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之世界地理分区学与练专题10+两极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高考地理之世界地理分区学与练专题10+两极地区

资源简介


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

范围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代表动物
自然资源
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
北极
地区
66°34′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
中间:北冰洋
周围: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温、降水量比南极高,风速远不及南极
北极熊
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南极
地区
66°34′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
中间:南极大陆
周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酷寒干燥、烈风
企鹅
矿产、固体淡水资源、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
极地
科考
目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南极:长城站(1985)、中山站(1989)、昆仑站(2009)和泰山站(2014年)。北极:黄河站(2004)
环境问题
臭氧层空洞、两极地区的生物遭到乱捕滥杀
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更寒冷的原因
(1)海水比陆地热容量大,海洋冷热变化缓慢,陆地冷热变化剧烈;
(2)南极洲地势高,风从高处吹向低处,风力强大,扩大了冷空气覆盖范围,北冰洋地区则周高中低,风力较小;
(3)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反射掉;
(4)北冰洋地区地势低,覆冰较少,受到阳光辐射较多,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些;
(5)一年中南极点极昼的天数比北极点极昼的天数更短。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1—3题。
1.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解题探究】1.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选A。
2.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选D。
【参考答案】1.A 2.D 3.B
下图为南极地区图,读图完成1—3题。
1.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2.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④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时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73°51′S,76°58′E)正式建成开站。读图,完成4—6题。
4.关于泰山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地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 ②该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③该地全年降水丰富 ④该地生物物种单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D.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6.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据此完成7—9题。
7.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
A.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 B.内陆雪层不断积累
C.内陆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D.纬度太高,气候太冷
8.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B.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D.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9.恩克斯堡岛上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岩石崩解破碎明显 B.冰川融化,流水侵蚀作用强
C.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 D.岩石裸露,风力侵蚀作用强
由于北极冰加速消融,北极不再寂静。下图为挪威探险家Ousland为见证北极冰消融于2010年6月23日到9月23日的航线。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Ousland在此次航行中的叙述,可信的是
A.大部分行程是顺风航行 B.看到漂浮海冰上的北极熊同伴相残
C.从甲到乙的探险途中遇到了大量浮冰威胁 D.沿途不断遇到大型运矿船
11.北极不再寂静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大规模融化使海底火山、地震等地质活动进入活跃期
B.北极航线的开辟,海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C.世界各国为争夺海洋资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
D.北极考察等活动急剧增多,打破了原生态的平静
12.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试从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南极大陆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泰山站雄伟壮观,外形设计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结合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请分析此设计有什么作用。
(3)简述南极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
【答案】1.C 2.D 3.B
【解析】1.南极洲主要为陆地,而北极地区海洋面积大,南极洲的热容量比北冰洋小,A对;南极洲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洲,地势比北冰洋高,B对;由于北冰洋的水汽含量更充足,故阴雨天气更多,C错;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D对。故选C。
2.南极洲纬度高,夜空会有极光出现,①对;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为亚洲,②错;南极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③错;南极洲为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④对。故选D。
3.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际性开采、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都会对南极洲的环境造成破坏,C、D错误;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是极端的做法,人类需要对南极洲进行科考,A错误;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故选B。
【答案】4.A 5.C 6.D
5.中山站在南极地区,盛行极地东南风,A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高气压低,B错;因为南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越往南极中心,降水最少,所以纬度最低的长城站降雪量最大,C对;海拔越高,(日出越早,日越最晚)日照时间越长,因此昆仑站年日照时数最长,D错。故选C。
6.南极洲厚厚的冰川使其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A对;11月—3月为南半球的夏季,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气温为一年中的较高,故适宜科考,B对;冰川是世界最主要的淡水资源,冰川主要在南极,所以是最丰富的大洲,C对;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原始,但是自然条件恶劣,动植物种类很少,D错误。故选D。
【答案】7.B 8.D 9.C
【解析】7.读图可知,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内陆地区积雪不断,考察站容易被积雪淹没。船舶能否进入,对考察站影响不大;南极地区整体纬度高、气候寒冷,大风天气多,这对不同南极科考站的影响差异不大。故选B。
8.读图可知,罗斯海纬度高,常年有浮冰;地表多碎石使得地基不稳地,不利于施工建筑;罗斯海纬度高,气候并没有长城站附近温暖。结合材料可知,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利于海洋研究。故选D。
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土壤发育程度低,地表基岩裸露,加上日温差、年温差较大,导致冻融、风化作用强,岩石崩解。故选C。
【答案】10.B 11.D
【解析】10.图示甲到乙的航程中受西风影响大,是顺风航行,乙以后的航行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大,是逆风航行,A错;航行时段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温度升高,极冰融化,可看到漂浮海冰上的北极熊同伴相残,B正确;从甲到乙的探险途中盛行西南风,不会遇到了大量浮冰威胁,C错;大多路程是在北冰洋沿岸航行,受极冰影响,航运不发达,沿途极少见到大型运矿船,D错。故选B。
11.冰川大规模融化与海底火山、地震等地质活动无关,A错;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北极航线的开辟,有利于沿岸国家航运发展,但大规模的海底资源开发还未开始,B错;也不存在世界各国为争夺海洋资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C错;气候变暖,北极航线发展,北极考察活动越来越频繁,会破坏北极地区原生态的平静,D正确。故选D。
12.【答案】(1)南极大陆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严寒、干旱和烈风。其原因是:①南极大陆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②海拔高,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加剧了严寒;③南极地区受高压影响,终年盛行极地东风,风力大,风日多,而这些又加剧了严寒;④周围受寒流的影响,加剧了当地气候的严寒。
(2)开阔视野;减少风阻;避免飞雪掩埋。
(3)形成原因: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和雾化剂的氟利昂。
危害: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也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2)泰山站雄伟壮观,外形设计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可以开阔视野;南极有烈风,可以减少风阻;离地高的高架,可以避免飞雪掩埋。
(3)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形成有太阳活动影响等自然原因,也有人类大量使用作为制冷剂和雾化剂的氟利昂等人为原因。臭氧层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层的破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同时也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