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能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能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能力方面:??? (1)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 (2)了解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在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及与同学、老师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与人交往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使学生树立起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三、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以现场调查的形式,让几位学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来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兴趣,适时导入新课。新课讲授??? 1、按劳分配为主体(板书)??? 情境探究:在某国有企业车间里??? 情境一:??? 小李是初级技工,月工资3000元。??? 老王是高级技工,工作的熟练度高,完成质量高,工资自然高,月工资8000元。??? 小张是初级技工,工作积极,总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收入还不错,月工资4000元。??? 思考:他们的工资收入属哪种分配方式?他们的工资为什么高低不一?(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注:有关数量和质量可以适当展开)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们工资之所以出现高低不一,就是这个原因。板书:按劳分配的含义?????? 情境二:该车间由于业绩突出,获奖金5000元。??? 小李:我干得少,平均分配,我可能多得些。??? 老王:我正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好能对我的技术和工作有所体现。??? 小张:我可没少出力,可不能少了我的。??? 你们要出主意,这笔奖金该如何分配?(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就以下的知识作必要的补充。归纳出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必然性: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 板书: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案例分析:透过海尔分配看意义归纳总结按劳分配的意义。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的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板书: 按劳分配的意义??????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板书)教师引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知识。??? 拓展知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知识展开???板书:按生产要素分配?????? 情境三: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小李说:"最近我家开了个小商店,收入比我的工资还高。"??? 老王说:"我利用双利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报酬很丰厚。"??? 小张说:"我买了一只股票,现在每股升了两元。"??? 思考:他们工资外的收入属于哪种收入分配方式????讨论探究:每小组组建为一个家庭,请预想家庭各成员的收入来源,为本家庭设计发家致富的方案。案例分析:走进联想看分配师生共同归纳出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板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三)随堂检测判断: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或哪种分配方式进行分配的?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4000元。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3、小赵花钱参与投资公司经营,一年赚了12万。4、小王老家的土地转让给别人,一年得到40000元。5、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6、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7、小何是国有企业职工,一年的工资为2万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五)课后作业收集资料,思考探究:如何实现社会分配公平?五、教学体会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常见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我国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