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之行,始于足下-浅谈初中物理教材的处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里之行,始于足下-浅谈初中物理教材的处理

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浅谈初中物理教材的处理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陈信余
E—mail:cxypw389@126.com
2008.1一、教材的作用与特点传播知识的文献
学生阅读的文本
教与学的载体
学科性、专业性
基础性
滞后需要教师的讲授
需要教师的解读(文字、图象、表格等)
师生互动来完成
专业教师来教
渗透思想和方法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要体现“用教材教”二、怎样才能做到“用教材教”?了解每个章节内容的编写意图、目的和要求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
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理顺逻辑例一:科学之旅教材的安排物理有趣物理有用怎样学好物理物理有趣备课时要思考的几个问题:1.本节课的目的是什么?2.主体是什么?3.学生在本节课需要什么?4.老师在这节课中能做些什么?5.怎样来取舍教学内容?2.1.教材的取舍问题例二:温度计教材安排流程备课要思考的几个问题目标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学生的原有知识?这个内容适不适合开展科学探究?怎样来设计科学探究?要不要进行科学探究?学生可不可能进行科学探究?教材的取舍原理过难——舍制造和改进涉及技术问题——舍课时安排——两个课时一个可借鉴和参考的方案(分两节课来进行)第一节课:给温度计标刻度学生桌面上的器材: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酒精灯、烧杯、铁架台、两杯水、冰块、水笔授课程序用温度计测两杯水的温度,看哪杯高些?高多少?请同学们说出桌面上有些什么器材?各有什么用途?温度计有一大部分没有刻度。学生议论纷纷,问老师怎么回事?老师布置:给温度计标上刻度第二节课:温度计使用常识以知识传授为主,但要注意传授方法2.2.情境设置问题情境设置要合理
情境设置要有启发性
情境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挑战性)
情境设置要有针对性例1:浮力传统教学:什么是浮力怎样测量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产生的原因在教学方式上:
知识传授为主在学习方式上: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行教材:定量研究浮力大小直接给出什么是浮力通过小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可以安如下方式进行教学从生活现象引出什么是浮力指导学生怎样测量浮力大小注入式教学;
接受式学习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定量研究浮力的大小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要注意:不能毫无目的、毫无方向地提出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而应设置相应的、合理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情境设置一:将一只鸡蛋分别放入浓盐水、淡盐水和清水中,请你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你认为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想,并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分析以下的相关教学案例: 点评: 这是一个浮沉条件的研究,鸡蛋在浓盐水和淡盐水中的浮力大小相等,就浮力的大小与液体无关.情境二:轮船从江河航行到大海,吃水深度变浅了。
情境三:从井中提水,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教师希望学生会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情境四:将一石块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将一木块丢到水中可能会悬浮中水中,将一泡沫塑料丢到水中会浮在水面……教师希望学生会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放入液体中的种类有关(即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点评:以上两个情境设置的最大缺点是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现象不直观.点评:学生的猜想不能落到与排开液体的体积上来,而是集中在物体本身.另外本情境的变量也没有控制好. 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同,探究的内容也就发生变化建议用下面这个情境实验器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可以探究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的体积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排开液体的重量.例2:光的反射定律提问要有明确的方向、设置合理的情景①③②传统:什么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例3:杠杆新课程: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入什么是杠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在杠杆的平衡条件设计了探究课。但整个课没有设计一个合适的情境来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新课。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情境来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耗散结构系统,因此动态性和不稳定性必然是它的基本特性。要研究运用多种灵活、智慧的系统控制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教材的处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个好的教材处理需要教师的经验、激情、智慧和勇气。我们坚信,奇迹是人创造的。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