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7.1促进民族团结
主备人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总课时数
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1.识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阐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分布特点。
2.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3.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学习过程
教·学札记
一、自主学习
(一)温故知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二)设问导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5.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6.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意义)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民族大家庭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材料呈现: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坚持民生优先,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
2.问题: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目标导学二:家和万事兴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
1.材料呈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边境建设搞好了,民族事业发展了,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极大促进。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倒排工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
2.思考:为什么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材料呈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以来,原本地处边陲的新疆一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新疆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少数民族成为新丝路建设的主力军,也同样分享“一带一路”发展释放的巨大红利。
2.问题: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师生共同总结:(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3)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1.材料呈现:微信公众号“新疆共青团”发表的《双双清华硕士毕业的90后维吾尔族小夫妻南疆驻村、宣讲的心里话》一文爆红网络。这是维吾尔族夫妻在参加自治区开展的“访惠聚”驻村工作中,耳闻目睹援疆给基层带来的可喜变化。文中写道,祖国的强大和稳定是我们的福气,祖国一直牵挂着我们,我们要有感恩之心,要知道我们肩上的责任。传播正能量的正义之声得到成千上万陌生人的点赞。
2.问题:“我们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作业布置:搜集整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三、当堂检测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段歌词表明(  A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已确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差距已经消除,各民族一律平等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相处、团结温暖的大家庭。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初步核算,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4%,2018年预期增长6.5%左右。内蒙古自治区的明天会更好,这得益于( A  )
①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需要( A )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大家庭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新型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团结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
家和万事兴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五、延伸与反思(学生延伸,教师反思)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下面是其中部分精彩论述摘抄:
我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这么重视民族工作,这么重视脱贫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为更好地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请你建言献策。(两点即可)
①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⑤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两点即可)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⑤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提高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⑥与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⑦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分裂民族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