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型问题赏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实验探究型问题赏析

资源简介

实验探究型问题赏析
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镇中学 王久福 宋凤云
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注重考查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同时,还引入了大量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探究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教育理念。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
例1 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从树上掉下的苹果下落得越来越快;足球运动员头顶飞来的球,球飞出去;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来。试分别说出这些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例如: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使汽车由运动到静止或汽车的动能转化成内能)并根据以上四个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概括出一个结论。
解析:苹果由于受重力作用速度增加;足球运动员头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杠铃运动员对杠铃作用力使杠铃由静止变为向上运动。以上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概括出的结论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还可以用能量的观点解释,请同学们学过能量知识后试一试。
例2 图1(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1(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1(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
解析:这是一个观图说理题。图1(a)中无论是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或运动员用头顶足球,还是守门员扑足球,其原因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图1(b)中熊猫用力使竹枝发生弯曲倾斜,说明力的作用可使物体(竹枝)发生形变。
二、分析实验数据,探究相关结论
例2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被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比值G/m的平均值(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天平;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要测量物体重力,所以还要有弹簧测力计。
(2) G/m的平均值为:=9.8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