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南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的说明——物理I.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年版)(供海南省使用)》(以下简称《说明》)是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海南卷)命题的主要依据.《说明》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年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海南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而制定. 高考命题要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在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Ⅱ.考试内容 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在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重视体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空间,有利于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地完成“考试内容及要求”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之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必考范围及内容——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3-1和选修3-2等四个模块. 选考范围及内容——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选修3-3、选修3-4和选修3-5等三个模块(注:在三个模块中按规定选择两个模块的试题进行解答). 对各部分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考试内容及要求”表中用罗马数学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 和“认识”,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Ⅱ.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即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考试内容及要求如下表: 1.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模块物理1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Ⅰ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只限于 v—t图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Ⅱ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I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形变、胡克定律I矢量和标量I力的合成和分解Ⅱ共点力的平衡Ⅱ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Ⅱ超重和失重I模块物理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抛体运动Ⅱ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I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I机械能功、功率Ⅱ动能、动能定理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Ⅱ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Ⅱ环绕速度Ⅱ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I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I模块选修3—1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I1.不要求讨论正或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负点荷的电势能的正、负问题2.不要求讨论电场中的导体问题静电现象的解释I点电荷I库仑定律Ⅱ静电场I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Ⅱ电场线电势能、电势I电势差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I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示波管I常见电容器I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I电路欧姆定律Ⅱ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电阻定律I电阻的串联、并联I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电功率、焦耳定律I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I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情况。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和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I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I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Ⅱ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I洛伦兹力公式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Ⅱ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I模块选修3—2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I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磁通量I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楞次定律Ⅱ百感、涡流I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I1.不要求讨论交变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2.只限于单相理想变压器。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I理想变压器I远距离输电I单位制和实验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I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的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五:探究动能定理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八: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九: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十: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2.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模块选修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I定性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I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I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I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I液晶的微观结构I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I气体实验定律I理想气体I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饱和蒸汽压I相对温度I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I能量守恒定律I热力学第二定律I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I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模块选修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运动I1.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水平面上)和弹簧振子。2.简谐运动的公式只限于回复力公式;图像只限于位移一时间图像。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Ⅱ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I受迫振动和共振I机械波I横波和纵波I横波的图像Ⅱ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Ⅱ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I多普勒效应I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I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I电磁波谱I光光的折射定律Ⅱ1.不要求相对折射率。2.光的干涉限于双缝干涉、薄膜干涉折射率I全反射、光导纤维I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I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I质速关系I质能关系I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选修模块3—5动量、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分析一维情况下两个物体的碰撞问题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I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I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I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I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放射性同位素I核力、核反应方程I结合能、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I射线的危害和防护I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I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I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试卷分值和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题型:仅设选择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命题范围:仅限于必考内容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34%第二卷题型:分设填空题、实验题、分析与计算题和选考模块题(选考模块题中可以包含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等答题形式).命题范围:既有必考内容也有选考内容.其中填空题、实验题、分析与计算题的命题范围仅限于必考内容,选考模块题命题范围为选考内容(每个选考模块为1个大题,共3个大题.考生选择其中2个大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前两题).分值:约占全卷分值的66%(其中填空题分值约占8%,实验题约占12%,分析与计算题约占20%,选考模块题约占26%).全卷内容比例总体控制:必考内容分值约占70%—75%,选考内容分值约占25%——30%.4.试卷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难度适中.其中“易”、“中”、“难”的确定是基于海南省近年高考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常模估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