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3.2三线合一定理学习目标 1.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的探索过程. 2.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学习过程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在图中找出所有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由此你发现了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性质?讨论等边三角形有哪些特殊性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吗?为什么? 2.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吗?为什么? 3.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它们有什么特点(可以通过作图、观察来发现)? 4.具备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根据什么?请把上面探索的结果整理出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已知:AD平分∠BAC,∠ADB=∠ADC. 求证:AD⊥BC.例4 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底边BC边上的高线长为h.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 E为AD上的一点,EF⊥AB,EG⊥AC,F,G分别为垂足. 求证:EF=EG.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上一点,且DE=AE. 求证:DE∥AC.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D为CA延长线上一点,DE⊥BC,交AB于点F. 求证:∠D=∠AF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2.3.2 三线合一定理2.3.2 三线合一定理教学目标1.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的探索过程.2.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重点与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例3的证明涉及的知识较多,还需添辅助线,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若∠1=∠2,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AD⊥BC,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若BD=CD,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AD⊥BC,BD=CD∠1=∠2,BD=CDAD⊥BC,∠1=∠2讨论等边三角形有哪些特殊性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吗?为什么?2.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三线合一吗?为什么?3.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它们有什么特点(可以通过作图、观察来发现)?4.具备什么条件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根据什么?请把上面探索的结果整理出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一般地,我们有下面的结论: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反过来,三个内角都等于60°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中线、高线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是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已知:AD平分∠BAC,∠ADB=∠ADC.求证:AD⊥BC.例4 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底边BC边上的高线长为h.小结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E为AD上的一点,EF⊥AB,EG⊥AC,F,G分别为垂足.求证:EF=EG.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上一点,且DE=AE.求证:DE∥AC.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为CA延长线上一点,DE⊥BC,交AB于点F.求证:∠D=∠AFD.部分答案和设计意图在PPT备注中。第4张PPT有几何画板插件演示,需要安装几何画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2三线合一定理.docx 2.3.2三线合一定理.pptx 说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