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器对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历年高考都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作为重要考点。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对细胞器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细胞器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对比,具体情境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辨析等,这就需要考生先熟悉单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然后通过对易错点的归纳总结,做到对这部分内容的灵活运用。另外,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考向1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和判断 1.下列结构中,都不含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叶绿体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中心体【答案】D 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均为双层膜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B.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C.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D.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答案】D【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二者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都含有DNA,均能指导合成部分蛋白质,A、B项正确;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只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才含有叶绿体,而线粒体则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C项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分解,D项错误。 (1)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此外,核膜也具有双层膜,但细胞核不是细胞器。若说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则应该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2)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不同: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峰),叶绿体(类囊体推叠成基粒)。(3)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与ATP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此外,能产生ATP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但它不是细胞器。(4)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核糖体合成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叶绿体合成的有机物有糖类等;高尔基体合成的有机物是多糖等;内质网与脂类等有机物的加工、合成有关。(5)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水;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水;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时通过脱水缩合产生水;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合成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时由单糖形成多糖过程中产生水。(6)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其中,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中只含有RNA。(7)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液泡、叶绿体。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能吸收、传递并转换光能;液泡中含有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8)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和线粒体。(9)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考向2 以细胞结构图示为信息考查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及细胞类型的判断 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图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③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⑤、⑥、⑨和⑩D.该细胞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或根尖成熟区【答案】B【解析】该图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A错误;该细胞中含有中央大液泡,为成熟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正确;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对应⑩、⑨和⑤,C错误;此细胞有叶绿体,不可能是根尖细胞,D错误。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结构中均可以发生A-U配对现象B.a、b、d上进行的生理活动都需要c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b、c的参与D.a、c、d都具有双层膜结构【答案】C 根据图示信息来判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类型,除要熟记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外,还应弄清楚各种细胞器的分布:(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动植物细胞共有,但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能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分泌有关;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在细胞板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2)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大液泡;但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无叶绿体和大液泡)。(3)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4)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等。实际上细胞壁、细胞核、染色体等在光学显微镜下也是可见的,但它们不属于细胞器。若说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则有细胞壁、细胞核、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 考向3 结合细胞代谢或生命活动调节等综合考查细胞器的有关知识 1.如图是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________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且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____________。(2)图中结构③表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Ⅳ既含有③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Ⅳ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3)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_______。(4)图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其中以叶绿体为光合作用场所的细胞是_______。(5)图中的________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则细胞核内的________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作为合成胰岛素的模板。【答案】(1)Ⅲ 核糖体 (2)中心体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低等植物 (3)核糖体 细胞膜 (4)Ⅱ、Ⅲ和Ⅳ Ⅱ和Ⅳ (5)Ⅰ mRNA 1.细胞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时间及作用归纳:细胞器作用时间作用核糖体主要在有丝分裂间期与有关蛋白质合成有关线粒体整个有丝分裂过程提供能量中心体有丝分裂前期与某些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有丝分裂末期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2.细胞有丝分裂时能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能复制,且是在自身DNA(遗传物质)和核基因的作用下复制,因而能独立遗传。中心体能复制,但不能自我复制,它的复制是在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完成的,因而不能独立遗传。此外,染色体也能进行自我复制,但它不是细胞器。若说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细胞结构,应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染色体。 2.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排出细胞外,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转移。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3.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合成之后要分别运送到细胞中的不同部位,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胃蛋白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都属于分泌蛋白B.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C.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该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答案】A 1.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首先要在核糖体上合成肽链,然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和运输,再由高尔基体进行最终加工,整个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2.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来分析物质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发生场所。3.膜结构能相互转化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整个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体现了膜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及膜成分的更新。 4.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或液泡密切相关,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囊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自噬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细胞内的囊泡都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C.细胞内的ATP能为细胞自噬提供能量D.细胞自噬现象可发生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答案】C【解析】细胞自噬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细胞内的囊泡不都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也可能来自细胞膜,B错误;细胞内的ATP能为细胞自噬提供能量,C正确;细胞自噬与溶酶体或液泡密切相关,而原核细胞没有溶酶体,也没有液泡,因此不会发生细胞自噬现象,D错误。5.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B.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C.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e内的d提供D.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高尔基体,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B正确;溶酶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不是由小泡内的线粒体提供的,而是由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提供的,C项错误;b和e融合为f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与溶酶体有关的几个重要考点:(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这些酶不是在溶酶体中合成的,而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2)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与免疫调节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3)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4)溶酶体还与生物的个体发育、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有关。(5)硅肺的产生原因: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内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B.组成成分中含mRNA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答案】A【解析】遗传信息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rRNA和蛋白质,B错误;真核生物核糖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识别基因启动子的是RNA聚合酶,D错误。2.真核细胞部分结构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有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③的膜成分可以转移到结构②中B.结构④上合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结构①C.结构⑤中的物质只能是固体D.结构⑥产生的部分小泡可以形成溶酶体【答案】C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植物根部生长旺盛的部位是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好材料B.观察线粒体一般要用甲基绿进行染色,因为这种染色剂是活体染色剂C.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是可以移动的D.观察叶绿体也可以用菠菜稍带些叶肉细胞的下表皮,因为菠菜下表皮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答案】C【解析】根部细胞不含有叶绿体,A错误;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B错误;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是可以跟随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的,C正确;菠菜下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C。【名师点睛】(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晰可见,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4)观察线粒体时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答案】C 5.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c、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B.图中a、b、c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和运输过程C.图中e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的过程中没有O2参加D.该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因为原核细胞中无a、b、c、d、e等结构【答案】C 6.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和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射性氨基酸继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上也出现了,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该腺体是胰腺,则与其分泌物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中,依靠内质网加工、运输到其他部位(3)高尔基体 线粒体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并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 线粒体提供能量【解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在图中出现了核糖体上放射性氨基酸的含量迅速增加;接着内质网上又出现了放射性氨基酸,并且数量不断增多,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蛋白质(或多肽)进入了内质网的结果。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还需要通过高尔基体进行修饰加工,并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这些过程需要的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