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9高考生物专题02+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备战2019高考生物专题02+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资源简介


专题02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1.(2018全国Ⅱ卷,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2.(2018江苏卷,5)哺乳动物的催产素具有催产和排乳的作用,加压素具有升高血压和减少排尿的作用。两者结构简式如下图,各氨基酸残基用3个字母缩写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激素都是由八肽环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
C.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D.两种激素间因2个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生理功能不同
【答案】D
【解析】由图解可知,两种激素都是由六环肽和三肽侧链构成的多肽化合物,A错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的氢分别来自于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B错误;肽链中游离的氨基酸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有关,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激素在两个氨基酸种类上不同,进而导致两者的功能不同,D正确。
3.(2018浙江卷,1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
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
【答案】B
4.(2017海南卷,1)有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D.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其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形成其的空间结构,A正确。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形成长度不同的多肽链,B正确。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中,抗体将保持其活性,C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其所处环境中的温度、pH等环境理化因素影响,D错误。
5.(2017江苏卷,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等,都是8个,A正确;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可能由1条多肽链构成,也可能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B错误;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没有断裂,C错误;变性蛋白质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6.(2017年新课标Ⅰ卷,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7.(2016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答案】A
【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错误;氨基酸之间脱去的水分子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B正确;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蛋白酶的催化,蛋白酶属于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其功能基团有关,D正确。
8.(2018全国Ⅲ卷,30)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 2)空间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解析】(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氨基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在核糖体上mRNA的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胃蛋白酶是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属于胞内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还需要内质网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最后形成分泌小泡转运至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去。
(2)细胞内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序列以及由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一定的空间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被水解。
(3)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改变后的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还是原来的氨基酸,这是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不引起血红蛋白中基酸序列的改变。
【考点定位】
考纲内容
考纲解读
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Ⅱ)。
1.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能够熟练掌握脱水缩合反应和相关的计算,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关系。
【学科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氨基酸的结构和脱水缩合过程的分析,建立起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2)理性思维:通过对蛋白质形成过程的相关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对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及在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获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预测】
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蛋白质功能和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计算,预测2019年高考仍然会结合蛋白质功能(免疫、调节、运输等),综合考查蛋白结构、功能和计算,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基础梳理】
一、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
1.结构通式:
2.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P、S等。
3.结构特点
(1)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每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氨基和羧基的连接位置: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氨基酸不同的决定因素:R基的不同。
(4)种类:约20种,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可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婴儿9种)和非必需氨基酸(12种)。?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二肽的形成过程
(1)过程a名称: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
(2)物质b名称:二肽。
(3)结构c名称: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CO—(或—CO—NH—)。
(4)H2O中各元素的H来自—COOH和—NH2,O来自—COOH。
(5)多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名称为多肽。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1)氨基酸
(2)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连线)
【要点解读】
1.“两看法”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
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
(1)碳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4)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5)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无法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3.关注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四个易错点
(1)多肽≠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多肽,而不是蛋白质,多肽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2)煮熟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链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分解。
(3)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低温不会。
(4)酒精、加热、紫外线方法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1.(广东省2018届高三年级百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等于或小于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氨基酸数
B.含肽键的物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核糖体上可形成肽键,溶酶体内可发生肽键的水解
D.肽键的元素组成为C、H、O、N,其牢固程度与碳碳双键紧密相关
【答案】D
2.(山东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考前模拟试题理综生物试题)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中,不选用血红蛋白
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不选用洋葱根尖细胞
C.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中,不选用植物材料
D.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中,不选用蝗虫的卵巢
【答案】C
【解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而血红蛋白本身是红色,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中,若选用血红蛋白作实验材料,血红蛋白自身的颜色会掩盖反应结果,故A项正确;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应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为实验材料,例如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但如果选用洋葱根尖细胞为材料,会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故B项正确;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中,两种生物材料最好一种是植物的,一种是动物的,C项错误;蝗虫的精巢是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卵巢中同一时期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很少,并且它的分裂是不连续的,故D项正确。
3.(山东、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三)生物试题)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  )
A.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B.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砖红色
C.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D.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蛋白块的大小
【答案】D
4.(湖北省2018届高三五月冲刺理综生物试题)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加入斐林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条件下进行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答案】C
【解析】因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必须水浴加热至50~65℃,B错误;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该实验能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如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则三个组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检测,D错误。
5.(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下列相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水中,氧来自于羧基
B.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
C.番茄的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D.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答案】B
6.(2018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题)蛋白质的肽链之间可通过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面左图是一个分析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M”代表某些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或多肽,M右侧的数字代表这些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右图中的“-”代表二硫键。根据左图结果,右图中最能代表该蛋白质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表示没加还原剂的电泳结果,即蛋白质并未发生水解,对应的是整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参照M值得出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0。“+”表示加入还原剂后的电泳结果,二硫键被打断,结果出现了两条分离带,参照M值可知: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略低于67,另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水解后各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据此可推知:该蛋白质由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略低于67的肽链和两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的肽链构成,B正确,A、C、D均错误。
7.(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生命科学试题)图表示某化学键的结构式,则含有该键的化合物可能是(  )
             
A.ATP B.抗体 C.DNA D.磷脂
【答案】B
8.(全国100所名校2017-2018年度高考模拟金典卷(一)理综生物试题)番茄叶一旦被昆虫咬伤,会释放出系统素(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与受体结合,激活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的取食和病原菌的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系统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植物激素类似
B.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分子
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D.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A
【解析】系统素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过程来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因此系统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其作用机理与植物激素类似,A正确;系统素是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其内含17个肽键,B错误;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由题干可知,系统素能促进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D错误。
9.(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3月统一测试(一模)理综生物试题)我国学者最新发现,膜蛋白S5是一种天然免疫因子,可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
B.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降低
C.细胞中合成膜蛋白S5的场所是核糖体
D.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相同
【答案】B
【解析】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A正确。膜蛋白S5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上升,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D正确。
10.(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下列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似的功能
B.细胞中运输K+、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
C.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及功能基团有关
【答案】B
11.(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牛奶中的某种β-酪蛋白存在A1、A2两种不同类型,二者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及消化产物如图所示。研究发现,BCM-7会引起部分饮用者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反应。标注“A2奶”的乳品在国内外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1型β-酪蛋白消化生成BCM-7的过程涉及肽键的断裂
B.A1、A2两种酪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很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C.消化酶能识别特定氨基酸序列并催化特定位点断裂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A2奶”不含A1型β-酪蛋白因而对所有人群均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A1 型β-酪蛋白消化生成BCM-7 的过程是由长的多肽变成短的多肽的过程,所以涉及肽键的断裂,A项正确;A1、A2两种酪蛋白氨基酸序列只有一个位置上的氨基酸种类差异,可推知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项正确;消化酶能识别特定氨基酸序列并催化特定位点断裂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项正确;“A2奶”不含A1型β-酪蛋白,因而其消化产物没有BCM-7,不会引起部分饮用者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反应,所以对所有人群均适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D项错误。
12.(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孢霉素是一种环状十一肽,分子中含10个肽键
B.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组成头发的蛋白质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D.蛋白质的功能与碳骨架有关,与其空间结构无关
【答案】B
13.(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科学发现SFRP5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经证实它与糖尿病、肥胖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FRP5在内质网内形成成熟的空间结构
B.SFRP5的合成和运输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C.SFRP5可对胰岛细胞的生理活动起调节和催化作用
D.SFRP5靶细胞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SFRP5属于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的初步加工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才能形成成熟的空间结构,A错误;SFRP5的合成和运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B错误;SFRP5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对胰岛细胞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C错误;SFRP5靶细胞受体能够识别SFRP5,其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D正确。
14.(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下列有关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中的硫元素只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
B.天然蛋白质中的-CO-NH-在核糖体上形成
C.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功能基团都相关
D.在细胞间完成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
【答案】D
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其活性成分能够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脂肪代谢,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研究普洱茶的降脂效果,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
组别
饲料
每天定时饲喂
摄食量(g/d)
食物利用率(%)
实验终脂肪系数(%)
A
普通饲料
2ml蒸馏水
1365
10.2
2.6
B
高脂饲料
2ml蒸馏水
1182
12.3
4.6
C
高脂饲料
2ml某降脂药液(按推荐剂量)
1177
9.7
3.9
D
高脂饲料
2ml含0.03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1174
9.7
4.0
E
高脂饲料
2ml含0.06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1183
9.0
3.8
F
高脂饲料
2ml含0.12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
1172
8.2
3.6
注:食物利用率:体重增长量/摄食量×100%脂肪系数:脂肪重量/体重×100%
       
(1)上述实验中,需使用______来配制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A、B、C均为对照组,其中设置C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表中的数据中,__________能说明不同浓度的普洱茶均有降脂作用,此效果通过____实现。
(3)科研人员用2ml含0.12g普洱水提物的水溶液饲喂肥胖大鼠,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大鼠线粒体内膜上的UCP2明显增多,UCP2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分析可知,UCP2能使H+回流,此过程不与任何耗能的生理活动相偶联,因而能量以热能形式被释放;所以UCP2增多将导致____过程中ATP的产生量____,因此细胞需要通过增加____的消耗,以实现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同时达到了降脂的目的。
(4)综上所述,普洱茶能够降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蒸馏水 作为普洱茶是否具有降脂作用的依据
(2)实验终脂肪系数 降低食物利用率
(3)有氧呼吸 减少 有机物
(4)一方面降低食物利用率;另一方面使UCP2含量增加导致细胞呼吸中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被释放,最终使机体有机物的消耗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中,[H]和氧气结合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能量,其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根据题意可知,UCP2能使H+回流,此过程不与任何耗能的生理活动相偶联,因而能量以热能形式被释放;所以UCP2增多将导致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产生量减少,因此细胞需要通过增加有机物的消耗,以实现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同时达到了降脂的目的。
(4)综上所述,普洱茶一方面降低食物利用率;另一方面使UCP2含量增加导致细胞呼吸中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被释放,最终使机体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最终达到降脂的效果。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蛋白有关
B.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核酸,而核酸的合成也离不开蛋白质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而与其基本骨架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D
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脱水缩合反应
B.反应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C.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
D.需要水解酶的催化
【答案】D
【解析】图示为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二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该反应需要酶催化,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二肽的形成不需要水解酶催化。
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S原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除了含有S元素外,还含有C、H、O、N
B.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20种氨基酸
C.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
D.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答案】B
4.(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理综生物试题)下列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吸收N元素用于合成脂肪、核酸及蛋白质
B.1分子蔗糖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C.具有碱基对的核酸,有可能运输氨基酸
D.将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去掉,剩余部分仍能合成肽链
【答案】C
【解析】脂肪由C、H、O组成,核酸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可见,生物吸收N元素用于合成核酸及蛋白质,但不能用于合成脂肪,A错误;1分子蔗糖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号1分子果糖才能被人体吸收,B错误;RNA是单链结构,链上部分互补的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形成碱基对,使tRNA分子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每个tRNA分子有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因此具有碱基对的核酸,有可能运输氨基酸,C正确;将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去掉,剩余部分仍能合成肽链,这是对核糖体功能的描述,D错误。
5.绿色荧光蛋白是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R基上的羧基和氨基不会脱水形成肽键,则下列对该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氨基酸数目
126
R基上的羧基数
15
游离羧基总数
17
游离氨基总数
17
A.只有1条肽链
B.R基上的氨基有17个
C.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氨基
D.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32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R基上的氨基有15个。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羧基。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2=124个,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2232。
6.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气味分子可与GPCRs结合进而产生嗅觉,多种激素可与相应GPCRs结合进而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PCRs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通过GPCRs的作用,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细胞中合成GPCRs需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
D.GPCRs可接受多种形式的信号,故没有特异性
【答案】D
7.如图为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经加工,第1位甲硫氨酸被切除,第16与17位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被切断并生成两条多肽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有关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工过程中,氧原子数目增加1个
B.经加工,比原多肽链增加了1个氨基和1个羧基
C.此加工过程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
D.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消耗了2个水分子
【答案】A
【解析】加工过程减少了1个肽键(含1个氧),另1个肽键(含1个氧)被水解,生成1个羧基(含2个氧)和1个氨基,所以氧原子数没变;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肽键,形成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水解了2个肽键,消耗了2个水分子。
8.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牛胰岛素结晶,其大致过程是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先用化学方法分别合成胰岛素A、B两条肽链,再催化两条肽链间形成二硫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合成胰岛素的方法必须利用mRNA为模板
B.一些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或羧基参与肽键的形成
C.形成二硫键后,A、B两条肽链的肽键数目增多、形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
D.若饥饿小鼠被注射该产物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则说明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答案】D
9.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C.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结冰与二硫键(—S—S—)的形成有关,解冻与氢键断裂有关,都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10.在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B.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C.在常温下,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
D.系统素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答案】C
1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所共有的细胞器,这间接体现了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B.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不影响其生物学活性
C.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来识别并转运
D.蛋白质分子中0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0原子数=各氨基酸中0原子总数-脱水数
【答案】A
【解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蛋白质,间接体现了蛋白质的重要作用,A正确;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酶,其空间结构与其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其空间结构一旦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就会失去生物学活性,B错误;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但大多数氨基酸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tRNA来识别并转运,C错误;因为每个氨基酸的羧基中都有2个O原子,所以蛋白质分子中O原子数=2×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数-脱水数,D错误。
1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只有蛋白质的分解,没有蛋白质的合成
B.某些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A
【解析】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蛋白质的分解,也有蛋白质合成,A错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但肽键还存在,故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
13.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个H2O
D.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答案】C
14.下列有关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有C、H、O、N
B.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阶段均需蛋白质参与
C.可以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检验组织中的蛋白质
D.细胞内的蛋白质都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A正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前者需要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RNA聚合酶参与催化,后者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B正确;斐林试剂的甲液和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都是0.1g/mL的NaOH溶液,斐林试剂的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4溶液,将其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其浓度降为0.01g/mL就变成了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B液,因此可以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检验组织中的蛋白质,C正确;细胞内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而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15.盐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其鞭毛是由微管蛋白聚合而成的。为研究泛素和蛋白酶体是否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盐藻鞭毛上存在泛素,它是由76个________组成的多肽,可与微管蛋白形成泛素化蛋白。
(2)科研人员检测了不同处理下盐藻鞭毛中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其电泳结果如图1。
(对照组:正常生长状态的盐藻细胞;组装组:鞭毛组装状态的盐藻细胞;解聚组:鞭毛解聚状态的盐藻细胞)
据图1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鞭毛解聚组细胞内泛素化蛋白含量________,由此推测,泛素参与了________过程。
(3)进一步用带有荧光的物质检测盐藻蛋白酶体的活性,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鞭毛解聚组蛋白酶体的活性________对照组。
(4)综合图1和图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3为泛素(Ub)作用机理示意图
据图3分析,在多种酶的________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微管蛋白的________断裂,导致鞭毛解聚。
(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基酸 
(2)增加  鞭毛解聚 
(3)高于 
(4)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 
(5)催化  肽键 
(6)溶酶体途径
(4)综合图1和图2说明泛素和蛋白酶体均参与盐藻鞭毛的解聚过程。
(5)据图3分析,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及ATP供能条件下,微管蛋白的肽键断裂,导致鞭毛解聚。
(6)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降解途径,如细胞中的溶酶体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