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文化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当时过春节时百姓的门户上依然贴着“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春联。这副春联带有强烈的( )A.迷信思想 B.神权思想 C.宗教思想 D.皇权思想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15年,上海 B.1915年,北京 C. 1917年,上海 D.1917年,北京3.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下列刊物中你首选的应是(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4.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的创刊为兴起的标志,这是因为它( )A.率先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反对将儒家学说定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5.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A.袁世凯 B.封建制度 C.帝国主义 D.传统思想、道德和文化6.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主科学 ②婚姻自由 ③尊孔复古 ④妇女解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德先生和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对这一口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坚持以民主和科学为救国理论 B.有利于中国科技的发展C.体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愿望 D.指明了中国人民正确的斗争出路8.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A.信仰马克思主义 B.宣传社会主义C.认同无政府主义 D.接受了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9.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 ②鲁迅 ③李大钊 ④胡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10.新文化运动中,系统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蔡元培11.新文化运动期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理念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陈独秀 D.胡适12.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在(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复旦大学 D.浙江大学13.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教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毛泽东14.新文化运动中,号召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周作人15.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争鸣 ④罢黜百家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16.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正确的有( )①主阵地是《新青年》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李鸿章等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8.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9.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20.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提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它们自由发展”。其主要目的是( )A.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缓和政治派系矛盾,鼓励学术研究C.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 D.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二、非选择题:21.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各有何主要特点?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中国之不亡,必自至诚至敬尊孔子为教主始。 ——康有为《中华救国会》材料二: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合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待孔教(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2)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3)结合生活实际,任举一例说明儒家思想中的某些精华仍然可以为今天所用。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输入西洋式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1)这段话说得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作者会如此强烈地反对孔子的思想?(2)请你说说孔子的哪些思想在当今仍有价值。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2)材料二中,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3)材料二中这场运动的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这位代表人物是谁?该小说的名称是什么?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学说之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下第一庙》(1)材料一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在汉朝的历史地位。【从封建正统到根基动摇】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2)材料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在当时中国发起了什么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国走向世界】联合国对儒学开始重视,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许多国家对普及儒学的新举措……都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 ——《儒学在港澳台和海外的新际遇》(3)面对材料中日益升温的“孔子热”“儒学热”,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儒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ADADCDDCC11121314151617181920BAABDADBDD二、非选择题:21.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主张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使人们的精神,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24.(1)“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指辛亥革命。(2)新文化运动。(3)鲁迅 《狂人日记》 25.(1)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2)反对儒学,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的精神,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