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单元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单元测试卷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塞尔维亚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 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个事件是(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珍珠港事件 C.萨拉热窝事件 D.九一八事件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朱德在《辛亥革命杂咏》中写道:“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该诗是为了纪念(  )
A.百日维新 B.武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保路运动
4.“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马恩河战役
5.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 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 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 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 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6.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逼迫清帝退位 B. 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C. 破坏《临时约法》 D. 改组内阁
7.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
A. 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 B. 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 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8.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 维新变法的兴起 B. 辛亥革命的进行 C.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五四运动的爆发
9.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 东京 B. 武昌 C. 广州 D. 南京
10.名士王湘绮曾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 )
A. 孙中山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黎元洪
11.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 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C. 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D.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
12.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13.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①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②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A. 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B. 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C. 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D. 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1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了中外反动势力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5.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革命》杂志第四期发行日为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如果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
A. 1924年 B. 1925年 C. 1926年 D. 1927年
16.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又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意大利不守信用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协约国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D. 同盟国内部不团结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 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 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 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8. 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开始,以后每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一届,在以往的30届奥运会中,有3届因遭遇重大历史事件未能如期举行。请判断: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没有召开的原因有(   )
A.遭遇第一次工业革命 B.遭遇世界经济危机
C.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 D.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
1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的激化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2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通信工具有( )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21.一位老兵回忆说:“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蒙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22.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结果《凡尔赛和约》却将这些特权转让给了日本。这深刻表明( )
①一战后中国仍然属于被宰割的地位 ②德国、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居于主导地位
③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列强分赃的会议 ④弱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体系未能解决任何国际争端问题
B. 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该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随时可能解体
D. 列强仅暂时缓解在西欧地区的矛盾
24. 孙中山说:“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   )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25.以下四副图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 年以前,武汉地区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经营的工厂只有八家, 1904 年至 1911 年七八年间,先后开办的工厂共三十三家…… “庚子以后,湖北筹款之多,甲于天下。”物价日益上涨。天灾人祸 连年不断。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湖北革命党人)认为:“革命非运动军队不可,运动军队非亲身加入行伍不可。”许多革命党人投身新军,积极活动,使得武装起义有了一支基本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史纲》(下册)
(1)有学者认为:1911 年武昌首义,决不是偶然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结合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7分)
材料二:1912 年2 月13 日,孙中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同,举为公仆,必能尽忠民国。且袁君富于经验,……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 ——《中华革命纪事》
(2)材料中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是指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孙中山为什么要推荐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4分)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全球通史》
(4)《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4分)
27. ( 16分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众如果欲睹战场之真相,以振奋发之精神,就请速来观看这部影片。因为能与亲临战场无异,大足增发起义之雄心,报国之热血。
——电影《武汉战争》(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广告,《民立报》1911年11月30日
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剪辫、放脚、穿中山装,进城、恋爱、上学校……尽管从“臣民”到“国民”的路程走得十分艰辛,但无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令国人对这一新的身份逐渐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接纳。
——丰杰《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
材料三:1917年的张勋复辟当天,北京十几家报纸“一律停刊”抗议,其它各大城市报纸也都“口诛笔伐,痛斥叛国”,社会各界“上自官长,下至舆夫,无不痛心疾首”,反对复辟的电报“高可盈尺”……复辟丑剧仅12天就破产了。 ——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 ——孙中山《建国纲领》
(1)电影《武汉战争》最有可能纪录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为了实现理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此前作了哪些努力? (4分)
(2)结合材料二,三,概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3)材料四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哪一方面?(2分)该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8.(16分)两战及战后格局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2分)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材料二:《三国协约和三国国盟》(见下图)。
(2)材料二图中的横线、竖线部分分别表示哪个军事集团?(4分)它们形成后对世界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实力对比排名(见下表)。
项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3)根据材料三,谈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D A D A D B D B B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B C C C C C C A A
2、材料分析题
26.(1)正确。(1分)①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较快,为起义提供了阶级基础;(2分)②武汉地区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为起义的发动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2分)③革命党人深入新军,进行了比较深入扎实的工作,使得武装起义有了一支基本力量。(2分)
(2)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朝覆亡,这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2分)
(3)①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②革命力量不够强大,革命派不够团结;③帝国主义的压力;④袁世凯的实力和政治骗术。
(4)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等。
27. (1)历史事件:武昌起义。(2分)努力:1895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发动黄花岗起义。(4分)
(2)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进了社会风习的改良。(6分)
(3)民生主义(2分);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北洋政府的统治)(2分)
28.(1)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2)横线部分表示三国协约;竖线部分表示三国同盟。(4分)
影响:这两个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使得国际形势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2分)
(3)由于帝国王义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王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分)
(4)启示:国家之间的对抗不利于双方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战争;国家闻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会出现“双赢”的结果。(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