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1、我们的小缆车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1、安装用动力拉动的缆车。 2、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课前准备
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钩子1只、铁垫圈若干、秒表1只。
必须活动
安装缆车。
教学重点
指导和操作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二、新授
1.安装缆车,了解重力。
⑴绳子要拴在车头正中。
⑵要想使小车不掉下桌子,绳子的长度应约与等于桌子的高度。
⑶在小钩上挂一些铁垫圈,小车就能很好地运动起来。
⒉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
先讨论,后实验。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
⑴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⑵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两个两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⑶每确定一次垫圈的数量要做三次实验。
三、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四、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查找使小缆车运动起来的其他方法的资料。
备  注
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在研究小车的快慢时,要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这种改变变量的技能在做对比实验时是经常用到的。
启东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2、用橡皮筋作动力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1.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2.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课前准备
实验用小车一辆、橡皮筋几根、测量距离的皮尺。
必须活动
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重点
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二、新授
⒈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⑴讨论交流: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⑵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⑶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⑴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⑵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①起点、终点不固定
②橡皮筋绕断了
③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得远
⑶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⑷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三、作业:
我们这节课利用了橡皮筋的弹力让小车运动起来,小朋友们课后再动脑筋试一试,利用橡皮筋的弹力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车行驶得更远?
备  注
要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掌握对比实验中的控制变量问题。
启东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课前准备
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必须活动
组装气球小车
教学重点
指导和操作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二、新授
⒈安装小车。
⑴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⑵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⑶学生动手操作。
⒉用气球驱动小车。
⑴调试小车。
⑵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⑶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实验。
⑷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⒊对小车运动的思考:
⑴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三、作业
⒈?让学生利用反冲力原理自行设计玩具。
⒉上网搜寻关于我国火箭发展历程的图片和内容。
⒊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利用气球的这股反冲力。
备  注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根据每小组的实验情况作单独指导。
启东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4、测量力的大小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⒈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⒉制作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课前准备
一支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的小物体,2根皮圈,钩码,长条形硬纸板。
必须活动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指导和操作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二、新授
⒈认识弹簧测力计。
请你仔细观察,你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⒉使用弹簧测力计
⑴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应注意。
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的位置。
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的大小。
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P78表格。
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⒊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让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提问: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三、作业
课后回去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备  注
力的单位是本课中的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把着力点放在形成实际的概念上。用拉弹簧找感觉和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让学生实际感受1牛、2牛是多大的力。
启东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5、运动与摩擦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课前准备
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必须活动
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对比实验
教学重点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二、新授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2.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拉动物体,比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学生实验、记录、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3.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设计对比实验;学生实验后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三、作业
思考: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备  注
启东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6、滑动与滚动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1、做简单的对比实验;2、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课前准备
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必须活动
做物体滚动与滑动所受的摩擦对比实验
教学重点
对比实验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学生实验、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2.制作滚珠轴承
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三、小结: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备  注
启东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领
五年级 上 册·第 四 单元
课  题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授课策略
[ ]常规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 ]观察 [ ]制作 [ ]讲授
教学目标
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 2、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课前准备
自行车图片和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必须活动
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教学重点
学生观察、实验、交流
教     学      环      节
一、导入:
二、新授
1.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出示小自行车图片。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等
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2.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测试、比赛。
备  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