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高一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①有一层 ;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 。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包括 、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在植物细胞中,可把原生质层看作一层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液泡 大→小质壁分离 细胞大小不变细胞液颜色 浅→深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水稻和番茄对 等离子的吸收量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从血液中 吸收碘。不同生物对不同 的吸收表现出很大的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膜,可以让 自由通过,一些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知识点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运输方式和种类2、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浓度→ 浓度 逆浓度梯度 浓度→ 浓度载体能量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Na+ 、K+、Ca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的跨膜运输: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物质浓度运 运输 输速 速率 率物质浓度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O2浓度运 运输 输速 速率 率O2浓度 O2浓度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速率下降。【高考链接】1、下列现象利用渗透作用原理的是( )A.气体分子通过细胞膜B.氨基酸分子通过细胞壁C.K+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2、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A.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b侧为红色D.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侧为无色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状态,a、b表示两处的浓度,由此可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大于失水B.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等于失水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大于吸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增大B.滴加质量浓度0.5g/ml的蔗糖溶液比0.3g/ml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长C.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D.用任何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5、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所用试剂有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等.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有关实验结果及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4内液体为红色B、细胞不再发生质壁分离,1中充满了无色的外界溶液C、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红色部分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D、若将图示细胞放于蒸馏水中,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6、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7、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9、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10、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能量、载体数量B.载体数量、能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C.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1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1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4、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A.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B.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C.通过离子通道排出D.含该酶的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15、如图表示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1)若图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则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______],B代表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有 和 (填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填编号).(3)若图示海带细胞膜,图中 物质表示I-,这种运输方式称为 .(4)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做材料.若提取出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为______.(5)番茄细胞几乎不吸收I-,这与细胞膜上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 的功能.16、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 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丙图中⑦为 ,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 。(4)、甲图和丙图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 的作用有关。(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高一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①有一层 半透膜 ; 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 浓度差 。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 动态平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包括 细胞膜 、 液泡膜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 ,在植物细胞中,可把原生质层看作一层 半透膜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 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 小于 细胞液。液泡 大→小质壁分离 细胞大小不变细胞液颜色 浅→深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水稻和番茄对 Ca2+、Mg2+、Si4+ 等离子的吸收量 不同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从血液中 大量 吸收碘。不同生物对不同 矿物质 的吸收表现出很大的 差异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 膜,可以让 水分子 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 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知识点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运输方式和种类主动运输跨膜运输 自由扩散被动运输胞吞胞吐 协助扩散2、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 浓度→ 低 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 浓度→ 高 浓度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Na+ 、K+、Ca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的跨膜运输: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物质浓度运 运输 输速 速率 率物质浓度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O2浓度运 运输 输速 速率 率O2浓度 O2浓度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速率下降。【高考链接】1、下列现象利用渗透作用原理的是( D )A.气体分子通过细胞膜B.氨基酸分子通过细胞壁C.K+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2、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D )A.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b侧为红色D.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侧为无色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状态,a、b表示两处的浓度,由此可推测( D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大于失水B.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等于失水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大于吸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BD )A.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增大B.滴加质量浓度0.5g/ml的蔗糖溶液比0.3g/ml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长C.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D.用任何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5、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所用试剂有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等.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有关实验结果及分析正确的是( D )A、该图所示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4内液体为红色B、细胞不再发生质壁分离,1中充满了无色的外界溶液C、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红色部分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D、若将图示细胞放于蒸馏水中,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6、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D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7、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C )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9、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B )10、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 )A.能量、载体数量B.载体数量、能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1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C.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1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B )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1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14、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D )15、如图表示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1)若图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则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__D__],B代表 磷脂双分子层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有 b 和 c (填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a (填编号).(3)若图示海带细胞膜,图中 A 物质表示I-,这种运输方式称为 主动运输 .(4)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做材料.若提取出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为__S/2__.(5)番茄细胞几乎不吸收I-,这与细胞膜上 载体蛋白 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 控制物质进出 的功能.16、如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甲图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具有半透膜 、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① 小于 ②(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丙图中⑦为 原生质层 ,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甲图中的 ③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 高一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