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政治(必修2)(讲义)基本版05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政治(必修2)(讲义)基本版05

资源简介


[考点展示] 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 当前的国际形势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
含义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世界现状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有效途径
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闪记
警示 不能因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否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不能因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认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2.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表现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意义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趋势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3.国际竞争
表现
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界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
对策
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提醒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多种力量的协调发展。
4.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1)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的
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2)中国的主张
主张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作用
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赢得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和支持
拓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典例1(2016·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答案】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跟踪训练1 (2015·重庆高考)1949年,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败逃台湾后,美国掀起一场激烈争论:谁输掉了中国?今天,美国部分人士认为,美国对华“建设性接触”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事实上却培养了一个战略竞争对手,眼下这个对手正在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于是一场新的争论出现了,谁输掉了亚洲?由此可以推断(  )
A.两场争论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B.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C.国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D.“建设性接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进而对美国形成挑战
【答案】A
【解析】B错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C错误,中美之间既有利益的对立也有共同利益;D错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而不是对美国形成挑战。
跟踪训练2 近年来,被称为“21世纪政治瘟疫”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和平与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上述材料表明(  )
A.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B.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C.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答案】B
【解析】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故B正确。A、C错误。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典例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等多个方面,各项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①顺应了世界多极化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 ②旨在与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携手共建政治同盟 ③表明了中国坚定维护沿线各国利益,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④有利于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惠及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②错误;中国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③错误。
跟踪训练1 有多家国际著名经济机构预测,到2030年,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中国占19%、美国16%、印度9%,其他前几位依次为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这一预测说明(  )
①世界多极化稳步发展 ②世界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③经济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能增强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跟踪训练2 (2011·安徽高考)2010年12月,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目前,“金砖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  )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了新格局
B.合作代替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金砖国家”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答案】C
【解析】题目材料强调“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所以它是发展问题,而不是和平问题,首先排除D项;而A、B说法均是错误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并未完全形成,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依然是竞争、合作与冲突。
二、我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
提醒 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国家力量和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影响国际关系。②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国家力量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国际地位。
(2)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注意点
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①独立自主有两层含义,一是“独立”: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自主”:就是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②把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六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尤其是根据国际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不结盟政策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国内层次看,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首要目标;从国际层次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与联合国的宗旨不一样。联合国的宗旨可以概括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把握五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
②应明确其重要性,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原则的作用范围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而联合国的原则是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处理问题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当然两者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
2.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内涵: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原因: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3)措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拓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典例1(2015·全国Ⅰ)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跟踪训练1 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外交在短时间里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态势,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更加鲜明,再次印证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这得益于(  )
①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我国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近年我国外交活动的努力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和我国的国家利益,②观点错误,③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本题应选B。
跟踪训练2 (2017·天津高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这表明(  )
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②中国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并赢得世界的认同,说明这个理念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选D。①中的“世界各国的认可”与事实不符;②中“法理依据”说法不妥。
典例2   (2017·全国Ⅰ)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跟踪训练1 (2016·天津高考)2015年,中国外交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从夯实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到巩固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参与解决伊核问题,到推动巴黎气候大会协议达成;从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进口商品降价,到多国调整对华签证政策,出入境更加方便,中国与世界进入了深度互动。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④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选②,不选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利益的差别和对立,所以说“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说法错误,③排除;材料列举出的我国的外交工作,对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有利,④入选,故选C。
跟踪训练2 2017年7月7~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共谋塑造联动世界,助推经济进一步增长。从杭州到汉堡,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包容等为关键词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上越来越深入人心。这(  )
①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体现了中国引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③说明合作与开放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符合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