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金属丝——金蝉脱壳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金属丝——金蝉脱壳教案

资源简介

学校:
学科:劳技
课题:金属丝——金蝉脱壳
班级:初一
教师:
日期:
学情分析:
在学习智力套环“金蝉脱壳”之前,学生对金属丝工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一般的加工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智力套环“金蝉脱壳”来讲套环所用铁丝较粗,女学生和较瘦弱的学生在体力上存在些问题,制作上有点困难,但对于结构来讲较之铜丝画虎来的简单,只要能把握好切割与成型的要点以及注意到作品整体的对称性和灵活性,金蝉脱壳作品就能顺利完成。
教材分析:
金属丝造型是一门艺术,可以在生活中很多地方使用到,如笔筒、筷子筒等等,让学生掌握这门技术,不仅掌握技术,更提高了大家的创新意识、丰富了大家的审美观。
教材中智力套环“金蝉脱壳”技能体验是一项基础技能训练。其制作工艺流程具备了大多数的金属丝造型的传统工艺流程,是适合学生掌握金属丝造型的一项基本技能训练。其中运用了“靠模成型”加工方法,体现了技术的技巧性,引发了学生对技术实现的方法探究。
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属丝——金蝉脱壳加工制作步骤与制作方法的分析与选择;二是对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钢丝钳)使用的体验与感悟。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探究活动与实践为基础,通过对金属丝——金蝉脱壳作品的制作步骤与制作方法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得出金属丝的制作要点与制作步骤;通过金属丝加工工具(主要是尖嘴钳、钢丝钳)使用的探究活动,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在对作品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的探究活动中,了解常用金属丝的基本特性,这里特指粗铁丝;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掌握金属丝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金属丝作品制作步骤及制作方法的探究与分析。
本设计通过探究与分析、尝试与体验、交流与感悟、评价与拓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比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小组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技术思想与技术创新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粗铁丝的切割方法;
能根据不同圆,选择靠模或徒手加工;
掌握环与环的活动连接方式,连接处活动自如。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下料活动,体验钢丝钳或尖嘴钳握柄位置与力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零件成型活动,能选择适当的靠模弯曲成特殊形状;
通过零件连接与调试活动,掌握铁丝活动连接的方法;
通过拓展作业活动,养成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利用靠模加工,可提高工件的质量与效率。形成有序完成和巧干的制作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按照尺寸下料;
2、根据不同圆,选择靠模或徒手加工成型。
教学难点:
零部件1的对称性;
活动连接调试。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法等。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智力套环作品、尺、尖嘴钳、钢丝钳;
学生:钢丝钳、尖嘴钳、一根铁丝(0.2cm×70cm)、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看书(P50-51)学习金属丝的加工工具介绍及用途、加工技能金属丝的造型与连接。
2、小魔术表演、展示套环,演示“金蝉脱壳”,导入课题:智力套环“金蝉脱壳”。
知识学习。
眼见为实,仔细观察,浮现好奇,产生疑问。
学习基础知识,作理论铺垫。
初步认识套环,明确学习项目。
学习制作工艺流程
布置阅读书本P52技能体验2
小组一起阅读,归纳制作工艺流程步骤及每步名称。
1、下料
2、成型(零件1、2、3)
3、连接
4、调试
知道加工过程
实践操作(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1、下料
测量
讲解测量要求,演示测量。
(22cm长铁丝2根,12cm长铁丝1根)
下料
讲解下料注意事项,布置下料操作任务及思考下料技巧。
总结下料技巧
发动学生积极思考。
(下料技巧:①徒手扳直铁丝,再用尖嘴钳或钢丝钳精细化加工扳直;②用足够测量22cm的直尺测量2个22cm、1个12cm,并用记号笔等做好记号;③用尖嘴钳或钢丝钳的刀片状部位用力截断粗铁丝,可适当旋转铁丝从不同方向截断粗铁丝,注意安全和规范操作。安全:不能把铁丝对准着自己或别人的脸部,特别是眼睛部位。)
2、成型
(1)加工零件1
A、提问:如何实现零件1对称?
(模拟结论:
①先找出中心点再成型;
②零件要在同一平面上。)
B、示范零件1的加工成型。
C、布置加工零件1。
(2)加工零件3
A、提问零件3是圆环,能用什么方法成型?
(提示:书本P51靠模成型。)
B、示范零件3的加工成型。
C、布置加工零件3。
(3)加工零件2
A、提问:
1)零件2是圆环,能用加工零件3的方法成型吗?
(模拟结论:不可以。零件3是大圆环,可以用靠模成型方式;零件2是小圆,圆小使得靠模成型难度大,而直接使用尖嘴钳手工成型更适合。)
2)为什么我们没有对零件2先下料?
(模拟结论:同样因为零件2圆环太小。如果先下料因铁丝长度太短使得成型难度增大,故直接使用尖嘴钳手工成型更适合。)
B、示范零件2的加工成型。
C、布置加工零件2。
3、连接点调节
(引导学生使用不同工具调节连接点。)
4、调试
布置整体调试整形任务。
用直尺测量,并且用记号笔(或水笔)做测量点记号。
用尖嘴钳或钢丝钳下料,并注意安全。
以小组团体踊跃发言。
讨论实现零件1对称的方法。
(得出结论:
①先找出中心点再成型,即对称;
②两个小圆大小一样且对称;
③圆弧圆滑且两侧对称;
④零件要在同一平面上。)
观察。
①徒手对称弯折铁丝,弯弧大;
②再用尖嘴钳弯折两铁丝头,弯弧小。
③用尖嘴钳整形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选择适当的靠模加工,可提高质量与效率,如扫把柄(大圆),圆柱的直径靠近作品圆环的直径。)
观察。
①依靠靠模工具、尖嘴钳等,弯折出稍大的圆——成型
②用尖嘴钳整形
小组讨论。
师生讨论。
得出结论。
观察。
使用手工成型方式徒手加工零件2。
调节零件1前后翻动的灵活度。
零件3环的大小调试。
一边知道制作的要点与方法;一边初步掌握加工方法、养成相互合作的能力。
交流与评价
1、师评
(1)注重有质量地评价作品
(2)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
1、自评
2、互评
自知优点,弥补不足,具备改进意识。
拓展作业
布置利用下发的铁丝任意创作一个有主题有创意的作品,主题不限,体现正能量。
利用课堂上的一课时时间完成。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与技能。
小结
同学们,这次的学习锻炼大家辛苦了,特别是男生们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出力气的出力气,动智慧的动智慧,让劳动变得更技术了,真正地达到了巧干、能干,同时出现了很多厉害的女汉子,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里制作出出色地棒棒地的金属丝造型作品来,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弄金属丝造型,一开始感觉手生疏,做坏的也有,学生的天性也分明开了,平时好动的男生做起了快而利落,女生则胆怯不敢动,弯弯扭扭,没有基本造型。后来在同学的互帮互助中,大家也做出了像模像样的智力套环来了。看来还有待平时多多练习,以增加动手能力,学生们还是可以塑造的。
板书设计:
技能体验2——智力套环“金蝉脱壳”
金属丝的连接方式:缠绕连接 绞合连接 环连接
制作工艺流程:下料:零件1 22cm *2 零件3 12cm
加工零件1*2
加工零件2*2(先加工成型,再截断铁丝,后与零件1连接)
连接点调节
加工零件3
调试
技能体验2——智力套环“金蝉脱壳”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单
序号
制作步骤
部件
尺寸
1
零件1
2
零件3
3
4
5
6
评价表
评价项目
自评
互评
师评
弯曲到位
布局对称
组装合理
翻动灵活
亮点介绍: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评价标准:☆☆☆为好,☆☆为较好,☆为一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