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夯实法治基石【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实行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进程;理解掌握良法治与善治;怎样建设法治中国。2.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治的权威。学习重点:法治的意义。学习难点: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一、自主学习1. 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意味着 。(2)追求并奉行 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 之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 。(3)1840年,一些中国的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 制度。变法改革,成为 、 的必然选择。(4)法治是现代政文明的 ,是发展 、 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 、 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 描绘法治蓝图 (1)党 的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社会因法治而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和 。党的 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合作学习1. 法治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 我们应该如何建设法治中国?三、复习巩固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因为( )①只有法治才能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只要走法治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只有法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④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关于法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法治就等于法律制度 B.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C.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D.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国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12个字,概况这极不平凡的5年,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国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会议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五大C.十八大 D.十九大4.201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4起申诉案件向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均经再审改判无罪。这启发我们,建设法治中国( )A.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B.要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C.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D.需要司法机关相互制衡,促进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 )A.依法行政 B. 民主监督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改革开放6. 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言论,下列适合作为论据的有( )①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②法律具有强制性③执法机关更要维护法律的尊严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四、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徐某玉被电信诈骗案”“于某故意伤害案”等入选。此次评选出来的十大案件,是全国法院一年来审理的2500多万起案件的典型代表。有的案件既坚守了事实法律底线,也全面回应了社会公众的期待,体现了司法裁判遵循“国法”、不违“天理”、合乎“人情”的基本要求。(1)这对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有的案件裁判体现了人民法院严惩犯罪,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定决心,有力地促进了良法善治。(2)“良法”的标准是什么?(3)既有“良法”,为何还要强调“善治”?4.2 凝聚法治共识【学习目标】1. 了解和认识法治政府的含义、作用及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知道厉行法治的含义、作用和要求。2. 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 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治素养,自觉依法办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学习重点:依法行政。学习难点:厉行法治。一、自主学习1. 法治政府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的 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既需要政府管理,又享受政府提供的 。(2)在我国,政府的权利来源 。政府的宗旨是 。(3)党的十八大把“ ”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的行政权。?(5)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 。(6)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防范行政权力的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 ,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2.厉行法治(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 、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 和 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尊法守法的 ,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4)厉行法治,需要加强 ,弘扬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 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作用。二、合作学习1. 依法行政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哪些要求?2. 如何实现社会的法治?3.在社会法国过程中,道德和法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复习巩固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A.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B.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C.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D.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使权利2.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可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3.2018年2月4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建立并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①是推行政务公开的表现,有助于促进依法行政②表明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有利于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体现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有( )①必能确保全民政治参与②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③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A. 加强国家立法B.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C. 加强民众的监督权D. 规范行政机制6.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发我们,厉行法治要( )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②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④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四、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8年1月16日晚,一则《坏人变老了!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妈妈派出所奋起反击!》的帖文在网上热传。上海市公安局经连夜彻查,查明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后被依法刑事拘留。(1)网民造谣被刑拘对我们有何警示?材料二 院长通过媒体作普法宣讲,源于上海市法院系统推行的“一把手负责”普法责任制,这项机制规定法院普法宣传工作由院长负总责,以高起点、高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相关工作。据统计,2017年1月至11月,《院长在线》共播出20期,都被听众广为点赞。(2)上海法院以“传媒矩阵”彰显普法张力。普法宣传对我们厉行法治有什么积极意义材料三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德法融促是法治实现的“中国道路”。(3)为什么说“德法融促是法治实现的‘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石 导学案(无答案).doc 4.2 凝聚法治共识 导学案(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