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节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知识点1 化合反应1. 化合反应(1)概念: 的物质反应生成 物质的反应。(2)特点:“多变一”,常伴随着发热、发光,放出热量等现象。2. 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与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FeO(2)非金属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CO2易错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 http: / / www2.m / science / ques / javascript:void(0)" \o "2F1: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例1.(2016 湘潭二模)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gO2Hg+O2↑B.NH3+HCl═NH4ClC.2HI+Cl2═2HCl+I2↓D.2NaOH+CuSO4═Na2SO4+Cu(OH)2↓例2.(2016 陕西模拟)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蜡烛燃烧C.加热高锰酸钾 D.点燃红磷易错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例3.(2016 湘西州)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2NaOH═Na2SO4+2H2O B.2H2O2H2↑+O2↑C.2CO+O22CO2 D.Fe+CuSO4═FeSO4+Cu例4.(2018 崇明县一模)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KMnO4K2MnO4+MnO2+O2↑B.CuSO4+2NaOH→Na2SO4+Cu(OH)2↓C.2Na+Cl22NaClD.2Mg+CO22MgO+C 1.(2017 株洲)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Na+2H2O═2NaOH+H2↑B.Fe2(SO4)3+Fe=3FeSO4C.CaCO3CaO+CO2↑D.2NaCl+2H2O2NaOH+Cl2↑+H2↑2.(2016 安顺)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A.A B.B C.C D.D3.如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aO中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4.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B.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D.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5.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O2CO2B.CO+CuOCu+CO2C.2KMnO4K2MnO4+MnO2+O2↑D.Na2CO3+Ca(OH)2═CaCO3↓+2NaO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C.原子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7.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B.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C.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8.工业上将赤铁矿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主要发生了下列反应:①C+O2 CO2②CO2+C2CO ③CaCO3CaO+CO2↑ ④Fe203+3C02Fe+3CO2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9.(2017 兰州模拟)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 )a处 B.b处 C.c处 D.d处10.从一般到抽象可提高我们概括总结的能力.如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可以把化合反应表示为 A+B→C.(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个化合反应的实例 .(2)有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A+B→C+D.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此式表示的是 (填序号).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在反应 A+B→C+D 中,若A为盐酸,则B可以有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在春夏的雷雨天气里,空气中会发生下面一下了化学反应:①N2+O22NO 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X(1)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2)化学反应③中X的化学式为 ,三个反应里氮的化合物中N元素化合价最高的为 价.12.(1)小刚同学为了学好化学,备有一个错题记录本,用于失误诊断与思维纠偏.下表是他记录的几个错误观点,请你仿照表中示例各找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来否定相应的错误观点.错 误 观 点 否定例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示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H4+2O2CO2+2H2O化合反应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复分解反应中一定要有沉淀生成(2)小强同学在向盐酸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多次测定溶液的pH,并据此画出图3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a点表示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2016秋 农安县校级期末)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C.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14.(2016 娄星区一模)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Fe+2HCl═FeCl2+H2↑ B.2H2O2H2↑+O2↑C.CaO+H2O═Ca(OH)2 D.NaOH+HCl═NaCl+H2O15.对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反应:①2CO+O22CO2②S+O2SO2③CH4+2O2CO2+2H2O(1)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其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2)仔细观察上述三个反应,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另写出一条相似之处: ,并写出一个符合该相似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16.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①H2CO3═H2O+CO2↑ ②CaCO3 CaO+CO2↑③Cu2(OH)2CO32CuO+H2O+CO2↑通过比较发现:(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答一条即可).17.已知:H2CO3═H2O+CO2↑;Cu2(OH)2CO3 2CuO+H2O+CO2↑.(1)观察上述两个反应,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任写两条:① ;② .(2)请写出一个符合上面相似之处之一的化学方程式: .1.(2018 金山区一模)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NaOH+HCl→NaCl+H2O B.H2+CuO Cu+H2OC.2HgO2Hg+O2↑ D.2Mg+O2 2MgO2.(2017秋 铁力市校级)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加热碳酸氢铵 B.蜡烛燃烧 C.加热高锰酸钾 D.点燃红磷3.(2017 韶关模拟)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A.CO2+H2O═H2CO3 B.S+O2SO2C.HCl+NaOH═NaCl+H2O D.CH4+2O2CO2+2H2O4.(2017 岳阳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5.(2018 奉贤区一模)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O2+H2O→H2CO3 B.Ca(HCO3)2CaCO3↓+CO2↑+H2OC.2Mg+CO22MgO+C D.CuSO4+2NaOH→Na2SO4+Cu(OH)2↓6.(2018 青浦区一模)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一定只有一种 B.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C.生成物一定只有两种 D.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7.(2017 沙坪坝区校级)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 )A.CH4+2O2CO2+2H2O B.H2CO3═CO2↑+H2OC.BaCl2+2AgNO3═2AgCl↓+Ba(NO3)2 D.2H2O22H2O+O2↑8.(2017 嘉祥县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且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是( )A.2NaOH+CO2═Na2CO3+H2O B.NH4ClNH3↑+HCl↑C.2AgI═2Ag+I2 D.MgCl2═Mg+Cl2↑9.(2017秋 岳阳期中)有下列几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铜+氧气 氧化铜;②氧化钙+水→氢氧化钙;③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④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⑤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1)指出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2)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3)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4)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10.(2017秋 香洲区校级期中)如果用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根据两圆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符合C要求的一个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反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属于 (填“A”、“B”或“C”);反应“CO2+H2O=H2CO3”属于 (同上).11.(2017秋 介休市月考)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 ,属于B的有 ,属于C的有 .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③硫+氧气→二氧化硫 ④三氧化硫+水→硫酸⑤木炭+氧气→二氧化碳.12.(2016 武进区模拟)东方盐湖城是以“道文化”为主题的度假景区.太极图是道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对立和统一,对称和对应的关系,与初中化学的某些核心观念不谋而合.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化学核心观念太极图.(1)图1中A处应填写的是 .(2)图2中B处应填写的是 .(3)根据图3,金刚石和石墨分别是自然界最硬和最软的物质之一的原因是 .(4)图4中C处应填写的是 .13.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1)H2CO3═H2O+CO2↑(2)CaCO3═CaO+CO2↑(3)Cu2(OH)2CO3═2CuO+H2O+CO2↑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两条: ; . 参考答案:第2节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导学必备知识】知识点1: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易错点拨】1:B 2:B 3:B 4:A【知能优化训练】1.B.2.A.3.D.4.C.5.A.6.B.7.C.8.A9.C.10.(1)2H2+O22H2O (2)C D (3)Fe(CuO、NaOH等) NaOH+HCl═NaCl+H2O 11.(1)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故填:①②;(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和3NO2+H2O=2HNO3+X可知,X的化学式为NO;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以及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为最高.故填:NO;+5.12.(1)CaO+H2O=Ca(OH)2;NaOH+HCl=NaCl+H2O.(2)①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②NaOH+HCl=NaCl+H2O.【重难培优训练】13.A.14.B.15.(1)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合一”,③是生成了两种物质,故不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③;(2)观察三个反应,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生成物都为氧化物等.故答案为:反应的条件都是点燃(或反应都放热、反应物都有氧气参加、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物中都有气体等合理答案均可),C+O2CO2或4P+5O2 2P2O5.16.(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①②③的反应特点均是“一变多”,因此都是分解反应,并且三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2)从生成物的种类看①②两个反应生成物都是两种,而③生成物是三种;故答案为:(1)都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都有二氧化碳(2)③的生成物有三种物质而①②只有两种物质17.(1)从生成物的种类发现,它们相似之处均含有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再写出一个含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方程式即可.或者是从生成物的物质的分类看相似点,均是氧化物,然后写出一个有氧化物生成的方程式即可;或者从反应类型来看,他们均为分解反应,然后补充一个分解反应类型的方程式即可.故答案为:(1)①生成物中都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②它们都是分解反应(2)CaCO3+2HCl=CaCl2+CO2↑+H2O( 或CaCO3CaO+CO2↑等);【课后巩固训练】1.D. 2.B. 3.B. 4.A. 5.B 6.A. 7.D. 8.B.9.(1)④⑤;(2)①②;(3)①③;(4)①.10.C+O2CO2.B;A. 11.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A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B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C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①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②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③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④三氧化硫+水→硫酸,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12.1)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所以图1中A处应填写的是分解反应;(2)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所以图2中B处应填写的是纯净物;(3)金刚石和石墨分别是自然界最硬和最软的物质之一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4)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得出,所以图4中C处应填写的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故答案为:(1)分解反应;(2)纯净物;(3)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4)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3.都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都有二氧化碳.通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