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单元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单元测试卷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有( )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 ②小国寡民是各国的突出特征
③建立了统一的民主制国家 ④土壤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3.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歌词中的师徒要前往的古代国家是( )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古埃及 D.古罗马
4.“如果奴隶主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了事。如果奴隶主在看病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一规定说明( )
①该法典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该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③该法典规定合理,与现代法律精神相符合
④该法典宣传人与人之间不平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有助于这两项文明成果诞生的自然条件是(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B. 位于尼罗河流域
C. 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D. 汇集了广大人民的智慧
6.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文明史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种姓制度维护了奴隶的利益
B. 太阳历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C. 汉谟拉比法典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D. 象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今天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字母文字,首先产生的东亚地区
②古代北非地区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
8.下列说法中,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
A. 秦朝的宫殿建筑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B. 商朝时在龟甲上写下占卜吉凶的结果
C.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
D. 夏朝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的礼乐制度
9.开学了,有一位同学向大家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氏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三个王朝。”你能由此判断出他姓什么吗?( )
A.黄 B.唐 C.夏 D.周
10.《三字经》写道:“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这段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①夏朝开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②三个朝代中,周朝的统治时间最长
③夏、商、西周政权更迭的历程 ④暴政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规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与右侧图片所示文物无关的历史信息是( )
A.能够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B.体现商周的青铜文明
C.反映春秋战国的纷争
D.体现古代的礼乐制度
12.关于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B.在商部落首领桀的带领下,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
C.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D.通过夏商周的更替可以认识民心的重要性
1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工艺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甲骨文 C.二里头宫殿 D.鱼纹彩陶盆
14. 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
①青铜农具的使用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社会结构的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5.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制度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16.历史学习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足“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贵族仍能够垄断文化教育 B. 暴政使人民怨声四起
C. 社会文化发展受到阻碍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7.党的十九大在十八大的基础上再一次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进一步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
A. 以“德”教化百姓,以“礼”治理国家 B.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 反对战争,爱一切人 D.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18.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围绕如何治理国家,不用学派有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社会思潮与百家争鸣学派匹配正确的是( )
A. 以人为本——道家 B.依法治国——法家
C. 以德治国——墨家 D.热爱和平——儒家
19.下列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它是由凯撒大帝建立的 ②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③它的都城是巴比伦 ④它的民主制度非常发达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 ②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④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 )
A. 希腊人是英国人的祖先 B. 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 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D. 希腊人曾统治过英国
22.假如时光倒流,你成为了古代雅典公民,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
①到剧场看戏会得到津贴 ②在奥林匹亚赛会期间发动战争
③与一群智者讨论政治问题 ④有权利放逐劣迹斑斑的人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西方谚语中的“罗马的宏伟”得益于( )
A. 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B. 罗马人吸收和传承了希腊文化
C. 罗马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24.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罗马与世界各国来往密切
B.罗马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成为了多个国家的国法
25.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成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古希腊人热衷于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
B.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创造出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成就
C. 古罗马人制定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D. 罗马的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和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三: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分)之后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朝代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4分)
27..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识货志》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材料三:民生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要面广量大, 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接着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 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并结合材料一概括其主要措施。(2分)结合材料说说《汉书·识货志》作者对该事件的评价。(4分)
(2)材料二中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2分)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说明受到青睐的原因。(4分)
(3)材料三最能体现出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28.政治参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材料二: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三: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又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四: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到它做到了什么。”认为古希腊的民主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政治民主,它的影响弥漫于城邦甚至是世界的各个角落,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有些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其阶级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实行专政的手段,是社会奴役与不公的一种突出体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3分)
(2)材料二和图1体现公民大会对参加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二的现象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4分)
(4)结合材料四,如何评价古希腊的民主?(4分)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D B A D B C A B D B C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B D D B A A C C B B C
二、材料分析题
26.(1)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2)西周的分封制
(3)作用: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
弊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27.(1)商鞅变法;奖励农耕,奖励军功。
评价:商鞅变法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秦国从此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韩非子。
原因:当时社会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需要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来维护统治。
(3)儒家思想。
理由:“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体现孔子提出统治者应体贴民情、爱惜民力或体现孟子所提出的仁政。
28.(1)雅典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公职薪给制,建立陪审团制度。
(2)限制: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未成年男子(儿童)被剥夺了公民权。
说明:雅典民主有很大局限,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3)民主政治为文化繁荣提供宽松的环境,促进了雅典文化的繁荣和大量文化名人的涌现。
(4)我们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在当时奴隶制社会中,希腊城邦尤其是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这是推动希腊与世界进步的因素,它的民主制度成为后世民主制度的典范,其进步性是明显的,在评价中占主要的部分,其阶级局限性是有的,但只是次要作用。
第11题图
图1”通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