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资源简介

辛亥革命
课 题
辛亥革命
课时安排
共( 1 )课时
课程标准?
P19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学习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并清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及评价。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教学方法
列表法 设问法 比较归纳法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作业
基础训练课前预习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

节 一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课中作业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二、武昌起义
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2.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4.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中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基础训练课后练习部分。
(修改人: )
板书设计: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诱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知识点,同时强化学生分析史料、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是精神,从而进行感情上的教育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