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章末复习 01 考点追踪)考点1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例1】 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解析】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A说法错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正确;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C说法错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D说法错误。【答案】 B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C)A.水由原子直接构成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电解水属于物理变化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解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选项不正确。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答案】 D【方法归纳】 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物体,当物体浸入水中五分之一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牛;当物体浸入水中一半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取下该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B)A.5牛 B.6牛 C.14牛 D.12牛4.孔明灯又叫天灯,它是一盏会漂浮的纸灯笼,人们燃放孔明灯(如图所示)多作祈福之用。假设孔明灯的体积为200厘米3,升空后受到空气的浮力为__2.58×10-3__牛。(ρ空=1.29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考点3 浮沉条件的应用【例3】 体积是50厘米3,质量是45克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克。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克。(ρ酒=0.8×103千克/米3)【解析】 判断此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物体密度:ρ物===0.9克/厘米3∵ρ物<ρ水,物体在水中漂浮∴F水浮=Gm排水g=m物g∴m排水=m物=45克又∵ρ物<ρ酒精,物体在酒精中沉底∴F酒精浮=ρ酒精V排g,浸没:V排=V=50厘米3∴m排酒精=ρ酒精V排=0.8克/厘米3×50厘米3=40克【答案】 45 40【方法归纳】 遇到此类问题不要直接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去套,应该考虑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如何。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克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取10牛/千克)(B)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牛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厘米3D.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100克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C)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考点4 溶解度【例4】 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填“>”“<”或“=”)B物质的溶解度。(2)t3 ℃时,将50克A物质溶于1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解析】 两曲线交点处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由图可查,t3 ℃时,A的溶解度为50克,而150克水中可溶解75克A物质,故此时为不饱和溶液;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答案】 (1)= (2)不饱和 (3)降温结晶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温度/℃20406080溶解度/克31.663.9110169A.2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约为31.6%B.20 ℃时,70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仍为饱和溶液C.80 ℃时,134.5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60 ℃时有59克硝酸钾析出D.60 ℃时,105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95克水后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7.5%考点5 溶液配制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分析与计算【例5】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A.将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B.将20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C.在10克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克40%的硝酸钾溶液D.在10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固体【解析】 A项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蒸发水溶质硝酸钾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不可行。B项将20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在不析出晶体时,蒸发水后因溶液的质量减少一半而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为原溶液的2倍;但若蒸发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将不能变为原溶液的2倍,故B项不可行。C项在10克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克4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为原溶液10%的2倍,故C项正确。D项因所加硝酸钾是否全部溶解不能确定,而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未明确,因此无法准确判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项不可行。【答案】 C9.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克/厘米3)配制560克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烧杯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C.将480毫升水倾倒入盛有80毫升98%浓硫酸的500毫升量筒中D.将80克98%的浓硫酸沿1 000毫升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毫升水中,并不断搅拌10.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02 复习精练)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A.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C.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D.电解水证明水由氢和氧组成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3.(百色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牛和0.4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牛,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牛C.小球的质量为50克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4.(嘉兴中考)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246A.20 ℃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B.40 ℃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 ℃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5.(台州中考)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6.如图所示,一个放砝码的蒸发皿浮在水槽的水面上,蒸发皿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h,当不断地向水中加食盐时,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h与食盐质量之间关系的是(C)7.某粗心的同学在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明显有误的一项是(B)8.(沈阳中考)“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__C__(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9.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克。某同学用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25克,用量筒量取蒸馏水60毫升(水的密度为1克/毫升),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26.5%__。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不变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0.小芳在一端封闭的均匀圆玻璃管中装入适量的小铅丸,制成一支密度计。密度计能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1所示,根据它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得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条件,推导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h的表达式。b.根据h的表达式,测量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A(如图2)。c.把密度计放入纯水中,验证刻度线A的位置是否准确。请你根据上述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设纯水密度为ρ,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m,玻璃管底面直径为d。请用本题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步骤a中的表达式h=____。(可能用到的数学公式:圆柱体体积V=Sh,圆的面积S=)(2)若纯水密度已知,请你写出b步骤中所需用的测量仪器及对应测量的物理量。(3)步骤c中,若水面在刻度线A以上,请你简要写出一种校准的方法。(4)若把校准后的密度计放在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上方还是下方?为什么?解:(2)用天平(带砝码)测量装了铅丸的玻璃管总质量为m;用刻度尺测量玻璃管的底面直径为d和在管上确定纯水的密度值线A的位置。(3)从玻璃管中取出适量的小铅丸,使水面刚好在刻度线A处。(4)上方;因为依密度计浸没的深度公式h=知,待测液体的密度越小,密度计浸没液体的深度越深。11.(揭阳中考)图甲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水的密度为ρ=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求:(1)长方体A的高度。(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3)长方体A的密度。解:(1)由图乙可知,长方体A从下底面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所用的时间:t=15秒-10秒=5秒根据v=可得,长方体A的高度:s=vt=0.3米/秒×5秒=1.5米(2)由图乙可知,前10秒钢绳的拉力不变,等于物体A的重力,此时物体在水面以上,所以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G=F=3×104牛10~15秒时,钢绳的拉力减小,物体A从与水面接触到完全浸没,由图可知,当A完全浸入水中时,拉力F′=1×104牛所以A受到的浮力:F浮=G-F′=3×104牛-1×104牛=2×104牛(3)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A的体积:V=V排===2米3所以A的密度:ρ====1.5×103千克/米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