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相框的修整与组装教材内容分析相框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主要为设计、制作和交流与评价。通过相框的设计与制作,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工艺木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让学生深刻体会新产品的诞生要经过科学的设计,以及产品从图纸到成品,都要严格做到按图施工,这对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要。本课是制作过程的一个内容:相框的尺寸修整与组装。前面完成设计和锯割后,在本节完成相框零件的检测、修整与组装。要根据木工修整的思路,修整零件尺寸,与设计相符;如不能与零件相符,则适当调整设计使之与照片相配合。学生情况分析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各零件的尺寸配合和质量,关系到作品的美观与结构的合理性。如何检测和修整,使各零件尺寸与设计相符;不能相符时,应采取措施补救,多数学生没有概念。学生在沿直线锯割时,误差较小。尽管在下料时,要求框体的尺寸比设计尺寸稍大,仍有学生在锯45°斜线时误差较大,这时需要修整零件,并适当调整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修整相框零件,使之与设计尺寸相符学会在零件与设计不符时,适当调整设计学会45°角合页的安装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相框零件的修整,达到尺寸与设计相符的过程,具有初步的参与木工技术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相框零部件的修整与组装,使相框尺寸零件相互配合、表面美观的过程,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修整相框零件,与设计相符。教学难点:零件尺寸不能与设计相符时,尺寸调整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为主活动学生为主活动设置意图复习导入展示上节课学生锯割后的零件,分析锯割质量及可能要做修整。误差产生的原因:锯割直线比较容易,斜线则需要一定的练习,目前还未熟练。某些容易产生误差的零件要留出余量。导入课题。 已完成任务和后续任务。观察,并分析自己的锯割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入新课。讲授新知一、 零件的检测与修整1. 框体的检测与修整【问题】应先修整哪组零件?为什么? 依据设计的实用性和外形美要求,先检测框体。【活动】请测量自己框体的角及尺寸,看看是否与设计相符。【问题】如果与设计不符,提出修改的方法。角不是直角,或尺寸偏大:用锉修整:按尺寸画线、锉削【展示】设计图,尺寸偏小的框体零件,【问题】这种情况该如何改变尺寸?尺寸偏小:修整内框尺寸,与设计一致,外框不修整。木锉的使用方法(视频) 修整后测量尺寸,并检测直角。2.夹层和背板的测量与修整测量夹层和背板的尺寸。【问题】什么情况下需要修整夹层和背板的尺寸?根据修整后框体的尺寸,修整夹层和背板。3. 对比各层零件是否配合把零件按顺序摆好,看是否相配合。 【问题】为什么要把夹层放在最上面对比? 二、零件打磨打磨成品的可见表面,注意框体内轮廓。注意满足打磨要求:平直、光滑,无锯割痕迹。三、安装支架:【问题】对于合页型支架,想使相框横竖都能放,支架的尺寸、安装位置? 根据相框的大小及合页的宽度设计支架的安装方法:图片及视频。【问题】粘合的支架应注意什么?四、零件的粘合提醒注意涂胶量及方法。五、装饰已有的,或现场制作。注意整体和谐美观。 六、相框的质量要求:尺寸适合照片,各层零件相互配合,外观光滑无木刺,支架合理,外形美及装饰和谐。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回答问题。将锯割好的框体摆放好,是否直角,尺寸大小是否与设计相符。思考如何改变框体的内侧长度。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观察,思考。回忆,听讲。学习相框零件的修整方法学会调整相框零件尺寸,使之相互配合学会45°角合页的安装方法。动手实践组织学生实践。学生操作时,教师集中指导、个别辅导。按照相框的修整和组装方法完成的制作。巩固所知识与技能。交流评价 根据相框的质量要求进行评价 互评与师评结合。发展技术的评价能力。总结拓展提醒学生准备对相框进行装饰。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听,思考。提高审美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