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组合问题总复习(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讲 组合问题总复习(二)

资源简介

第十讲 组合问题总复习(二)
模块一、逻辑推理:
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而我们小学阶段题目多以形式逻辑为主,在既定的情況下,通过对题目条件的分析推导出一个题目设定的结论。
一、真假型:
前提:题目所给的条件有真有假;
方法:假设法,通过有顺序的假设去寻找正确的条件(真命题),从而推导出题目设定的结论。
假设的结果无外乎两种
有矛盾:重新假设;
无矛盾:推出结论。
特殊:说的正好相反的两句话(两个条件)一定一对一错。
二、条件型:
前提:题目所给的条件全是真命题,即都是真话,可以直接用来推导分析。
方法:列表法。
构造表格:
根据条件在相应的位置画出√和×;
结合对应关系判断(如一行一列有且只有一个√,那其他位置都是×),在判断不出的位置根据情况少的原则进行合理假设。
例1.在神话王国内,居民不是骑士就是骗子,骑士不说谎,骗子永远说谎,有一天国王遇到该国的居民小白、小黑、小蓝。小白说:“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小蓝说:“小白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国王很快判断出谁是骑士,谁是骗子。请你分析并判断:三人中 是骑士。(小白填1,小黑填2,小蓝填3)
解:如果小白是骑士,则小白说:“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都是真的,那么小蓝也是骑士,
而小蓝说:“小白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矛盾了,所以小白是骗子;
因为小白是骗子,所以他说的都是谎话,四小蓝是骗子,小黑是骑士。
填2.
例2.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则 是工人; 是农民; 是教师。
解:
小王
小张
小李
工人
×

×
农民
×
×

教师

×
×
容易推出,小李是农民,
再回到题中,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农民小李比教师年龄大,
所以小张不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
模块二、容斥原理:
二量重叠:总量等于满足一个条件的减去满足两个条件的,再加上满足零个条件的;
三量重叠:总量等于满足一个条件的减去满足两个条件的,加上满足三个条件的加上满足零个条件的。

例3.某校四年级有102人,其中50人去过北京,48个去过上海,35人去过广州;17人去过北京和上海,8人去过北京和广州,7人去过上海和广州,3个地方都去过的有 1 人;只去过广州的有 21 人。(班里每个人都至少去过上述一个地方)
解:设3个地方都去过的有x人,
则50+48+35?(17+8+7)+x=102,解得x=1,
其中去过广州和北京的8人中有7人去过广州,去过广州和上海的7人中有6人去过广州,
所以只去过广州的有35?7?6?1=21(人)。
例4.在1到2004的所有自然数中,不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个。
解:在1到2004中,是2的倍数的有1002个,是3的倍数的有668个,是5的倍数的有400个,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有334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200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133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的有66个,
所以不是2、3、5的倍数的数有2004?(1002+668+400)+(334+200+133)?66=535(个)。
模块三、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推广到一般情况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
例5.(1)向阳小学有730个学生,那么至少有 个学生生日是同一天。
(2)把十只小兔放进至多 个笼子里,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或两只以上的小兔。
解:(1)730÷12=60……10,所以至少有61个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
(2)把十只小兔放进至多 9 个笼子里,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或两只以上的小兔。
例6.将400本书随意分给若干名同学,每人至少分得1本,但是不许超过11本,那么至少有 个同学分到的书的本数相同。
解:1+2+3+……+11=66, 400÷66=6……4,所以至少有5名同学分到的书的本数相同。
随 堂 练 习
1.四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奥、林、匹、克四个字(一张上写一个字),取出三张字朝下放在桌上,A、B、C三人分别猜每张卡片上是什么字,猜的情况见下表:
第一张
第二张
第三张
A



B



C



结果有1人一张也没有猜中,1人猜中两张,另1人猜中三张。那么这三张卡片上各写着 , ,
字。
解:假设A猜中三张,则B猜中两张,而C猜中一张,矛盾;
假设B猜中三张,则A猜中两张,C一张也没有猜中,所以中符合题意。
所以这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林”、“匹”、“克”。
2.甲说:“乙和丙都说谎。”乙说:“甲和丙都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根据三人所说,下面的结论
正确;
(1)三人都说谎;(2)三人都不说谎;(3)三人中只有一人说谎;(4)三人中只有一人不说谎;
解:假设(1)正确,则甲、乙、丙都没说错,与假设矛盾;???
假设(2)正确,则甲、乙、丙都说错了,与假设矛盾;???
假设(3)正确,可是三个人都说有两人说谎,即三人都说错了,与假设矛盾;?
?? 假设(4)正确,推不出矛盾,符合题意。
3.在自然数列1、2、3、……、1000中,能被3或5整除的自然数有 个。
解:在1到1000中,能被3整除的有333个,能被5整除的有200个,同时能被3和5整除的有66个,
能被3或5整除的有333+200?66=467(个)。
4.某学校五年级1班,有20人参加了科技兴趣小组,有17人参加了英语兴趣小组,有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 人只参加了科技小组而没有参加英语小组。
解:20?9=11,即有11人只参加了科技小组而没有参加英语小组。
5.从1、2、3、……、100这100各个数中任意挑出51个数来,证明在这51个数中,一定有两个数的差为50.
证明:把这100个数分成50组:(1、51);(2、52);(3、53);……;(50、100),
从中挑出51个数,那么至少有2个数在同一小组,这两个数的差为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