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解读2009年江西省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王金瑞2009年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分为三大部分:命题原则、考试内容与要求、复习与建议,下面分别就这三大部分进行解读:一、命题原则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必须坚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命题,严禁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应注重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实验试题中应兼顾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设置开放性的实验题等基本原则.【解读】具体来说,物理学业考试的命题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确定物理学业考试范围和要求的唯一依据,任何人不得擅自增删.试题具有教育性.试题应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试题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性,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考查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的呈现方式要有较具体的问题情境,强调应用性,注重能力考查.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要学以致用,考查学生应用能力. 试题要注重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渗透STS的精神,试题中涉及的物理情境要真实,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考查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来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宜把探究要素作为知识点进行考查.适当加大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力度,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技能.要设置一定的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自己特长和潜能提供机会.试题合理、无科学性错误.一方面试题所选用的题型合理,试题的语言简明易懂、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赋分、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应无科学性错误.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标准》既是对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定性标准,也是评价和测量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考试的内容标准应该基于《标准》中相应的要求,而不是教材.《标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陈述,主要采用两类方式: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解读】所谓结果性目标是指:明确表达了学习结果是什么的一类目标,具有可测量、可评价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描述“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所谓体验性目标是指:相比结果更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的一类教学目标.具有难于测量和评价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描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为了便于控制考试中试卷的内容分布,按《标准》的要求可以把考查的内容整理成下面三块(详细请见中考物理说明),同时并制定公布了新课标下的《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列出三大部分106个知识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模块,在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时候,题目的内容可以涉及到上述7个要素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但不宜过多.考查探究能力应该基于前面所罗列的知识点,而不拘泥于标准中要求探究的内容.考查的形式不仅可以针对探究过程,也可以是探究方法和思想.三.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形式,同时也应加强对物理实验操作的考核.有条件时可考虑具体实验操作考核.闭卷笔试考试的时间120分钟,试卷的总分100分.试题个数28个为宜.试卷的题型:保持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比例不低于40 %;开放性试题的分值比例应不低于10 %;科学探究类试题分值比例应不低于15 %;实验题的分值比例应不低于20 %;课外材料题的分值比例应不低于10 %.试题的易:中:难水平分值比例一般以6:2.5:1.5难题的分值比例不超过总分的20%.全卷的得分率难度系数控制在0.60左右.试卷考查的内容应有一定的覆盖率,试题的覆盖率以不低于70%为宜,具体考查目标见考查内容部分.题型及占分比例题型占分比例试题个数填空题20%10选择题24%8简答或计算题26%5实验或探究题30%5【解读】1.删去作图题,将计算题与简答题合为一大题,分值改为26分,简答题一般不超过2个,分值在6分以内,计算题3个,分值在20分以内,与去年基本相同。删去作图题的原因是物理学中解题的过程中大量需要以图辅助解题,作图都可以在其它类型试题中体现,不像以前大纲中有单独对作图这一知识点的要求,新课标对作图也没有那么严格,只要画出示意图,能够运用示意图解决问题即可。删去作图题不是不考作图题,也不是不重视作图题,大家都知道物理学解决各种问题作图是很重要的,只是在题型上取消,实际考试中都融入到其它题型之中,作图只会加强,不会削弱。2.将实验题重新纳入考试题型中,与探究题合为一个大题,分值为30分。实验题型再次列为单独的题型考查,是因为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学要求今年对探究实验从原来的12个增加到20个,内容和要求都有所提高。实验试题会在试题中占有两个小题,分值大概在10分左右,所谓的实验试题是指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的设计与实验过程。四、复习与建议完成初中阶段学科教学任务之后的总复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总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整个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深刻化,基本技能更扎实、更熟练,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再提供一次知识和技能查漏补缺的机会,使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复习的质量,除了要靠老师创造性的工作,学生的积极配合以外,还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一)基础知识的复习课标中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知识.物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试题中的各种题型对基础知识的考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多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对综合性计算题,学生必须对概念和规律有较为深刻的的理解才能正确解答;而简答题往往要求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前提下,运用精练的物理语言对问题作出正确解答.关于基础知识,体现在考试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记住应该记忆的物理常数、物理史实这包括课标中要求记忆的常数.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水的比热、水的密度等等.有关物理学史包括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物理学家的重要成就,常常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沈括、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帕斯卡、阿基米德、法拉第、奥斯特等科学家;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这些极易出现.理解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就要记住定义、单位、有关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能够正确区别相近的物理概念.3.掌握物理规律要熟悉物理规律的内容,如光学中的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现象、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要知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研究方法就不一样,前者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后者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直接总结得出的;有的规律可以直接推导,有的要借助物理模型,前者如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后者如连通器装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推导.再就是要注意物理规律的使用条件、实际应用范围等,这都是复习的重点,试题中的比重比较大.(二)实验部分的复习对于实验的总体要求,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重要的演示实验,都必须:知道实验原理;知道实验目的;知道实验时使用的器材,并能正确使用;熟悉实验步骤;会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能读出数据和记录实验数据;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能得到结论;知道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对测量仪器,如刻度尺、天平、量筒、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弹簧秤,要会正确使用、正确读数、正确记录.演示实验在中考说明中虽未列入,但实际上是进行了测试,理应在复习范围之内,这是因为演示实验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叙述物理概念和规律;验证物理概念和规律;探索和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鉴于演示实验具有以上功能,在复习时要注意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观察时要注意每一个实验步骤应观察什么,注意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培养,例如:对比观察法,归纳总结法.对实验的要求将会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要特别注意:(1)量程;(2)校零;(3)最小刻度;(4)连接方式等.同时还要注意训练从试题的语言叙述上、图形上加以辨别实验操作过程是否有误.对于实验的复习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二是实验设计与数据的处理.(实验的复习可以参照《中考物理实验必读》书进行)。 对于科学探究《中考物理说明》中已经列出,比往年增加了探究实验,详细请看《中考说明》。(三)对于物理研究方法的复习学习物理,解决物理问题,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有的体现在研究物理问题当中,有的体现在实验探究之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1.图像法采用数学图像的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温度--时间图像表达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涉及到的图像有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各地的中考试题中还涉及到通过温度--时间图像考查有关物质的比热容的问题,通过路程--时间图像考查有关速度的问题,通过功--时间的图像考查有关功率的问题,通过电压--电流图像考查有关电阻、电功率的问题等.2.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模型法为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问题更直观、具体、形像、鲜明、突出事物间的主要矛盾,在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过程中,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不同的物理模型.把研究对象模型化,如对有形物体舍去它的形状、大小、移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特性,用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就是“质点”模型.类似的还有点光源、轻质弹簧、薄透镜等,面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对象,则建立结构模式模型,如将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而变的具体、直观、形像.类似的还有磁感线、力的示意图和原子结构模型等.还有“实验推理法”、“观察比较法”、“作图法”、“公式法”等,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方法是提高物理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四)教材的处理目前我省正在使用的教材有三种版本,如果以某种教材上内容为试题背景材料,可能会对一部分学生造成不公平,因为试题的难度系数与背景材料的见面次数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一般我们不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是提命题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如果教材和课标有冲突或者诠释不同,是以课标为准的。所以复习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熟悉课标还要熟悉中考物理考试说明。(五)竞赛对中考命题的影响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是经省教育厅批准的一项竞赛,他的试题命题指导思想是符合和贴近新课程理念的,具有较强的应用功能,加上每年的竞赛都在中考命题之前,他的一些试题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受到青睐,所以也要请广大教师关注竞赛试题。最后,预祝考生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