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备考知识点详解 专题 青春时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备考知识点详解 专题 青春时光

资源简介


悦纳生理变化
【典型例题】陈刚进入初中后,身高一直很稳定,看到周围同学的海拔不断增高,他非常着急,怀疑自己有些不正常,对此我们可以告诉他
①赶紧去医院检查,吃一些增高的药物
②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③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这些都是正常的
④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悦纳生理变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考点解读】
1.青春期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影响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2)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
烦恼。
3.如何正确看待青春期生理变化
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②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举一反三】下面同学能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有
①小丽每天照镜子都会感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又多了,她羞得上课不敢抬头,下课不敢和同学们面对面说活
②上初中后,大多数男生的个子都长高了,小刚还是“原地不动”,但他总是开朗地引用潘长江小品中的话:“科学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
③小红黑黑的、瘦瘦的,她想:“我没有漂亮的面容、姣好的身材,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色彩。”
④小明发育得非常快,连声音也变得沙哑难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还是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相关知识。小丽因青春痘而自卑,小红因青春期身体外形发育而自卑,她们都没有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①③错误。小刚和小明的行为表明他们能够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④正确。故本题选B。
直面矛盾心理
【典型例题】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我们要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下列属于正确处理心理矛盾的方法的是
①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放松自己
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③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调节心理矛盾的方法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些都是正确处理心理矛盾的方法,因此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点解读】
1.青春期心理的变化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2.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3.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4.青春期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表现
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矛盾心理的表现
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调适方法
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举一反三】盈盈在日记中写道:“自从进入青春期,我时而高兴,时而烦躁;时而自信,时而自卑;时而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时而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时而觉得自己人缘很好,时而觉得自己很孤独……”面对充满矛盾的青春期,盈盈有些茫然。针对这种情况,下面解释错误的是
A.青春期的我们内心充满矛盾,这些矛盾都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B.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C.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D.解决青春期矛盾心理只需要尝试自我调节就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直面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相关知识。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出现是正常现象,A正确。B是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影响,正确。C是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正确态度。解决青春期矛盾心理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尝试自我调节是其中一种方法,D观点错误。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D符合题意。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典型例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提示我们要培养
A.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
B.独立思维和创造精神
C.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D.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
【答案】A
【解析】这两句话提示我们遇事和看待问题,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体现了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考点解读】
1.正确认识独立思维
思维的独立性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青少年如何开发创造力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积极投身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青
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3.创造与实践的关系
4.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
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作用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培养
①有质疑的勇气;
②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③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技巧
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举一反三】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下面关于纸杯的用途缺乏创造性的是
A.纸杯用来盛水、喝水
B.把纸杯变成独一无二的精致灯罩
C.把纸杯变成种植小植物的绝佳“花盆”
D.纸杯可以组合成小小的收纳盒
【答案】A
男生女生优势互补
【典型例题】小明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女生没有男生那么爱动,男生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满场飞奔的时候,女生只会叽叽喳喳地讨论电视里又出来了哪个明星,所以说男生就是比女生强。对此,下列认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女生很八卦,只会关心娱乐动态
B.男生的运动细胞比女生的发达
C.男生有男生的优势,女生有女生的特长,男女有别
D.男生比女生强,所以在这个社会上男生应该占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男女生差异的表现的相关知识。男生爱运动,女生爱叽叽喳喳,这说明男女有别,男生女生各有自己的长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男生比女生强,本题选C。
【考点解读】
1.青春期男女差异的表现
(1)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2)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2.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影响
(1)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2)但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3.正确认识男女生性别优势的意义
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
4.如何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
(1)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举一反三】“男孩是土地/坚定中充满锐利/女孩是春雨/善感而美丽/男孩爱在绿茵场上驰骋/女孩喜欢在阳光下嬉戏/男孩会自我激励地说/我要坚强/女孩常对溪流讲/我会欣赏/我能把握/如今的男孩女孩呀/共撑一片蓝天……”这首小诗告诉我们,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男女同学
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上
②各有优势,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
③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④差别太大,很难找到共同语言,交流非常困难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正确把握这首小诗的主旨是解题的关键。这首小诗的主旨是男生女生都有各自的优势,男生女生正常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②③是男生女生正常交往的作用,正确。①④错误。故选D。
异性朋友、异性情感
【典型例题】小琴进入初中后,母亲多次告诫小琴不要和男同学交往。小琴母亲的担心
①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必然会导致早恋
②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必然会影响学习
③无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④无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与异性相处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男女同学之间进行正常的交往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小琴的母亲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①②中“必然”一词显然是夸大了男女生交往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其积极的一面。
【考点解读】
1.异性朋友
与异性相处的作用
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从对方
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学习对方的长处
与异性相处的方式
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2.异性情感
产生
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态度
异性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易混易错】误区:青春期朦胧的情愫≠爱情
分析:(1)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2)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3)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4)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举一反三】上了八年级后,小文悄悄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今天她收到了这位男生的纸条,约她周末去郊游,她既高兴又不安。她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又不知该如何处理。假如你是小文的好朋友,你会告诉她
A.答应这位男生的邀请,避开家长和老师
B.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注意交往的尺度和原则
C.要自尊自爱,最好是拒绝异性的一切邀请
D.与这位男生断绝交往
【答案】B
青春飞扬
【典型例题】青春的力量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以下是对青春憧憬和向往的是
①健美的身躯 ②充实的大脑
③新潮的衣着 ④向往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渴望成长的认识。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①②④符合题意,当选;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
【考点解读】
1.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渴望
在青春的词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
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人青春之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
3.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4.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5.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举一反三】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能够让我们
①充满激情
②实现自己的一切愿
③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④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青春有格
【典型例题】“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②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行己有耻”的认识。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①②④正确。“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因此③正确。故选D。
【考点解读】
1.行己有耻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
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
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止于至善
含义
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内涵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要求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举一反三】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践行“微尘”精神
①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是成人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③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④要求我们有“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