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寒冷的冬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常识,认识冬季的显著特征。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关注自然界的事物,了解动植物的不同过冬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找冬天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找冬天景色图,学生仔细观看,图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冬天),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喜欢?(学生自由交流)指名学生说。 师:随着片片雪花,无声无息地飘落,冬天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同学们,你看到了冬天的身影,听到了冬天的脚步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和感受冬天吧!(板书课题:寒冷的冬天) 二、指导发现,合作交流 1、找冬天,感受冬季气候的变化和生活的变化。(出示冬景图片) 2、师:冬天到了,此时的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找冬天 现在就请各组来交流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3、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1)天气变化组: 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河、湖、池塘里的水都结冰了,有时还会下大雪;时常能够听到呼呼的北风声;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屋檐下会有很多冰挂;会有很厚的霜冻;大雪过后很多车辆都装上了防滑链…… 师随机出示天气变化的课件,适时解释每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植物变化组: 生:树上大部分的叶子都落光了,树枝上光秃秃的,但松树、柏树等针叶树和某些阔叶树的叶子却依然是绿色的 ;田野里的庄稼只有低矮的麦苗,大雪过后,麦苗上压着厚厚的雪,就像盖着一层大棉被…… 有谚语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还有一句“瑞雪兆丰年”,说的都是冬天里的大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能够给农作物带来大丰收。 师:你知道的知识可真不少,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呢,小朋友们,老师有一个不明白的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吗?(出示落光叶子的树木)我不知道为什么冬天的树木,叶子都落光了呢? 生:是为了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生:上网查阅的。 生:听爸爸妈妈说的。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说的有理有据,真好! (3)动物变化组: 在野外活动的动物,已经很少了,也已经听不到蟋蟀的叫声了,常见的,只有麻雀,乌鸦,还有一些留鸟,他们已经换上了又厚又密的新羽毛,来抵御寒冷。 燕子和大雁,都飞到南方去了,等到明年春天,他们又飞回来了。松鼠冬天就基本上不出门,靠吃秋天储藏的食物过冬。青蛙要冬眠了,乌龟、蛇、刺猬,也都冬眠了。苍蝇,蚊子,蚂蚁,蝗虫,还有好多好多小动物,都不见了。(适时出示小动物冬眠的图片) 师:谁知道冬天小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学生交流汇报,师适当补充。) 同学们,你们知道燕子和大雁到哪儿去了吗? 生:都飞到南方去了。 师:他们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呢? 生:因为南方天气暖和,我们这儿天气太冷了,等到明年春天,它们又飞回来了 师:你们知道的知识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呢!谁能告诉老师,松鼠是怎样过冬的呢? 生:老师,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到了秋天,松鼠就开始储存食物,冬天就不用出门了,这就是它们的过冬方式。 三、总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课下可以把搜集的资料做成小小的精美卡片,也可以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读给老师、同学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查到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冬天到底在哪儿安家落户了? 板书设计: 12、寒冷的冬天 冬天到了 寒冷 动物都到哪里去了 冬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