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过程与
方法:
研读、分析相关资料,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外交方面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一现实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难点
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引入
根据以下提示,猜一人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
周恩来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他于1976年1月9日病逝在北京。他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师:利用猜谜语形式创设情境,利用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猜人物,听伟人故事,带着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明确要求,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题1】新中国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第一段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签订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有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后,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事实情况如何?
【问题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第二段内容及P86“相关史事”,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亚非拉一批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至20世纪60年代,在联合国成员中,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体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根据材料归纳,中国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年的联合国哪次大会上?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义?
中美、中日建交
【问题1】中美建交
一、阅读材料,结合课文P86最后两段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1)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2)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材料一尼克松这句话,可以看出美国认识到了什么?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怎样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到70年代初,两国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有哪些?
二、阅读教材P87第一段,根据时间提示,归纳中美建交的经过是怎样的?
时间 事件 意义
1971年
1972年
1979年
【问题2】 中日建交
阅读教材P87第二段,回答: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哪年?日本首相是谁?中日建交的影响有哪些?
三、全方位外交
【问题1】成就
结合下表,阅读教材“全方位外交”一目内容,,归纳我国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外交活动
成就
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大国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拓展多边外交、参与多边活动
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情况
【问题2】意义
全方位外交的意义有哪些?
师:出示材料,提出合作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的探究方法;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生:根据要求合作讨论内容,展示交流合作成果。
师:明确答案:
【问题1】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新中国排斥在外。
【问题2】
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教师可以补充其他的答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正确的外交政策等。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生:根据要求阅读材料和课本,在了解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的答案。展示交流合作成果。识记重点知识。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答案:
【问题1】
一、1)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处于“敌对”的状态;“水火不容”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共同的要求。
二、1971年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尼克松访华、发表《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生:学生自学本目内容,互提问重点内容。
师:引导学生认识:中美关系的改善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督促日本积极谋求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日建交由此揭开了新篇章。
生:根据表格和问题梳理知识点,标注重点内容。
师:巡视、帮助。
拓展延伸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开创了新局面。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谈谈你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
生:根据本课所学,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增强爱国之情。
师:指导学生讨论,明确要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与援助……
反思完善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合
外交事业的发展 国
中日建交 力

全方位外交 升

生:小组合作,设计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展示交流。各抒己见,述说对本课学习的启示
师:指导。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