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资源简介

5.1 延续文化血脉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华文化、中华美德的具体内容,弘扬中华美德正确做法。
2. 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温和中华美德的特点及力量,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自豪感。
学习重点:中华文化、中华美德。
学习难点: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一、自主学习
1. 中华文化跟
(1)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 。
(2)独具特色的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源远流长、 的中华文化。
(3)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孕育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
(4)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坚持以 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立足当代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哈文化新辉煌。
(5)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 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坚定文化自信,事关 、 和 的传承发展。
2.美德万年长
(1)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 ,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的力量在于 。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二、合作学习
1. 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怎样的价值?
2. 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3.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和影响有哪些?
三、复习巩固
1.近年来许多中国人青少年崇洋媚外,喜欢过西方的节日。但我们的传统节日却被遗忘了,那我们应该(  )
A.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固守中国的传统习俗
D.禁止各类外来节日的宣传
2.下列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成年人的责任
B.中华传统美德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C.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D.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具有重要影响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B.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②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固守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密不外传、代代守护 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2500年前孔子说的,这一富有哲理的名言被联合国认为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原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孔子的思想是建设美好世界的指导思想
C.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D.世界文明的宝库主要是由中华文明构成的
6. 下列对中华美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中华美德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已成为一种大的文化的遗传基因
③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④有美德只有是大圣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他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消亡或中断所不同,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直到今天,中华文化依然深深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材料二 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几千年前,当丝绸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欧洲,它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饰、饰品,更是中国古老灿烂的文明。丝绸从那时起,几乎就成了中国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
(1)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2)中国的丝绸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5.2 凝聚价值追求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通过学习能够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学习重点: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自主学习
1. 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
(2)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 的伟大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
(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国家危难时能够 ,在他人遇得到危险时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等。?
2. 构筑中国价值
(1)价值是文化最深层次的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 取向。
(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 ,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
(4)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 。构筑中国价值,中国 当争先。
二、合作学习
1. 中国人民具有怎样的民族精神的人民?
2. 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又怎样的作用?
4.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复习巩固
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启发我们(  )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中华民族精神的创新发展,主要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B.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D.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3.最近几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活动越来越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价值引领 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③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下列属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是 (  )
①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
②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③通过暴力解决纠纷
④社会青年收拾学校里的调皮学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5.下列属于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是(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平、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爱国、爱岗、爱民
6. 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④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其他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1)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实践养成,从娃娃抓起。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