明书,通过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例○、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 物态变化内容标准:☆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例○、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例○、观察周围的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该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例○、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例○、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例○、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注意: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在课程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是《标准》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例○、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就植树造林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写一篇调查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要求检索相关的地理和环保的信息源,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之间的关系,并从影响蒸发的因素上分析开发大西北与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活动建议:△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例如:放进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冰箱内壁的水珠到哪里去了?写出探究报告。注意: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有典型特点,电冰箱内既有熔化和凝固,也有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这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等天气现象。注意:探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另一种基本方法。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学习物理应尽可能联系各种自然现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但不要求学生做出完美的解释。这是从自然到物理的基本理念的体现。△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调查本地农田灌溉(或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内容标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第六章 电压 电阻内容标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会使用电压表。☆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例○、了解:我国电网用交流供电,频率是50HZ,电压是220V。☆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例○、阅读有关的科普资料,了解超导现象以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方面可能的应用。例○、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讨论是否任何物体都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不同。活动建议:△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第七章 欧姆定律内容标准:☆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活动建议:△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第八章 电功率内容标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例○、解释:家庭电路中导线连接处如果接触不好,往往会在那里发热,出现危险。☆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常见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调查当地近年来人均用电量的变化,讨论它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提出节能措施。☆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第九章 电与磁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用绝缘导线、铁钉、铁片等自制有线电报机。△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例○、探究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原理。☆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例○、实验探究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的方向。△利用一块磁铁和几根缝衣针,制作指南针,并验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例○、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例○、通过磁铁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运动的实例,说明不同运动形式之间有联系。例○、了解动圈式扬声器的结构和原理。△在教师指导下研究动圈式扬声器是否可以当作动圈式话筒使用。例○、收集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例○、了解:我国电网用交流供电,频率是50HZ ,电压是220V。☆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科学探究实例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老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它学习活动等。例2.影响电磁铁磁强弱的因素课堂上老师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如果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或者改变电磁铁的匝数,它的磁性强弱会变吗?学生相互议论:假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是由1A增加到2A,电磁铁的磁性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线中的2A电流是两股1A电流汇合而成的,每股电流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如果电磁铁的电流不变,线圈由100匝增加到200匝,它的磁性又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200匝线圈是由两组100匝线圈组合而成的,每组线圈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通过以上推测可以想到: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通过怎样的实验来检验以上的猜想呢?这个实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法:怎样测量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学生A:看它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或小铁钉。学生B:看它能吸起多少铁屑(用天平称)。学生C:看它对某一铁块的吸引力(用弹簧测力计把被电磁铁吸住的铁块拉开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多大。怎样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学生D: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学生E:用增减电池表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串联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流的大小。3. 怎样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学生F:使用中间有抽头、能改变线圈匝数的现成电磁铁产品。学生G:临时制作电磁铁线圈,边实验、边绕制。老师建议:用学生C、D、F提出的方法来组成探究实验方案。按照老师的建议,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把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磁铁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当滑动变阻器取不同值时测量电流和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表1)。匝 数电磁铁对铁块的引力(N)改变线圈匝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保持不变,测量不同匝数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表2)匝 数电磁铁对铁块的引力(N)各个小组从本实验的表1数据看到,当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电流逐渐增大的(注:此句话应修改为:当电磁铁的匝数不变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是随电流的增强或减弱而同步改变的。其它病句不再建议修改);从表2数据看到,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磁铁线圈数的匝数增加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是同步增大的。由此可以证实: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磁铁线圈的匝数、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有关,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改变线圈匝数的时候,是否确实做到了线圈中电流和线圈的形状都不变?当测量电磁铁的吸引力时,是否用的是同一个铁块?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如果这些因素在实验中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各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分别在班上报告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内容标准:☆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例○、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例○、根据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计算波长。☆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了解微波炉的原理。例○、了解移动通信中基地台的作用。例○、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例○、简单介绍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活动建议:△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