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木质壁挂的组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木工工艺的修整流程。2、知道组装木质部件常用黏合剂的特点与使用方法。3、初步学会木质壁挂的组装。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相关修整知识,知道木工工艺的修整流程。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木质壁挂的木结构变化与组装流程。3、通过比较与分析,了解组装木质部件常用黏合剂的特点与使用方法。4、通过动手实践,初步学会木质壁挂的组装。5、通过评价和交流,提升学生设计、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感受木质壁挂造型之美,提高学习兴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木质壁挂的木结构变化。教学难点:木质壁挂的组装。三、教学流程图:四、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学具:细齿木锉,什锦锉、砂纸、木砂板、百得胶、502胶水、白胶、水彩笔。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修整流程复习(1)木砂纸的号数越大(0号,1号,2号),精度就越细,说得对吗?(2)砂磨窄长面时,工件与砂纸应保持怎样的角度?(3)使用靠模砂磨内圆弧的动作要领是什么?(4)使用小磨床磨削工件的动作要领是什么?怎样避免打磨出的尘屑甩向操作者?(5)打磨较小的工件时,应使用什么工具?(6)使用木锉刀对工件进行修整时,沿着尺寸线向前(下)运动不施力,向后(上)运动施力,这种操作对吗?(7)砂磨平面时,砂纸板砂磨的方向应怎样?(8)木锉刀的哪一面(平面、圆弧面)可以锉木质部件的凸形圆弧面?动作要领是什么?锉木质部件的凹形圆弧面呢?动作要领是什么?(9)请归纳修整环节的加工顺序。3.导入新课:木质壁挂的组装。 思考与交流修整木质壁挂毛坯部件 通过对修整工具使用方法的复习,激活原有知识,使学生明确修整流程的重要性,为下一步学生探究木质壁挂的组装奠定基础。探究与交流 1.探究:木质壁挂的木结构变化及组装流程:(1)底板、装饰块面、文字。(a)部件表面光滑处理→底板与装饰块面固定→文字组装与固定。(b)部件表面光滑处理→文字与装饰块面固定→底板与装饰块面组装与固定。(2)框架、底板、装饰图案。部件表面光滑处理→底板与框架固定→装饰图案组装与固定。2.学生交流 :从壁挂形状、颜色、修整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半成品进行评价与交流。 1. 学生了解木质壁挂的木结构变化并尝试归纳木质壁挂组装流程。2.交流与修正 了解木质壁挂的木结构变化与组装流程。通过观察、分析和交流同伴的设计作品,学会从形状、颜色、框架拼接方法等多角度设计木质壁挂作品。新授 比较:两个木质壁挂作品(框架)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发现:胶连接分析 :组装木质部件常用黏合剂的特点与使用方法。百得胶特点:黏性大,耐水、耐湿、固化较快,胶层呈黄褐色,溶剂有微毒,需通风使用。使用方法:定位,用牙签蘸取胶水,将两块桐木板结合部分涂上胶水,再用小锤轻敲黏合面,放置片刻后黏合。502胶水特点:施工简便,固化时间短,密合性好,具流动性,但不耐水。使用方法:材料定位,两头点 胶水,然后补胶水。白乳胶特点:黏结强度较高,且不易老化。但固化时间长,需8 ~10小时。使用方法:将两块桐木板结合部分涂上白胶。两面都要涂胶,胶水不宜太多。黏合后加压并静置,防止移动。 1. 观察与比较。发现:“胶连接”。2. 了解三种黏合剂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同时选择适合自己作品的黏合剂。 通过比较两个木质壁挂作品(框架)的连接方式,使学生发现胶连接,了解三种黏合剂的特点与使用方法,为后续的组装作铺垫。动手制作 修改半成品,使设计更加合理,美观。2.实践根据组装流程,完成木质壁挂的组装。(1)线条流畅,表面光滑。(2)颜色搭配合理,装饰美观。(3)层次清晰。连接牢固,整体效果好。 1. 部分学生修改半成品。2.组装各部件。 通过亲自体验,初步学会木质壁挂的组装。交流与评价 1. 作品交流2. 根据组装要求,对作品进行评价。3. 归纳装饰材料变化:木、纸、布、绳、金属饰品…木结构变化:有框架、无框架、装饰块面、文字、装饰图案、文字加装饰图案… 交流与修正。总结与归纳 通过评价和交流,提升学生探究、审美能力。拓展 展示作品1榫连接作品作品2铰链连接作品 欣赏与评论 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四种连接方式在木质壁挂中的运用,为后续设计创意作品做准备。板书:1.木质壁挂的木结构变化及组装流程2.百得胶、502胶水、白胶的特点与使用方法钉连接、胶连接、铰链连接的特点与用途钉连接:圆钉:比较快捷。运用:连接非承重结构。木螺钉;接合处接力较大,拆卸比圆钉接合方便。胶连接:制作简便,密合性好,是不可拆卸的接合方式。运用:接合处接触面较大的材料。铰链连接:可拆卸或活动的部件。按材质分类主要分为,不锈钢铰链和铁铰链。运用:用于安装橱柜、相框等。导入探究与交流动手制作评价交流拓展新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