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材采取总分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中,介绍了按劳分配的含义、地位和实行这种分配方式的原因;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主要介绍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本框题承接前面《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后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以前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基本经济制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从现实生活来看,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能否理顺分配关系,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体系,理顺分配关系。所以,学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学情分析
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学生已有所了解,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2、巧设情境,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运用:联系实际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
2、能力目标:能正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掩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
难点
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难点:按生产要素分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情境法,图表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理念
导入新课
结合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带同学们去“旅游”,目的地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从而导入新课。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探究一:温故知新
“导游”介绍小岗村概况: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被誉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正是当年小岗村的“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敢为人先突破禁区的举动也震撼了全国。在“大包干”之后,我国就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图片展示:小岗村的变化。
回忆旧知:
回忆1: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哪种所有制形式?
----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
回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收入有什么特点?
----农民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直接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结论一:
1、按劳分配为主体
⑴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讨论Ⅰ: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⑶决定因素: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基础;
③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原因。
讨论Ⅱ:实行按劳分配有什么积极意义?
⑷意义: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温故知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旧知水到渠成导出新知,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课堂探究二:畅所欲言
展示组图:“小岗新颜”
“导游”介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正规化的发展要求,小岗村再次发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创办了多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了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新一轮探索。村民收入初步实现农业收入、租金收入、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多元化。
分组讨论:
讨论Ⅲ:小岗村民和外来投资者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收入方式?
讨论Ⅳ:小岗村民收入的多元化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根据讨论结果填表:小岗村村民及其它投资者的收入方式:
收入主体
获得的收入
分配方式
村民
承包土地所得、在村集体企业获得工资
按劳分配(主体)
村民
自己经营农家乐,在私企、外企获得工资
按劳动要素分配
村民
租金收入、在企业入股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大学生
负责创业园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获得收益
按技术、管理要
素分配
私企、外企投资者及其管理人员
获得利润及报酬
按资本、管理要
素分配
结论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⑵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小岗村的变化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畅所欲言的讨论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2、下列分配方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②个体劳动所得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实践作业
在尊重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你家人或亲戚、朋友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收入状况和性质。
教学反思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