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1张PPT。李鸿章,字中堂,晚清权臣。1823年生于安徽一个地主家庭,1847年中进士。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1895年和1901年,分别代表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贬其为“卖国贼”,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史论需要史据支撑,从材料看,李鸿章被贬为“卖国贼”的史据是?你又能提供哪些证据来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史论?8.2 洋务运动与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归纳洋务运动概况自强创办新式军事工业筹建海军创办新式民用工业培养人才求富利用
西方
先进
科技,
维护
清朝
统治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等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
措施(学习西方)训练新式海陆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传统的官府工业有什么不同?——采用机器工业生产方式,雇佣劳动特征: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888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jī]。”
——摘自黄波《李鸿章传》北洋舰队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多人,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八 。 洋务派创办的部分近代企业(引进了大量西方技术和机器)快速阅读课本P99,概括:洋务派为 “求富” ,又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近代工业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有何不同?新式民用工业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设立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1866年创办的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 –福州船政学堂。照片拍于1880年,由船政学堂学生组成的少年洋枪队队员列队站立,手持洋枪,其中还有两位法国教官 归纳洋务运动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对外来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发展大有帮助——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归纳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西方国家是在思想解放、制度变革的条件下发展近代工业的,因而能真正促进国家的发展;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器物,却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而没有触动既有政治制度和解放人们的思想,因而无法收到相同的效果。(1)李鸿章对西方的认识十分片面。此时,西方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在中国之上,李鸿章所言“独火器万不能及”的看法是错误的。阅读课文p100-101页,梳理历史知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受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用企业丰厚利润刺激清政府放宽限制主要在东南沿海。主要是日用轻工业(棉纺业、面粉业……)技术弱,规模小,受封建行会和外国资本排挤方举赞、陈启沅、张謇(放弃高官厚禄的状元实业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指近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资兴办的企业
史论需要证据支撑。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你能提供哪些证据来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 了呢?人物评说,提升认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李鸿章传》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梦”,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梦”,虽然失败了,但它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人物评说,提升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