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53张PPT。昆明市2009年中考物理考试要求及说明(中考研讨会讲稿)学科 评价标准试卷结构体现的特点复习建议学科评价标准的内容 指导性 科学性 公平性 适切新学科评价标准的依据返回 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要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勇于科学探究,乐于在生活中应用物理;要体现课改精神,引导教师关注课程改革,积极改进初中物理教学。返回 试题要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物理学科的规范,试题正确、无科学性错误,表述简明、严谨、流畅,问题明确,试卷布局合理、规范、美观、有利于考生作答返回 试题要体现选拔考试的功能,注重能力及方法考查。不出繁、偏、怪试题,重点题不使用陈题。返回 试题要符合昆明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控制试卷难度及难度分布,以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较好的体现考试的选拔性功能返回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联系昆明市实际制定的。返回 内容结构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值为力学:36分(±2分)电学:32分(±2分)热学:12分(±2分)光学:8分(±2分)小粒子大宇宙 信息 材料 能量和能源 12分(±2分) 题型结构及分值填空题:22分选择题:18分作图、实验与探究题:34分(其中作图6分,实验与探究28分)综合题:2 6分 难度结构 试题易、中、难三种档次的题目占分比例约为:7∶2 ∶ 1返回(1)重视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根据教育部对中考的要求,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在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科学探究考查的同时,十分注意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的考查,对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方法和能力作为重点考查对象。(2)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注重应用,注意在实际情景中加强对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考查。试题情景的设置不贴“标签”,不搞形式。注意试题情景与物理知识的有机整合,既突出物理知识的核心、灵魂地位,又注重实际背景的创设,避免人为编造有悖科学常理试题的出现。联系实际的试题同时也注意到与生产实际、科技实际的联系。(3)重视对实验的考查 实验的考查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试题设计兼顾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二是注意将做过实验和未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三是充分体现课改理念,注意科学探究要素的考查。四是注意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回归学生。(4)注意设置开放性试题(5)注意体现五个方面的意识:一是安全意识。这样的试题在于教育学生要以科学的知识、方法从事日常活动,树立安全意识。二是效率意识。三是判断大众传媒科学性的意识。这样命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以致用。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事物,达到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目的。四是能量意识。五是环保意识。返回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将沸水倒入茶杯后,茶杯变得烫手B.超载货车的刹车片经常处于高温状态而碳化,容易造成刹车失灵C.冬天,晒太阳取暖D.将冰冻食物放入温水中解冻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两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宇航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于飞船而言,宇航员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飞船在加速上升阶段,其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宇航员受到的重力 他所受到的支持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今年一月,我国湖南等地遭受了特大雪灾,部分电网因结冰而瘫痪。导致电网瘫痪的原因除了输电导线结冰压坏支撑导线的铁塔外,还可能是铁塔上的绝缘体结冰导致电路 。营救人员为困在结冰公路上的旅客送衣物和食品时,采取在鞋上捆绑布带的方式防滑,这是通过增大鞋底与冰面间的 来增大摩擦力的。 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 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 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 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 。返回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越重就一定下落得越快,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得更快。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后都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了下表数据:(1)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 次和第 次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填实验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2)为什么要选择这两次实验数据? 学习了电流的磁场和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的知识之后,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既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那么两根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将会发生相互作用”。他们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8甲所示),先后通上如图18(乙、丙、丁)所示大小和方向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猜想。请你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通2A电流图18未通电流(甲)通2A电流(丙)(乙)(丁)通3A电流 (1)平行放置的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特点是: ①当两根导线通同向电流时,两根导线相互 ; ②当两根导线通反向电流时,两根导线相互 。 (2)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导线的长度有关外,还与哪一个因素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 和 不变。(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 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 滑块质量/g 200 250 300 350 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m 0.651 0.651 0.651 0.651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白光玻璃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实验二: 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白光纸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3)请你由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1)已提供的器材是秒表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 ;(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和 。(3)请写出比较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方法。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5年8月的一天晚上(当时气温20℃左右),厦门市一辆运送液化石油气的汽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车上气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消防队员在施救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泄漏孔附近潮湿的棉纱结了冰。于是消防队员用潮湿的棉纱堵住泄漏孔,不一会儿棉纱居然也结了冰堵住了泄漏孔。 看了这则报道后,小王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应不高于0℃;而小王的母亲则猜想泄漏孔附近的温度仍然为20℃左右。(1)根据上述报道中描述的现象,你认为 的猜想是正确的,这样猜想的依据是 ;(2)请你解释为什么堵泄漏孔的潮湿棉纱会结冰?返回下列关于光学器件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的虚像是倒立、放大的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发现它们互相排斥。此实验说明玻璃棒A带 电荷,毛皮带 电荷。 请你设计一个测量两位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做功快慢的实验。(1)已提供的器材是秒表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 ;(2)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3)请写出比较两位同学做功快慢的方法。返回 1、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事实证明,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学生才有可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的应用。应按一定的专题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整理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例如,光学部分就是以光的传播为知识主线来展开。从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 其他透明体中的光速 光在两种透明体分界面上的传播规律 光的发射定律 两种反射 镜面发射、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 光在两种透明体中的传播特点 光的折射规律 两种透镜 凸、凹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眼睛的校正、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2、重视在具体情景中对知识的应用 以下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自行车的鞍座做成马鞍形 B. 在松软的建筑工地上搬运物品时,地面上垫一块木板 C. 盖房子时,先砌一层面积较大的地基 D. 打桩前,先把木桩一端削尖 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 B.折射 C.镜面反射 D.漫反射3、着重解决目前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应善于从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一般方法应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再学习基础知识的复习应以学生讲为主关注教学的落实情况,努力提高效率例题分析应从现象到本质例题选择“重质轻量”特殊“公式”应注意在学生实践、内化的基础上得出 4、科学探究试题的编制要科学、有一定深度 隔音材料 遥控器 撕纸袋5、考科学探究能力应避免教材中实验的简单再现。为了研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做了如图十二所示的三个实验:(图中的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图十三(1)由图a和b,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2)由图b和c,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3)由图a和c,能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吗,为什么?图十二6、考物理而非常识或生活经验,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计算成本上。 1、 节约用水既科学又经济的是A、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B、洗碗时不间断的冲洗C、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D、洗手、洗脸不随时关水龙头 2、人类传播信息的方法很多,请举两例 ,其中较好的一种是 (手机、收音机) 7、考基础知识不等于考机械记忆 光传播的速度是 m/s;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 8、关于小粒子大宇宙、信息、材料、能量和能源的考试要求问题9、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返回 马路上一旦泼撒了机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骑摩托车、自行车时很容易摔倒,这是由于 的缘故。应急的解决办法有 (填一种办法)。图六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事例是A.甲 B.乙 C.丙 D.丁返回下面是摘自报纸上的几则报道,这几则报道说法正确的是A.老建筑中导线的绝缘层老化,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灾,应及时更换B.石龙坝水电站全年发电量是4000万千瓦/小时C.由于汽车超速行驶,惯性变得很大,容易造成刹车失灵D.一台《容声》牌家用电冰箱年节约用电5000度返回请记录下列量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每小题2分,共6分):(1)图12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mm。(2)图13中电流表的示数是 A。(3)图14中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 在“摩擦力”的科学探究中,某班同学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三个因素有关。(1)为保证探究的准确性,应 和 地拉动水平桌面上的滑块;对每个因素的探究,需要经过 实验、测量才能下结论。(2)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摩擦力与滑块运动的速度有关,与同学交流时,她再次重复了研究这个因素时的实验过程如图19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①请你指出她的错误之处;②请简要写出这个实验过程正确的操作步骤。 小伟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十一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10Ω和15Ω,电源由两节新的干电池组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5Ω。(1)请按照电路图并选择合适的量程,以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十二中的实物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 端(选填“C”或“D”);(3)小伟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先后在M、N间换上5Ω、10Ω和15Ω的电阻,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他这样错误操作将 ;(4)正确的操作应是每次更换电阻、闭合开关后,首先应 ,然后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5)某次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十三所示,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则电流表的示数是 A,电压表的示数是 V。返回例如,在复习的第一阶段,针对功理解上的问题,可以出以下一组试题:1、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用10N水平力将两个相同的物体拉动了10m的距离,甲用了20的时间,乙用了30的时间,若他们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 A、 W甲<W乙 B、 W甲>W乙 C、 W甲=W乙2、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用10N水平力将两个相同的物体拉动了10m的距离,甲拉的物体沿光滑面运动,乙拉的物体沿粗糙面运动。若他们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 A、 W甲<W乙 B、 W甲>W乙 C、 W甲=W乙3、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用10N水平力将两个相同的物体拉动了10m的距离,甲拉物体以1m/s的速度运动,乙拉物体以2m/s的速度运动。若他们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 A、 W甲<W乙 B、 W甲>W乙 C、 W甲=W乙返回 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3∶4。那么它们的密度为 。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5,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面积之比为7∶8,则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4∶3,则将它们串联在外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功率之比为 。 如图所示电路中,R2=10Ω,V的示数是 6V,V1的示数是2V,A的示数是0.2A.求R1的阻值. 解一:直接用欧姆定律 解二:用总电阻减去R2的阻值 解三:用电流相等的方法返回电视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 能和 能。(选填两种) 超导材料的显著特点是 (选填一个),请你说出它的一种应用 。请写出通常情况下常见的两种绝缘体: 和 。马路上一旦泼撒了机油,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骑摩托车、自行车时很容易摔倒,这是由于 的缘故。应急的解决办法有 (填一种办法)。 秋收时,小明同学星期六回到家,看到自家晒场上小山似的一堆谷子,特别高兴。他很想知道今年谷子的收成,于是从家里找来皮尺,测出了这堆谷子的体积V?。他家还有一把杆秤和一个容积为V′的矿泉水瓶。请你利用这两样材,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助他设计一个案,估测出这堆谷子的质量。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并用测量的量将这堆谷子的质量表示出来。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