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3张PPT。老师们辛苦了 09中考物理全省统一命题我的几点思考 一、性质与目的 1.性质:调研性统一命题(省教育厅办公室通知精神) 2.目的:总结评估(教学层面、命题层面) ——不要就事论事二、核心与关键 1.核心—新课标实施情况:包括课本本身、教材、教学、测试评价(命题) 2.关键—命题的导向作用三、问题与困惑 (期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与行为调整) 1.问题—知识性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对“知识、能力、探究、创新”要求的理解把握;对学生的实际的把握) 2.困惑—— (1)课标本身的问题(原则描述与实践拷问) [例] 关于电磁波,从“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到“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2)教材编写的困惑(原则要求与完整性、联系性的关系) ——平行版本参照、经验参照 [例]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教材如何呈现这方面的知识? [例]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课标没有提到奥斯特实验,要不要?要不要“探究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不要判断磁极(右手螺旋定则)的方法? (3)命题区域性、经验性参照;教学的加法思维。(陈题与新题、易题与难题、基础题与能力题的主观经验判断) 解读几个例子: [例]在图示的几个实验情景中,反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的是(注:采用组合选项) [例] 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例] 小明利用标有 “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图中OA和O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串联接到某电源上,其中一个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发光偏暗。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正常发光的是灯泡L1 B.电源电压为9V C.灯L1的实际功率为1.5W D.电路的总功率为4W (4)要不要用“考纲”规范命题?是原则规范还是细节规范?规范到什么程度为宜? ①不统一“口径”,不同命题人的想法不同怎么办? ②降“浮力难题”的艰难历程与困惑 ③不考不教怎么办?限得过细、过死命题怎么办?四、教学应坚守什么策略? 1.不要把“抓基础”当着口号喊(要对过去学生“失分”做详细考察) 2.不要让反复练冲击正常教学 3.要有阶段性推进的整体考虑。由09年物理中考统一命题引发的思考(谁都不敢说他是权威,但认识与行动正在趋同)徐亚平一、性质与目的1.性质:调研性统一命题(省教育厅办公室的通知精神)。2.目的:总结评估(教学层面、命题层面)——不要就事论事。二、核心与关键1.核心——新课标实施情况:包括课本本身、教材、教学、测试评价(命题)。2.关键——命题的导向作用。三、问题与困惑(期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与行为调整)1.问题——知识性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对“知识、能力、探究、创新”要求的理解把握;对学生的实际的把握。2.困惑——(1)课标本身的问题(原则描述与实践拷问)。[例] 关于电磁波,从“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到“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2)教材编写的困惑(原则要求与完整性、联系性的关系)——不同版本教材参照、经验参照。[例]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教材如何呈现这方面的知识?[例]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课标没有提到奥斯特实验,要不要?要不要“探究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不要判断磁极(右手螺旋定则)的方法?(3)命题的区域性、经验性参照;教学的加法思维。(陈题与新题、易题与难题、基础题与能力题的主观经验判断)解读几个例子:[例] 在图示的几个实验情景中,反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③[例] 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例] 小明利用标有 “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图6中的OA和O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串联接到某电源上,其中一个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发光偏暗。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正常发光的是灯泡L1 B.电源电压为9V C.灯L1的实际功率为1.5W D.电路的总功率为4W(4)要不要用“考纲”或“命题要求”规范命题?是原则规范还是细节规范?规范到什么程度为宜?①不统一“口径”,不同命题人的想法不同怎么办?②降“浮力难题”的艰难历程与困惑。③不考不教怎么办?限得过细、过死命题怎么办?四、教学应坚守什么策略?1.不要把“抓基础”当着口号喊(要对过去学生“失分”做详细考察);2.不要让反复练冲击正常教学;3.要有阶段性推进的整体考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9中考物理研讨会南京.ppt 由09年物理中考统一命题引发的思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