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 谁轻谁重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不同的物体轻重不同,物体的轻重是可以测量的。知道可以通过预测、掂量、称量等方法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称量比预测和掂量能更准确的比较物体的轻重。知道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轻重可能不同。2.科学探究目标会使用简易天平,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会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不同物体的轻重。3.科学态度目标能在预测、掂量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探究物体轻重的欲望,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工具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教学准备】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各一份,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师: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一块橡皮,现在将它一分为二,你觉得谁轻谁重呢?生:大橡皮重,小橡皮轻。师:你是怎么来判断的呢?生:因为小橡皮小,大橡皮大。小的要轻一点,大的要重一点。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对于同种材料构成的不同物体,我们可以通过用眼睛直接观察发现物体大小,从而判断物体的轻重即可。(板书:用眼看)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木块和一个塑料块,它们的大小怎么样?生:......? 师:它们的大小一样,现在请你再来比一比它们的轻重,你能比较吗?这位女生你来说。生:我觉得小木块重,塑料块轻,因为塑料是比较轻的。师:这位同学很有经验,那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呢?生:我觉得小木块轻,塑料块重。师:你又是怎么来判断的呢?生:我是猜的;有些木块很重的,有些木块比较轻......? (如果有学生说塑料块是空心的,那就说那可不一定哦,有些物体可能是空心的,也有可能不是空心)现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一样大的时候我们用眼睛看的方法还能不能准确地比较他们的轻重?那你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分辨一下谁轻谁重?好的,这位同学你来说。大家踊跃把你的小手举起来。生:还可以用手来掂一掂。(板书:用手掂)师:你来试试。生:木块重,塑料块轻。师:还有没有同学想来试试看?你来。生:木块重,塑料块轻。师:现在我们找到几个办法来判断谁轻谁重?伸出手指让大家看一下,几个?生:两个,一个是掂一掂,还有一个是用眼睛观察来预测一下。二、探索1:预测物体的轻重过渡: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比较简单,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已经学会了,但是我们今天要加大任务的难度,那就是比一比这五个物体谁轻谁重。(板书:谁轻谁重)师:现在请同学们用眼睛观察这五个物体,来猜测下他们谁轻谁重,并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一竖列上。我们可以用1-5五个数字来表示,最轻的用1表示, 第二轻的用2来表示,最重的可以用5表示。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来描述。现在让我们在音乐中进行填写,当音乐停止时,同学们就要停下手中的笔,我们来汇报。师:好了,老师发现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谁先来说说你的猜测结果。生:......? 师:好的,这位男生,你来说。生:......?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请你告诉老师。生:......? 师:看了同学们的数据,大家觉得用眼睛直接观察来比较物体轻重的方式好不好?三、探索2:掂量物体的轻重过渡:看来,用眼睛看直接观察这种方法不太可靠,我们不能比出谁轻谁重。那么我们再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谁轻谁重好不好?生:好师:接下来我们二人小组进行掂量,每位同学都要掂一掂每一个物体,然后给他们排序,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二页表格的第二列掂量的结果。注意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抢材料,也不要大声讲话,要讨论的话也是轻声的。现在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现在开始活动。生活动,师巡查、答疑。师:如果我们四位小朋友都完成了排序,那么请我们的材料员把材料整理好,放到你的桌子右上角。我们往后转的小朋友就往前转,没有完成的那么我们稍微等等他们。现在完成的小朋友,许老师要求你们来说说,你掂出来是怎样的。好的,你跟大家说说,大家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的掂量结果。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想要说一说的,都不敢说了是吗?许老师刚才还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结果,你想说吗,好你说,老师把你掂量出来的结果贴给大家看。现在请同学们再来看这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生1:木块和塑料块很难用掂量的方法得出结果。生2:大橡皮最重,乒乓球最轻。四、探索3:称量物体的轻重过渡:我们掂量了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还是不一样,有没有一个办法,比这两个办法更准确一些。你有没有想到一个什么办法?我们同桌之间讨论讨论,商量商量,能不能讨论出一个方法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生讨论,师巡查。师:这位同学最先举起手,你有什么想法?生:把它们放在天平上。师:好的,请坐,你们还有什么想法,想说的请举起手来,把你的想法说说看。生:......? 师:你们怎么知道天平的?生:......? 师:好的,今天许老师呢就给大家带来了这么一个简易天平,如果我们要比较木块和小塑料块的轻重,你准备怎么做?哪个小朋友许老师没有叫过你,有没有。情况一:两两直接比较生:在左边放上小木块,在右边放小塑料块。师:怎么判断他们的轻重?生:哪边低就哪边重。师:是的。就像翘翘板一样。重的可以把轻的翘起来。那如果左右两边是平衡的?测量结果是什么呢?生:一样重。师:恩,这个方法不错,你来试一试。其他同学仔细看,能得出什么结果。生实验演示,并得出结论。师:好的,我们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木块和塑料块的轻重。由于大橡皮和乒乓球的轻重我们可以辨别出来,现在我们只要用小天平比较小木块、塑料块和小橡皮的重量就可以了。情况二:用标准物测量生:左边放一个东西,右边可以放小石块。师:比方说我们左边放个橡皮,另外一边放小石块对吗?生:对的。师:比方说我们这边放了五个小石子,那么我们这个橡皮有多重?生:跟五个小石块一样重,橡皮的重量相当于五个小石块的重量。师:那么接下来怎么做?生:然后就是每个物体都称一称他们分别相当于几个小石块的重量。师:这种方法就是用其他一种物体代替,选取一个标准物,是个好办法。那如果一个小石块要比乒乓球小木块都重,我们还能用它来测量吗?生:不行。师:那该怎么办?我们能不能用乒乓球代替?生:不行,它太大了,放不下。师:那用小玻璃珠代替行吗?生:也不行,它比较重。师:那我们选怎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比较好呢?生:小的,大小一样,比较轻的物体。师:是这样的,今天老师大家带的标准物是回形针,希望它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完成称量任务。为了能够快速的测量得出结果,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测量?生:......? 师:我们可以按照我们掂量的排序进行测量,先测轻的,再依次测重的。每次称量时,回形针不用取出,采取继续往下数的方法来完成称量活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都清楚了吗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把称量结果写在表格第三列。完成以后,材料员整理好实验材料,把它放在课桌的右上角,坐端正。表现好的小组有奖励。生实验,师巡视并指导。师:大家都很快完成任务了,现在的结果怎么样呢?第一组,你们的结果是什么,第二组,第三组......这几组数据有没有不同。生:没有。师:有没有不同的结果? 生:没有 五、研讨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三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 生:称量的方法更准确,因为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可能感觉不同,掂量不准;掂量的次数多了,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比较准确,比较科学。 师:讲得真棒。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发现了几种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生:三种。 师:哪种更准确?请将我的发现这里你认为更准确的方法画√。 生:称量的方法更准确。 师:是的,人的感官不一定准确,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判断。 六、拓展 过渡: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大小一样的碗,你觉得哪个重,你会用什么方法比较? 生:称量,因为准确。 师:好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今天的课我们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板书设计】 2谁轻谁重 预测 掂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