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系统复习 第10课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知识梳理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体温的控制3、植物的感应性4、植物激素二.查漏补缺,自我检测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射弧 C.简单的反射 D.复杂的反射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B.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D.条件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下列哪些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 )A.糖尿病和巨人症B.糖尿病和呆小症C.血友病和白化病D.大脖子病和侏儒症4.能够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出现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5.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对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注射胰岛素 B.口服胰岛素 C.静滴降压药 D.口服降压药6.剧烈运动时会大量排汗,其意义在于( )A.排泄多余的水分 B.维持体温的恒定C.排泄多余的无机盐 D.防止身体过于疲劳7.有关人体在寒冷环境中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皮肤血管多数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 B.皮肤散热增加C.汗液分泌减少,甚至不分泌 D.骨骼肌出现“战栗”8.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使( )A.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B.骨骼肌产热与直接散热平衡C.直接散热与蒸发散热平衡D.内脏产热与蒸发散热平衡9.[2017·杭州·8]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10.[2017·丽水·24]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11.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网络,“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关注“渐冻人”。“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 ,内含遗传物质;(2)“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受损,不能完成正常反射活动,而反射活动要通过 来实现。12.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 ℃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图中 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曲线。(2)人的正常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 的精细调节。13.[2017·嘉兴·29]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 。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 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也随之下降,原因是 的活性下降了。 14.[2017·杭州·21]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热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 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的__________控制。(2)皮肤烧伤易感染主要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体大量入侵体内。(选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人工免疫”)(3) 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 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实验步骤】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剂;②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为四组。A、B、C组小白鼠按下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③将每只小白鼠分别放入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组别 注射药剂种类 耗氧量(×103mL)心得安 肾上腺素A + 1.7B + 2.5C + + 2.1D 2.0【结果分析】(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小组同学用了甲、乙两种不同的图表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 。(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 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16.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2)拜尔的实验D中,推出几天后胚芽鞘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17.[2018·绍兴·27]胰岛素(成分是蛋白质)的发现和提取,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1)1869年,朗格汉斯发现:胰腺分成两部分,除了分泌胰液的部分外,胰腺中还有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是由于细胞分裂、生长和 形成的。(2)因为胰岛素会在胰液中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以很难从胰腺中提取胰岛素。1920年。班廷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如果将狗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狗的胰腺就会萎缩,胰腺中不再产生胰液,再设法从未萎缩的胰岛中分离出胰岛素.班廷的想法巧妙之处体现在 。(3)1921年,在麦克劳德的生理实验室里,班廷先在狗的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很快又研究出在酸性和冷冻环境下从牛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的新方法,产量明显提升。他在该环境下提取胰岛素的理由是 。(4)用提取出的胰岛素在患糖尿病的狗及志愿者身上多次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胰岛素能够治疗糖尿病,是因为它具有 的功能。1923年,班廷和麦克劳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下图。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19.血糖平衡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一个正常人在早晨进食前,血糖含量约为5mmol/L,进食后1h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达到约7.5 mmol/L,进食后2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约5mmol/L,并基本维持在这个水平(会有微小波动)。请你把这个人从开 始进食到饭后3h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并解释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参考答案1.A2.C3.C4.D5.A6.A7.B8.A9.B10.(1)根的向地性 (2)A11.(1)细胞核 (2)反射弧12.(1)37 甲 (2)神经系统和激素13.越快 ;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体温调节 ;酶 14.(1) 37 体温调节中枢(2)非特异性免疫(3) 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当人体体温过高,酶的活性会降低,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合理即可)15.【实验步骤】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分析】(1)甲 (2)甲状腺16.(1)胚芽鞘尖端/尖端(2)向左弯曲(3)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的生长有关(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17.(1)分化(2)可以很好地避免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胰岛素(3)酸性和低温的环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4)调节血糖浓度18.现象: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解释:由于木板旋转产生的“人造重力”,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19.作图(三个关键点位置基本准确,并连好线,给1分,有微小波动给1分)解释:进食后1小时血糖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1分,描述中要有关键词“食物消化吸收”);进食后2小时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1分,描述中要有关键词“胰岛素增加”)神经系统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和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大脑小脑脑干神经调节的最高级中枢,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生命中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脑和躯体的联系通路结构③细胞体①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结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突起②轴突:较长,只有一条。神经元神经调节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应的过程叫反射。反射弧:感受器→类型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和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才能完成的高级的神经活动。接受信息,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鼻、舌、皮肤、内脏等器官内。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递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信息处理,接收并分析处理传来的信息,存在于脑、脊髓中。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向效应器。转化信息,将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如肌肉与腺体。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分泌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如卵巢、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无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外分泌腺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出。激素的概念: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体液调节激素的作用体温的控制体温调节过程1.人体体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在脑干。2.低温环境下: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3.高温环境下: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产热:主要器官安静时以内脏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散热:90%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出去,方式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植物的感应性概念: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概念:植物不能整体移动,但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分类植物的向性运动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分类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的方向生长。茎会背着重力的方向生长(称为负向地性)。向水性: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向化性: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向触性概念:植物的运动是由外界的某种因素或内部机制引起的,但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植物的感性运动1、捕蝇草、猪笼草等食虫植物遇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2、凤凰木、酢(zuò )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3、郁金香和番红花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举例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比较不同点1、引起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刺激;而引起感性运动的刺激对方向没有要求。2、向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相关;而感性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3、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相同点1、都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2、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向光性的实质: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由胚芽尖端产生后,在向下运输过程中,因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生长素背光一侧分布多,生长快,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植物激素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1.达尔文实验说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2.温特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3.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①树突细胞膜轴突A B C D 组 别耗氧量(×103mL)0.501.01.52.02.53.0甲A B C D 组 别耗氧量(×103mL)0.501.01.52.02.53.0乙····温特实验琼脂块实验A 实验 B达尔文实验暗箱单侧光切除胚芽鞘尖端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向光一侧弯曲生长实验C 实验D拜尔实验切下尖端,并移到一侧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几天后几天后几天后几天后几天后……旋转数天后对应植物的变化血糖含量(mmol/L)时间(h)进食饭后1h饭后2h饭后3h45678血糖含量(mmol/L)时间(h)进食饭后1h饭后2h饭后3h45678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