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备考知识点详解 专题 成长的节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备考知识点详解 专题 成长的节拍

资源简介


有梦就有希望
【典型例题】有一个孩子在海滩上堆城堡,一位长者走过来问:“你在玩沙子吗?”孩子说:“不,我是设计师,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堡。”多年后,这个孩子果真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说明
A.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B.树立了理想就能成功
C.少年时期对人生和理想的探索与思考是最成熟的
D.要想当建筑师,小时候应该玩沙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少年梦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这名孩子的事例说明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A正确且符合题意。B说法过于绝对。C、D本身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考点解读】
1.梦想的含义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编织梦想的意义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②有梦想,就有希望。
3.少年的梦想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举一反三】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的梦想是上大学;80年代,人们的梦想是拥有家用电器;90年代,人们的梦想是在城镇落户;90年代末,人们的梦想是当公务员;21世纪,人们的梦想是拥有宽敞舒适的住房。这表明
①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②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③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任何人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梦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材料中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梦想,表明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其中④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A。
努力就有改变
【典型例题】努力才能实现梦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努力,需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②努力需要坚持不懈
③努力在于付诸行动
④努力就要以读书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需要立志、坚持、行动。①②③符合题意要求;④的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解读】
1.少年对待梦想的态度
少年的梦想,有时候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2.少年有梦,更要有行动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努力,是不服输的勇气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巴金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3)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4)努力,需要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举一反三】如果说,织梦是一种幸福,那么追梦则是一种成长。追梦的过程是让我们付出努力的过程,让我们收获良多,甚至愿意为此守护一生。努力需要聚焦当下。努力就要
①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②坚持不懈,奋发向上
③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④放弃不该放弃的东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努力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必须付出行动,所以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缺乏坚持,所以正确答案选D。
正确认识学习
【典型例题】中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以下关于学习的说法中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理论知识的积累是学习
②在实践中的锻炼是学习
③学习就是学习课本知识
④学习就是指学习做人的道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①②正确;③④说法片面,排除。
【考点解读】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知识拓展】终身学习是指社会中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各种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举一反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有人认为必须把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学习,人们才能在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这告诉我们必须
A.努力学习,掌握全部知识
B.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C.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D.以学习知识为终身目标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有人认为必须把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学习,人们才能在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这告诉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故选B。
体味学习
【典型例题】小明在日记中写道:“每次遇到难题,就苦思冥想,甚至睡不好觉;但是经过努力难题最终被我解决了,那种愉悦是不能言表的。”他的这段话说明了
A.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B.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C.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D.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答案】C
【解析】“每次遇到难题,就苦思冥想,甚至睡不好觉”,是学习中的辛苦;“但是经过努力难题最终被我解决了,那种愉悦是不能言表的”,说明了学习中的快乐;因此,学习是苦乐交织的,C正确。
【考点解读】
学习中有快乐
①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②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③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④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学习中也有辛苦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误区警示】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又苦又累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学习中有辛苦,学习中也有快乐。我们既要看到学习的苦,也要看到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学习。
【举一反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懂得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B.知识广博的人不如有专长的人
C.没有乐趣的事情不要去做
D.学习没有辛苦,只有乐趣
【答案】A
【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强调的是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B本身说法错误。兴趣是做好事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C错误。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D错误。
学会学习
【典型例题】学会学习,需要我们
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④完全模仿优秀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学习的知识。学会学习需要我们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①②③均正确。④错误,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故本题选A。
【考点解读】
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步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易混易错】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上,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用勤奋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自己在学习上节省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上,既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要付出努力,做到刻苦勤奋。
【举一反三】每个人都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的属于“猫头鹰”型,晚上效率高;有的属“百灵鸟”型,喜欢早上学习;有的则与小伙伴合作学习效率高。上述事实告诉我们
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②学习是多种多样的
③我们应该照搬优秀同学的学习方式
④学习方式因人而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强调的是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B本身说法错误。兴趣是做好事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C错误。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D错误。
正确认识自己
【典型例题】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活得精彩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我
C.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D.只有自己才能解读人生,认识自己
【答案】C
【解析】“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段话说明了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活出精彩、活得更有意义。A、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B错误,排除。只有C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解读】
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①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②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③可以从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举一反三】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A.“你需要学会自立。”
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我。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评价一个人有多重方面。在学校的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所以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