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二讲《欧姆定律》达标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75分)1.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2.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 )U/V 3.0 2.5 2.0 1.8 1.5 1.3I/A 0.20 0.30 0.40 0.44 0.50 0.54A. B. C. D.3.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将a b 间的电阻由15Ω换成10Ω时,下一步操作是( )A.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片P向左移动C.将滑片P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4.科学研究中常会发现某一事物的两个相关量(x,y)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大气的温度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B.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的关系D.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C.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D.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A. B. C. D.7.由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此式可以说明(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B.当电流强度增大2倍时,电阻R减小2倍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8.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变形得到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9.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导出R=,对此表达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D.导体的电阻值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10.图象法是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A.ρ1>ρ2 B.R1>R2 C.υ1>υ2 D.p1>p211.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1: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 )A.3:1 B.1:1 C.1:3 D.4:312.酒精测试仪可检测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是它的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如果测试时电压表示数越大,表明( )A.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 B.传感器的电阻越大C.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小 D.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13.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电流表的量程为3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A量程读数D.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A量程读数14.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电流表的量程为3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A量程读数D.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A量程读数1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A.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C.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16.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C.保护电路 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17.文澜中学教室里采用光控开关自动调节LED灯的亮灭,对于教室里灯的亮度与总电阻及总电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亮着的灯越多,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大 B.亮着的灯越少,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小C.亮着的灯越多,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 D.亮着的灯越少,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18.一对火线和零线从一堵正方形的墙上走过,墙的正中央开了扇正方形的木窗,如图所示火线在A处和零线在B处发生了漏电,如果测得流过下边墙上的电流约为200mA,那么总的漏电电流约为( )A.200mA B.400mA C.600mA D.800mA19.有三个电阻,电阻值分别是a欧、b欧、c欧,其中a>b>c,当把它们并联相接,总电阻为R,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c<R<b B.b<R<a C.R可能等于b D.R<c20.下列是电路中的某一部分,其连接方式能利用如图情景来比拟的是( )A. B. C. D.2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Ω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A.40Ω B.30Ω C.20Ω D.7.5Ω22.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 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2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24.小科设计了一种测量温度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伏,R0=5欧,Rt为热敏电阻,图乙表示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电流表量程为“0~0.6A”。下列对此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零刻度对应的温度为0℃B.该电路最高能测量的温度为100℃C.该温度表表盘上的刻度是均匀的D.若要提高测量的温度范围,可适当增大R0的阻值25.某市体育中考中利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学生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小明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如图)模拟测试,并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电源电压3伏恒定不变。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伏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实验组次 1 2 3电阻R/欧 5 10 20电流I/安 0.4 0.2 0.1(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控制AB间电压2伏不变,再多测几组数据,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欧。27.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R和电源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了a、b、c三条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求得,R0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Ω。28.一根阻值为R=27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线弯成一个圆,A、B、C是三等分点,如图所示。若将AB接在5.4V的电源上,则整个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A。29.下表是小金探究小灯泡L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 1 2 3 4 5 6电压(V) 0 1.0 1.5 2.0 2.5 3.0电流(A) 0 0.19 0.23 0.27 0.30 0.32(1)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画出通过小灯泡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2)已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瓦,现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请设计电路图,并说明使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操作方法:(现有器材:“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30.“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中测得的小灯泡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科学量 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5 2.0 2.5电流I/A 0.22 0.26 0.30电阻R/Ω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1.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温度的电路。已知电源电源为6V且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且阻值为5Ω,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1)当环境温度是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2)该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只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读数为0.2A,闭合开关S后再闭合开关 S1,电流表的读数变化了0.3A.求:(1)电源电压 U;(2)电阻 R2的阻值。1第十二讲《欧姆定律》达标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75分)1.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答案】C【解析】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Rp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使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利用公式I=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的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只能减小电路中的电流,所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即滑片P向右端移动增大电阻。故选C。2.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 )U/V 3.0 2.5 2.0 1.8 1.5 1.3I/A 0.20 0.30 0.40 0.44 0.50 0.54A. B. C. D.【答案】D【解析】AB、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故AB不符合题意;C、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电压表示数变小时,电流表示数也变小,且比值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且比值改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3.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将a b 间的电阻由15Ω换成10Ω时,下一步操作是( )A.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片P向左移动C.将滑片P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答案】C【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当AB两点的电阻由15Ω换成10Ω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小,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更换电阻后,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均发生变化,所以不能直接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故A不正确;B.将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分得的电压变大,电阻两端的电压会进一步的变小,故B不正确;C.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为止,故C正确;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阻两端的电压,但不一定能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且不方便实验操作,故D不正确。故选C。4.科学研究中常会发现某一事物的两个相关量(x,y)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大气的温度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B.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的关系D.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答案】D【解析】A.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降低,故A选项与图中关系不相符;B.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故B选项与图中关系不相符;C.导体的电阻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无关,故C选项与图中关系不相符;D.对于某一段导体来说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D选项与图中关系相符。故选D。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C.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D.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答案】D【解析】A.电压相同时,导体的阻值不同,由I=可知,电流一定不同,故A正确;B.用不同的电阻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结论都是一样,即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只是比例系数不同而已,故B正确;C.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由I=可知,电阻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故C正确;D.由R=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导体的电阻,同一电阻的阻值一定,所以,其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D。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A、图线为正比例函数图线,表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符合题意;B、图线不过原点,表示电流为0时,电路中可能会有电压,不符合欧姆定律的要求,不合题意;C、图线表示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是减小的,不合题意;D、图线不过原点,表示没有电压的情况下,导体中也可能有电流,不合题意。故选A。7.由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此式可以说明(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B.当电流强度增大2倍时,电阻R减小2倍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阻值不变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答案】C【解析】公式R=只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电压为0时,电阻大小不变,所以ABD选项不正确,C选项正确。故选C。8.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可变形得到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答案】D【解析】A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但在数值上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故AB错误;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其大小不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故D正确。故选D。9.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导出R=,对此表达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导体两端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D.导体的电阻值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答案】D【解析】公式R=只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10.图象法是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A.ρ1>ρ2 B.R1>R2 C.υ1>υ2 D.p1>p2【答案】B【解析】A、根据ρ=可知,在物体的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由图象可知ρ1>ρ2,故A正确;B、根据R=可知,在电压相同时,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由图象可知R1<R2,故B错误;C、根据v=可知,在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由图象可知v1>v2,故C正确;D、根据p=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由图象可知p1>p2,故D正确。故选B。11.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1: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 )A.3:1 B.1:1 C.1:3 D.4:3【答案】C【解析】(1)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时,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甲表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乙表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2)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甲表测的是通过R2的电流,乙表测的是通过R1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故选C。12.酒精测试仪可检测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是它的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如果测试时电压表示数越大,表明( )A.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 B.传感器的电阻越大C.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小 D.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答案】A【解析】电压表示数越大,由U=IR知电流I越大,由I=知,R传感器越小,因为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而减小,所以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故选A。13.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电流表的量程为3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A量程读数D.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A量程读数【答案】C【解析】A、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了,电路相当于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此选项错误;B、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测量值应该接近或等于2Ω,不可能为10Ω,与测量次数多少没有关系。此选项错误;C、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所以本该是2Ω的电阻测成了10Ω.此选项正确;D、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电流是正确电流的,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25倍。此选项错误。故选C。14.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电压表的量程为3V,电流表的量程为3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C.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A量程读数D.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A量程读数【答案】D【解析】A、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了,电路相当于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故A错误;B、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Ω,测量值应该接近或等于2Ω,不可能为10Ω,与测量次数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C、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6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电流是正确电流的,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25倍。故C错误;D、电压表按15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3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所以本该是2Ω的电阻测成了10Ω.故D正确。故选D。1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A.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C.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答案】A【解析】A、连接电路时,不一定先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接,开关也不一定应靠近电源的正极,只要电路连接正确就行;故A选项符合题意;B、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可以保护电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为保护电路,防止连接最后一根导线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原件,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闭合开关前,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6.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C.保护电路 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答案】D【解析】A、实验中电阻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根据U=IR,电阻不变,电流变化,所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被测电阻阻值大小跟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过程中三者没有发生变化,电阻的阻值不变,故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7.文澜中学教室里采用光控开关自动调节LED灯的亮灭,对于教室里灯的亮度与总电阻及总电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亮着的灯越多,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大 B.亮着的灯越少,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小C.亮着的灯越多,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 D.亮着的灯越少,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答案】D【解析】家庭电路的照明灯是并联的,开亮的灯越多,并联的支路越多,总电阻越小,根据I=知,电流越大;反之,开亮的灯越少,并联的支路越少,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故选D。18.一对火线和零线从一堵正方形的墙上走过,墙的正中央开了扇正方形的木窗,如图所示火线在A处和零线在B处发生了漏电,如果测得流过下边墙上的电流约为200mA,那么总的漏电电流约为( )A.200mA B.400mA C.600mA D.800mA【答案】D【解析】A处和B处发生漏电,相当于AB之间的具有电压,形成电路,由分析知,相当于上下两条支路并联,如图所示:由题窗户是正方形,所以RAB=RACDB,由UAB=UACDB,根据欧姆定律则:IABRAB=IACDBRACDB,且IACDB=200mA,所以IAB==3IACDB=3×200mA=600mA,则总的漏电电流应为I=200mA+600mA=800mA。故选D。19.有三个电阻,电阻值分别是a欧、b欧、c欧,其中a>b>c,当把它们并联相接,总电阻为R,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c<R<b B.b<R<a C.R可能等于b D.R<c【答案】D【解析】∵三个电阻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故总电阻R<c<b<a。故选D。 20.下列是电路中的某一部分,其连接方式能利用如图情景来比拟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如图,两座桥的颜色和其他部分的颜色不同,说明桥对物体的阻碍不同,将桥看作电阻,对电荷的阻碍大,两座桥相当于两个电阻,而不是开关;电荷通过一个电阻又通过一个电阻,依次通过两个电阻,所以两个电阻是串联的。故选B。 2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Ω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A.40Ω B.30Ω C.20Ω D.7.5Ω【答案】A【解析】已知两电阻串联,因此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R=30Ω+10Ω=40Ω。故选A。 22.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串联,则总电阻(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 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答案】C【解析】由串联电阻规律可知,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故选C。 2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R2两端的电压:U2=U﹣IR1,由表达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2与电流表的示数I是一次函数,且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而减小,故BD错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但不为零,故A正确、C错误。故选A。 24.小科设计了一种测量温度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伏,R0=5欧,Rt为热敏电阻,图乙表示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电流表量程为“0~0.6A”。下列对此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零刻度对应的温度为0℃B.该电路最高能测量的温度为100℃C.该温度表表盘上的刻度是均匀的D.若要提高测量的温度范围,可适当增大R0的阻值【答案】D【解析】A、由图象乙可知,温度为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60Ω,电路中的电流为:I==≈0.18A,即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故A错误。B、根据电流表量程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0.6A,则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20Ω,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阻值之和,所以,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为R最小=R﹣R0=20Ω﹣5Ω=15Ω,由图象知,此时最高能测量的温度为90℃;故B错误;C、由题意和图示可知,该温度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根据I=可知,电流I与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不成正比,所以该温度表表盘上刻度是不均匀的;故C错误;D、若要提高测量的温度范围,即提高最高能测量的温度,由图象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于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不变,则总电阻不变;所以,需要适当增大R0的阻值;故D正确。故选D。25.某市体育中考中利用“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学生进行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小明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如图)模拟测试,并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故A错误;B.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电流,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C.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所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D.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25分)2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电源电压3伏恒定不变。在AB间分别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R,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2伏不变,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实验组次 1 2 3电阻R/欧 5 10 20电流I/安 0.4 0.2 0.1(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控制AB间电压2伏不变,再多测几组数据,AB间允许接入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欧。【答案】(1)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3.33~100。【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都为5Ω×0.4A=10Ω×0.2A=20Ω×0.1A=2V,故可以得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因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所以,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此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都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最小为:R小===3.33Ω;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Ω,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定值电阻阻值也最大;此时电流的电流为:I′===0.02A;定值电阻的最大值为:R大===100Ω。27.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R和电源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了a、b、c三条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求得,R0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__Ω。【答案】1; 5。【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P=I2R可知,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与电流I是二次函数关系,则由图象可知,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图线是b,且定值电阻R0的最大功率P0=9W,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3A,由P=I2R可得,电阻R0的阻值:R0===1Ω;(2)电源电压U不变时,由P=UI可知,电源的总功率PU与电流I成正比,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可知,电源总功率P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图线是a,且电源总功率PU=9W时,电流I=3A,由P=UI可得,电源电压:U===3V;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5A,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6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大=R总﹣R0=6Ω﹣1Ω=5Ω。28.一根阻值为R=27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线弯成一个圆,A、B、C是三等分点,如图所示。若将AB接在5.4V的电源上,则整个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A。【答案】0.9。【解析】∵R=27Ω,∴RAC=RBC=RAB=R=×27Ω=9Ω,若将AB接在5.4V的电源上,电路时将AC和CB串联后,再和AB并联,则:RAB=9Ω,RACB=2×9Ω=18Ω,∴IAB===0.6A,IACB===0.3A,∴I并=IAB+IACB=0.6A+0.3A=0.9A。29.下表是小金探究小灯泡L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 1 2 3 4 5 6电压(V) 0 1.0 1.5 2.0 2.5 3.0电流(A) 0 0.19 0.23 0.27 0.30 0.32(1)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画出通过小灯泡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2)已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瓦,现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请设计电路图,并说明使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操作方法:(现有器材:“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可得:;(2)电压为6伏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由图可知,U=2.5V时,I=0.3A,P=UI=2.5V×0.3A=0.75W,故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分压,电路图如下图:,操作方法:由题(1)曲线可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压为 2.5 伏,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伏时,小灯泡正常工作。(1)如上图;(2)图如上;操作方法:由题(1)曲线可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压为 2.5 伏,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伏时,小灯泡正常工作。30.“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中测得的小灯泡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科学量 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5 2.0 2.5电流I/A 0.22 0.26 0.30电阻R/Ω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变大;(2)8.3。【解析】(1)由图知,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离下接线柱远近,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根据表格数据知此时的电流为0.30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8.3Ω。31.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温度的电路。已知电源电源为6V且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且阻值为5Ω,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1)当环境温度是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2)该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答案】(1)当环境温度是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2)该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90℃。【解析】(1)由图象可知40℃时,R=25Ω由欧姆定律I===0.2A;(2)电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故最大电流不能超过0.3A,此时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R小===2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热敏电阻的最小阻值:Rt小=R小﹣R0=20Ω﹣5Ω=15Ω,由图乙知,对应的最高温度为90℃。答:(1)当环境温度是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2)该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90℃。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只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读数为0.2A,闭合开关S后再闭合开关 S1,电流表的读数变化了0.3A.求:(1)电源电压 U;(2)电阻 R2的阻值。1第十二讲 欧姆定律1.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并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并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3.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4.利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问题。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路图:如图所示。INCLUDEPICTURE"C654.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4.TIF" \* MERGEFORMAT2.实验方法: 。(1)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控制 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实验。(2)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控制电阻两端 不变,改变电阻进行实验。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 电路;(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两端 不变;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改变电阻两端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2. 欧姆定律表达式: 。3. 欧姆定律理解:(1)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 和导体 之间的关系,即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①如图甲所示的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如图乙所示的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INCLUDEPICTURE"C655.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5.TIF" \* MERGEFORMAT4.使用欧姆定律公式的注意事项:(1)同体性,即同一段电路上的I、U、R(2)同时性,即同一时间也就是电路在同一个状态下的I、U、R(3)统一性,即单位要统一,I、U、R的单位分别是 A、 V、 Ω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比较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路图 INCLUDEPICTURE"C656.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C657.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7.TIF" \* MERGEFORMAT电流 I=I1=I2 I=I1+I2电压 U=U1+U2 U=U1=U2等效电阻 INCLUDEPICTURE"C658.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8.TIF" \* MERGEFORMAT 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 任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 INCLUDEPICTURE"C659.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9.TIF" \* MERGEFORMAT 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的电阻都要电阻 R=R1+R2 =+电流、电压的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 =或I1R1=I2R2…6.电路计算的一般思路:(1)四个弄清:①用电器的连接方式;②各电表分别测哪个元件的电学量;③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部分;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提供的物理过程。(2)画电路图:特别是不同的物理过程对应的电路图,在图中尽可能地标出已知量的符号,数据和未知量的符号。(3)对电路进行分析,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分析电路时要抓住电路中不变的量(如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阻值)和变化的量。(4)根据电路特点及相关公式比例关系或列方程求解。知识点一: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例1】(2018 温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428b7f5-19bf-4417-8a0e-daacf4b40ff5" \t "_blank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电压为6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 2.5A)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如下实验。①将4欧的R1接入电路,当电压表示数为4伏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②用R2替换R1,发现无论如何左右移动滑片P,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右摆动,但无法准确指在4伏的刻度线上。老师告知小明: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所示,因此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会导致步骤②现象发生。③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并按图丙方式接入电路,继续实验。通过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1)图丁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安。(2)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4伏,则小明应如何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继续他的探究实验,仍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下列定值电阻可用来替换R1进行实验的有________(可多选)。A.15欧 B.25欧 C.35欧 D.45欧【答案】(1)2;(2)将滑片P向右移,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4V;(3)ABC。【解析】(1)图丁中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电流大小为2安。(2)由②知,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因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所示,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故导致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右摆动,图丙中,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此时将其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中,故只能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减小旋钮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因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4伏,为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即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由欧姆定律,要增大电路的电阻大小,故将滑片P向右移,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根据U=IR,电压表示数变大,直到电压表示数为4V。(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①,①式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当变阻器取最大值时,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大,即,即定值电阻的最大电阻为40Ω,故用来替换R1进行实验的有15欧、25欧、35欧的电阻,即选ABC;知识点二:动态电路分析【例2】(2018 台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d0ab23bf-7162-4dac-a738-eb2d35a4c5b8" \t "_blank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答案】C【解析】A、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由图乙知,电阻是变化的,故A错误;B、由题意和图象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x两端的电压):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故B错误;C、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故C正确;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2.5V);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2.5V,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故D错误。故选C。知识点三:伏安法测电阻【例3】(2018 绍兴)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f07482c-6c79-4233-9241-c17f6af6e621" \t "_blank )小敏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某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次数 U/v I/A R/Ω1 2.0 0.20 10.02 2.53 2.9 0.28 10.4(1)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_(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请结合图甲电路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进行三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上表。表中第二次实验的电流可从图乙中读取,根据这三次测得的数据求得此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欧(保留一位小数)(4)下列实验电路图丙中,也能够得出定值电阻Rx阻值的电路有________。【答案】(1)A;(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3)10.3;(4)ACD。【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在阻值最大处即A端;(2)由电路图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与电源两端相连,有示数;(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2A,此时的电阻;三次的平均电阻为:;(4)A.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为U,电流表测量总电流示数为I,总电阻为,Rx的阻值为-R0,故A可以测出Rx的阻值,故不A正确;B、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为U,电流表测量R的电流示数为I,已知R的电阻,根据U=IR算出R两端的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无法知电流,不能测出电阻,故B错误;C、两电阻并联,上面的电流表测量干路的总电流示数I,下面的电流表测量电阻R的电流示数为I1,已知R的电阻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的电压U=I1R,Rx的电流Ix=I-I1,则,故C正确;D、两电阻串联,分别利用电流表测出滑片位于最大阻值处和0Ω时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x的阻值,故D正确。故选ACD。知识点四:电路故障分析【例4】(2018 南陵县一模)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43141c67-48dc-4263-ae68-82cdceb564ee" \t "_blank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电阻器滑片P,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L2的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C.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D.灯泡L2短路了【答案】D【解析】A、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此选项错误;B、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L1亮度的变化。此选项错误;C、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此选项错误;D、若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此选项正确。故选D。知识点五:欧姆定律及应用【例5】(2017 宁波)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c5b5480-aa28-4b2a-bf2f-0548cac5377c" \t "_blank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可得,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U=U电源-IR0,据此可知,U-I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错误;当滑片位于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由U=U电源-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错误、B正确。故选B。一、在叙述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结论时,易忽略条件“在电压一定“或在”电阻一定”,颠倒三者的因果关系。(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析表中电压值和电流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2)①在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将AB间电阻由5Ω换成1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析表中电阻值和电流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例1】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2d9e752c-e4fb-4aa8-b012-5788114513bf" \t "_blank )(2018 椒江区模拟)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科选用的电源电压恒定为4.5V,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50Ω 1A”。(1)小科连接了如图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示数保持不变。经检查,小科发现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进行实验,请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将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修改正确。U=2伏次数 电阻/欧 电流/安1 5 0.42 10 0.23 15 0.144 20 0.1(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科发现家里有一只标有“220V?W”的白炽灯,他提出一个测定白炽灯额定功率的方法:用该白炽灯替换图中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刚闭合开关时白炽灯不发光,但测得如图所示一组数据。于是,他求得此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_欧。小科再根据公式P=U2/R求得该白炽灯的额定功率。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下图;(2)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35;不合理,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析】(1)原电路中,电流经电流表通过变阻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电阻没有接入电路中,可将电压表与变阻器串联而达到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的目的,改正后如下所示:(2)由表中数据,考虑到误差因素,U=IR′=0.4A×5Ω=-----=0.1A×20Ω=2V,为一定值,故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2.8V,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08A.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 -----①,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大,根据P=UI,灯的功率变大,灯的温度升高,故灯的电阻变大,即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①为灯在2.8V电压下的电阻,小于灯在220V下的电阻大小,故小科再根据公式求得该白炽灯的额定功率是不合理的。二、在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常将=+误认为R=+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阻值等于两个电阻值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例2】(2017春 武冈市月考)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3613328-53fa-4dfb-af0b-3708743cf07c" \t "_blank )电阻值分别为1Ω、100Ω的两只电阻并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A.小于10Ω B.等于101Ω C.等于1Ω D.小于1Ω【答案】D【解析】因为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为:,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即小于最小的电阻,故总电阻小于1Ω。故选D。三、在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根据电表的量程确定变阻器应接入的阻值范围易出错。这类型的题目可以利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分析电流表达到最大量程时,电压表的情况;再假设电压表达到最大量程时,电流表的情况.【例3】(2018 浙江模拟)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081545c-8e36-4179-a6bf-3b0715fa08bf" \t "_blank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 B.电源电压为14VC.R1的阻值是2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答案】C【解析】A、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象可知,A为滑动变阻器R2的U-I关系图象,B为电阻R1的U-I图象,故A错误;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U-I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14V+4V=18V,故B错误;C、由图乙中的B线(R1的I-U)可知,当R1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R1的电阻:,故C正确;D、由图甲可知,当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中的A线(R2的I-U)可知,通过R2的最小电流为0.2A,此时R2两端电压为14V时,则R2的电阻:;故D错误。故选C。四、开关状态变化引起的电路变化(1)只闭合S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A1和A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2)闭合S、S2时,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并联部分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3)闭合S、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和通过R1支路的电流,然后求出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例4】(2018 下城区模拟)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372f5e6-5b51-426b-828b-bc76593bd911" \t "_blank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Ω,R2=3Ω,R3=4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闭合S,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1B.只闭合S,电压表V1、V2的示数比为1:3C.闭合S、S2,电压表V1、V2的示数比为5:11D.闭合S、S1、S2,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3:5【答案】C【解析】(1)只闭合S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A1和A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1,故A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可得,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故B正确;(2)闭合S、S2时,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并联部分的电阻:,则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故C错误;(3)闭合S、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此时并联部分的电阻R并=1.2Ω,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故D正确。故选C。五、滑片移动引起电路变化首先等效简化分析电路,明确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流表测哪个元件的电流,电压表测哪个元件的电压;然后开始分析,先分析局部电路电阻的变化,再分析整个电路电阻的变化,再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分析整个电路电流的变化,再分析定值电阻电压的变化,最后分析可变电阻电压的变化。对照题目逐个分析。【例5】(2018 江干区模拟)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a7392b1-27dd-4f32-8ba2-39cde5165491" \t "_blank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A.一定小于1.5V B.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可能达到1.5VC.一定大于1.5V D.增大接入电阻的阻值就可能达到1.5V【答案】C【解析】(1)因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1.5V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3V-1.5V=1.5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1倍,根据分压原理,当a、b间时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1×20Ω=20Ω>15Ω,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20Ω的滑动变阻器,即在现有变阻器的条件下,即使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也小于1.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运用自如,故电压表示数大于1.5V,故AB错误;C正确;(2)若增大接入电阻的阻值,根据(1)中分析,电压表示数达到1.5V,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要更大,故D错误。故选C。1第十二讲 欧姆定律1.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并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并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3.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4.利用欧姆定律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问题。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路图:如图所示。INCLUDEPICTURE"C654.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4.TIF" \* MERGEFORMAT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实验。(2)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进行实验。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知识点二: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欧姆定律表达式:。3. 欧姆定律理解:(1)欧姆定律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即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的电阻。①如图甲所示的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如图乙所示的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INCLUDEPICTURE"C655.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5.TIF" \* MERGEFORMAT4.使用欧姆定律公式的注意事项:(1)同体性,即同一段电路上的I、U、R(2)同时性,即同一时间也就是电路在同一个状态下的I、U、R(3)统一性,即单位要统一,I、U、R的单位分别是 A、 V、 Ω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比较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路图 INCLUDEPICTURE"C656.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C657.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7.TIF" \* MERGEFORMAT电流 I=I1=I2 I=I1+I2电压 U=U1+U2 U=U1=U2等效电阻 INCLUDEPICTURE"C658.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8.TIF" \* MERGEFORMAT 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大于任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 INCLUDEPICTURE"C659.TIF" INCLUDEPICTURE "../../../../物理教学资源/物理总复习/2015复习备课/C659.TIF" \* MERGEFORMAT 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比任一支路的电阻都要小电阻 R=R1+R2 =+电流、电压的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 =或I1R1=I2R2…6.电路计算的一般思路:(1)四个弄清:①用电器的连接方式;②各电表分别测哪个元件的电学量;③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部分;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提供的物理过程。(2)画电路图:特别是不同的物理过程对应的电路图,在图中尽可能地标出已知量的符号,数据和未知量的符号。(3)对电路进行分析,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分析电路时要抓住电路中不变的量(如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阻值)和变化的量。(4)根据电路特点及相关公式比例关系或列方程求解。知识点一: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例1】(2018 温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b428b7f5-19bf-4417-8a0e-daacf4b40ff5" \t "_blank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电压为6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 2.5A)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如下实验。①将4欧的R1接入电路,当电压表示数为4伏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②用R2替换R1,发现无论如何左右移动滑片P,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右摆动,但无法准确指在4伏的刻度线上。老师告知小明: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所示,因此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会导致步骤②现象发生。③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并按图丙方式接入电路,继续实验。通过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1)图丁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安。(2)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4伏,则小明应如何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继续他的探究实验,仍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下列定值电阻可用来替换R1进行实验的有________(可多选)。A.15欧 B.25欧 C.35欧 D.45欧【答案】(1)2;(2)将滑片P向右移,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4V;(3)ABC。【解析】(1)图丁中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电流大小为2安。(2)由②知,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因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所示,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故导致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右摆动,图丙中,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此时将其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中,故只能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减小旋钮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因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4伏,为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即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由欧姆定律,要增大电路的电阻大小,故将滑片P向右移,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根据U=IR,电压表示数变大,直到电压表示数为4V。(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①,①式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当变阻器取最大值时,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大,即,即定值电阻的最大电阻为40Ω,故用来替换R1进行实验的有15欧、25欧、35欧的电阻,即选ABC;知识点二:动态电路分析【例2】(2018 台州)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d0ab23bf-7162-4dac-a738-eb2d35a4c5b8" \t "_blank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答案】C【解析】A、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由图乙知,电阻是变化的,故A错误;B、由题意和图象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x两端的电压):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故B错误;C、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故C正确;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2.5V);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2.5V,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故D错误。故选C。知识点三:伏安法测电阻【例3】(2018 绍兴)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f07482c-6c79-4233-9241-c17f6af6e621" \t "_blank )小敏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某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次数 U/v I/A R/Ω1 2.0 0.20 10.02 2.53 2.9 0.28 10.4(1)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_(选填“A”或“B”)端(2)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请结合图甲电路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进行三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上表。表中第二次实验的电流可从图乙中读取,根据这三次测得的数据求得此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欧(保留一位小数)(4)下列实验电路图丙中,也能够得出定值电阻Rx阻值的电路有________。【答案】(1)A;(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3)10.3;(4)ACD。【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在阻值最大处即A端;(2)由电路图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与电源两端相连,有示数;(3)图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2A,此时的电阻;三次的平均电阻为:;(4)A.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为U,电流表测量总电流示数为I,总电阻为,Rx的阻值为-R0,故A可以测出Rx的阻值,故不A正确;B、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为U,电流表测量R的电流示数为I,已知R的电阻,根据U=IR算出R两端的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无法知电流,不能测出电阻,故B错误;C、两电阻并联,上面的电流表测量干路的总电流示数I,下面的电流表测量电阻R的电流示数为I1,已知R的电阻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的电压U=I1R,Rx的电流Ix=I-I1,则,故C正确;D、两电阻串联,分别利用电流表测出滑片位于最大阻值处和0Ω时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x的阻值,故D正确。故选ACD。知识点四:电路故障分析【例4】(2018 南陵县一模)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43141c67-48dc-4263-ae68-82cdceb564ee" \t "_blank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电阻器滑片P,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泡L2的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C.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D.灯泡L2短路了【答案】D【解析】A、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此选项错误;B、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L1亮度的变化。此选项错误;C、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此选项错误;D、若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此选项正确。故选D。知识点五:欧姆定律及应用【例5】(2017 宁波)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c5b5480-aa28-4b2a-bf2f-0548cac5377c" \t "_blank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可得,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U=U电源-IR0,据此可知,U-I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错误;当滑片位于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由U=U电源-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错误、B正确。故选B。一、在叙述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结论时,易忽略条件“在电压一定“或在”电阻一定”,颠倒三者的因果关系。(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析表中电压值和电流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2)①在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将AB间电阻由5Ω换成1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分析表中电阻值和电流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例1】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2d9e752c-e4fb-4aa8-b012-5788114513bf" \t "_blank )(2018 椒江区模拟)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科选用的电源电压恒定为4.5V,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50Ω 1A”。(1)小科连接了如图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示数保持不变。经检查,小科发现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进行实验,请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将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修改正确。U=2伏次数 电阻/欧 电流/安1 5 0.42 10 0.23 15 0.144 20 0.1(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科发现家里有一只标有“220V?W”的白炽灯,他提出一个测定白炽灯额定功率的方法:用该白炽灯替换图中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刚闭合开关时白炽灯不发光,但测得如图所示一组数据。于是,他求得此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_欧。小科再根据公式P=U2/R求得该白炽灯的额定功率。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下图;(2)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35;不合理,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析】(1)原电路中,电流经电流表通过变阻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电阻没有接入电路中,可将电压表与变阻器串联而达到控制电阻电压不变的目的,改正后如下所示:(2)由表中数据,考虑到误差因素,U=IR′=0.4A×5Ω=-----=0.1A×20Ω=2V,为一定值,故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2.8V,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08A.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 -----①,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大,根据P=UI,灯的功率变大,灯的温度升高,故灯的电阻变大,即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①为灯在2.8V电压下的电阻,小于灯在220V下的电阻大小,故小科再根据公式求得该白炽灯的额定功率是不合理的。二、在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常将=+误认为R=+两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阻值等于两个电阻值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例2】(2017春 武冈市月考)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3613328-53fa-4dfb-af0b-3708743cf07c" \t "_blank )电阻值分别为1Ω、100Ω的两只电阻并联,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A.小于10Ω B.等于101Ω C.等于1Ω D.小于1Ω【答案】D【解析】因为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为:,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即小于最小的电阻,故总电阻小于1Ω。故选D。三、在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根据电表的量程确定变阻器应接入的阻值范围易出错。这类型的题目可以利用极端假设的方法,分析电流表达到最大量程时,电压表的情况;再假设电压表达到最大量程时,电流表的情况.【例3】(2018 浙江模拟)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9081545c-8e36-4179-a6bf-3b0715fa08bf" \t "_blank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 B.电源电压为14VC.R1的阻值是2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答案】C【解析】A、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1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象可知,A为滑动变阻器R2的U-I关系图象,B为电阻R1的U-I图象,故A错误;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U-I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1两端的电压U1=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14V+4V=18V,故B错误;C、由图乙中的B线(R1的I-U)可知,当R1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的电流为0.2A,则R1的电阻:,故C正确;D、由图甲可知,当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中的A线(R2的I-U)可知,通过R2的最小电流为0.2A,此时R2两端电压为14V时,则R2的电阻:;故D错误。故选C。四、开关状态变化引起的电路变化(1)只闭合S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A1和A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2)闭合S、S2时,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并联部分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3)闭合S、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和通过R1支路的电流,然后求出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例4】(2018 下城区模拟)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e372f5e6-5b51-426b-828b-bc76593bd911" \t "_blank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2Ω,R2=3Ω,R3=4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闭合S,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1B.只闭合S,电压表V1、V2的示数比为1:3C.闭合S、S2,电压表V1、V2的示数比为5:11D.闭合S、S1、S2,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3:5【答案】C【解析】(1)只闭合S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A1和A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1,故A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可得,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故B正确;(2)闭合S、S2时,R1与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并联部分的电阻:,则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故C错误;(3)闭合S、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此时并联部分的电阻R并=1.2Ω,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故D正确。故选C。五、滑片移动引起电路变化首先等效简化分析电路,明确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流表测哪个元件的电流,电压表测哪个元件的电压;然后开始分析,先分析局部电路电阻的变化,再分析整个电路电阻的变化,再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分析整个电路电流的变化,再分析定值电阻电压的变化,最后分析可变电阻电压的变化。对照题目逐个分析。【例5】(2018 江干区模拟) ( http: / / www.m / physics / report / detail / aa7392b1-27dd-4f32-8ba2-39cde5165491" \t "_blank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A.一定小于1.5V B.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可能达到1.5VC.一定大于1.5V D.增大接入电阻的阻值就可能达到1.5V【答案】C【解析】(1)因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1.5V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3V-1.5V=1.5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1倍,根据分压原理,当a、b间时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讲 欧姆定律 达标检测 (学生版).doc 第12讲 欧姆定律 达标检测 (教师版).doc 第12讲 欧姆定律(考纲分析+思维导图+重点归纳+难点突破+易错点拨) 学生版.doc 第12讲 欧姆定律(考纲分析+思维导图+重点归纳+难点突破+易错点拨) 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