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堂目标导航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重难点) 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守恒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及合作交流,初步学会观察、比较等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合作学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探究学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改变了,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2、猜想假设: 3、收集证据: (1)设计方案 (2)进行实验 实验反应前各物质和容器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和容器总质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4、获得结论(初步) 5、反思评价----完善实验 6、获得结论----P102 大量实验得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7、交流讨论: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解释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g冰融化成10g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 2)铁钉生锈后比原来重,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 3)已知A+B→C,若10gA与5gB充分反应,则一定生成15gC。( ) 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变化。 2)化学反应前后 的质量总和相等。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a、化学变化中, 重新组合。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都不变。三、自主学习---- 展示、提高、反思 初显身手 1.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g B.18g C.28g D.30g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二氧化碳 + 水 → 淀粉 + 氧气 CO2 H2O 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 CH4+2O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前后蜡烛质量不变 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C.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 D.燃烧前蜡烛的质量与消耗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勇攀高峰1.在A+B=C+D的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为3:2,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 消耗 4.5g,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1.5g B.3g C.2.7g D.2g 2.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 并填空。物质ABCD反应前物质质量(g)201222反应后物质质量(g)022待测 ⑴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⑵该反应的类型是 。 ⑶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 g。反思拓展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装置,指针可能发生较为明显偏转,为什么指针发生了偏转? 是否与质量守恒定律相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